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的距离

8月20号晚上,大姑“走”了,享年八十圆满而往生天国。我们是大姑生前的娘家人,死后祭奠仪程中的人主。按照乡俗,得需大表哥柱着哭杖去我们老家报丧的。我和大表哥平常有联系,提前知道了此事,没有等到来报丧便于21号独自一个人骑电动车去大辛村祭奠大姑了。

22号大表哥去我婶婶等家里报丧。我也回到成村老家和她们商量祭奠大姑一事。当我回去时,大嫂和姐姐们已经准备前往大辛村去祭奠了,同去的还有二姑和四姑家的两个表妹,因车座位不够,我便没有去。

晚上,宝义嫂打来电话,唠叨埋怨我们去祭奠大姑也不叫上他们兄弟。电话里,婶婶也批评我们说:“你们父辈男的就你爸和你叔亲兄弟两家人,你父母和叔叔已经过世,咱老张家在世的就婶娘一个长辈了。怎么去祭奠你大姑也不通达商量一下,相跟上一起去多好呢!“

    此时此刻,我才猛然惊醒,我忽略了一件事,竟然忘了到婶婶家坐会儿,通达商量一下去大辛村祭奠大姑的事情。

婶婶家和大嫂家相距不过几十米远,只隔着一条小街,却把我的心隔断了。

回忆前曾往事,四十多年前,也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那个年代发生了很多事情:毛爷爷逝世;苏伯伯接班;邓爷爷改革等等。那时,农村里人们的生活还很贫困,基本上都是一个老旧小院子里住着好几家人。

我们家和叔叔家,还有本族两兄弟同住在铨儿街一个小巷子的后院里,院子东西长十米、南北长十二米。院子里有三间正房和四间南房,房屋总面积只有六七十平米,分成了四个屋子,两个正房屋子里分别住着两位同族秋福和银福;两个南房屋里分别住着我们家和叔叔家。我家兄妹八个加上父母总共十口人,叔叔家有三个儿子宝平哥、宝义哥和宝江弟弟共五口人,秋福哥娶了老婆刚生了一个小孩子三口人,银福还是个半大小子。大小二十来口人挤在一个小小的院子里,热闹又亲蜜,平淡又忙碌得生活着。小小的院子里不仅住着人,还有四家分别养殖的猪羊鸡狗。街门和正房同排,从小巷子进来后坐南朝北方向,进了街门约四米处是一道掩壁墙,掩壁墙后面依次是秋福家厨棚、秋福家羊圈、我家羊圈,我家厨棚。院子里东面依次是银福家厨棚、羊圈、茅厕、二叔家羊圈、厨棚;各家羊圈用废旧木棍扎了顶子,羊圈顶子上还扎有鸡窝。”各家厨房在靠近正居房方向,除了秋福家在掩壁墙后面外,其他家都是借助房檐搭个遮风挡雨的棚子,里面垒上灶台、碗架等即成。“建筑“ 虽多且简,却井然有序。四家人各自养着两三只羊和几只鸡,银福哥还养着一条狗,二叔家羊圈外面还拴养着一头猪。真是猪羊相伴、鸡犬欢闹,别有一凡热闹的景象。整个院子除了各家房屋、厨棚、羊圈等,就剩下从街门进来约三米宽,八米多长的Z字走廊,这是属于四家人公共的场所,也是我们的童年最快乐的活动场所。

我们的童年和少年除了上学之外,还要帮家里做好多营生。宝义哥69年、我70年、宝江弟71年、我四弟宝建72年、由于年龄相仿,经常相跟上一起去地里割羊草挑猪菜,拾秸秆捡柴火,一起帮奶奶(住在小巷前院里)挑水擦泥等,忙碌又快乐的成长着。

叔叔有文化,是队里的会计;婶婶则是大寨郭凤莲式的女强人,身体好力气大,泼辣能干,理家有方。再加上人口相对比较少些,叔叔家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家好一些,婶婶经常做了玉茭面馒馒,煮了红薯等好吃的叫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吃,小时候的我们,经常在婶婶家里噌饭。

小时候,我们有时免不了和街坊其他小朋友打架,每当我们吃了亏时,我的母亲性格柔弱,总是叫我们默默忍受;婶婶则性格要强,总是带着我们找其他小朋友家家长理论一翻,理出个对与错来。是对方错了时便把其小朋友教育一凡,是我们错了时也逃不过一顿责罚。童年的我们,心里感觉婶娘和妈妈一样亲。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好转,各家分别盖了新房搬出了小院。我们家新房和婶婶家新房隔了一条街,相距不过几十米,但就是这一条街几十米远的距离,我们去叔叔婶婶家的次数却逐渐减少了。

再后来,秋去冬来,一年又一年,随着年龄的长大,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上中专、考大学、参加工作,各自娶妻嫁婿,又都在城里买了新居。不知是真忙还是假忙,我们去叔叔婶婶家的次数更少了。只是逢年过节和家族有事的时候去坐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躲避熟人,躲避亲戚,喜欢上了一个人躲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默默生活。或许是父亲、叔叔、母亲等亲人相继过世,我悲痛过度;或许是婶婶家儿子我大堂哥事业有成荣升县长;而我却下岗失业,生活窘迫,我羞于见人,过大年我都躲在家里,连亲戚长辈们家里都懒得走了。

此次听婶婶一凡唠叨,让我猛然惊醒,我正年富力强,正是家族的中坚力量,我的心却和亲戚们拉开了距离,实实的不应该啊。何况我虽然没有当官,没有衣锦还乡,没有光宗耀祖;没有实现少年时的理想开一个很大很大的企业把所有亲戚都照顾到位,但现在也算有一份稳定的职业,每个月挣三四千块钱,过平淡生活,养家糊口足矣。

而我的至亲长辈们在世的如今大都七八十岁了,婶婶也77岁了,虽然她身体依然健壮,依然还能在耕田里里劳作,但必竟是老年人了,正是需要人陪伴,需要人和她们说说话的年龄了。

今后一定要多去看望婶婶等长辈们,多陪她们说说话。

拉回我扯远了的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园 (散文苑)| 刘秋玲
【来稿选粹】张贺霞|上学
胡青:祖父(连载之六)
叔叔问姑姑借了10万,5年后,钱还清,两家却变成了仇人!
三叔住院急需用钱救命,看到整个家族只捐出3000元后,我退出了家族群,并拉黑了亲戚长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在,家就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