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决策与判断:直觉与偏差—锚定与调整
个体的判断是以一个初始值,或者说是“锚”为依据的,然后会进行并不充分的上下调整。事先的“锚”可以影响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估计——进而影响他们在这些任务中的坚持性。

锚定效应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现象,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锚和“锚前估计”之间差异的大小,直到两者达到相近的水平。锚前估计是指在呈现一个锚之前,个体的平均判断。

例如,锚定刺激对受众对核战争概率的估计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样的差异并不受陈述方式、受众对核战争的熟悉程度和关心程度的影响。当支持者举出最好或者最坏的例子来表面他们的立场的时候,他们可能无法避免将个体的观点锚定在相反的方向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前一年的预算支出会影响下一年预算的制定,谈判中的起始位置可能会影响下一轮谈判。而陪审团向法官陈述证据的顺序可能会导致更严厉的判决,如果法官将罪行锚定在了更严重的证据上的话。

锚定效应就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比如锚定效应就能够影响个体对房地产价格的判断。就算是专家也不能避免锚定效应,并且这个过程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评估受到了他人锚定信息的影响。

当人们锚定在一个很高的锚定值时,人们很难将这样的值进行下调。就像人们通常会低估一个非连续事件的概率一样,偶然事件是普通的,但是特定的偶然事件则不然。

结论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不可动摇的。人们从一个锚定值进行的调整都是不充分的,无论是关于核战争爆发可能性的判断,还是房地产价格的判断,抑或是对其他数值的判断。

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部分原因在于对正确性的激励很少能够产生作用,部分原因在于锚定值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理想世界中,决策者可能会低估或者忽略这样的锚定信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原有的极端锚定值,确定一个反方向的相等的锚定值。这是一种发展多框架技术。

由于极端的锚定值可能产生最大的锚定效应,而锚定效应通常又是不容易察觉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对最佳或者最差案例的讨论可能会引起不易察觉的锚定效应。

在做出最后的决策之前,考虑多个锚定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锚定效应”是什么?对你的决策影响有多大?
自以为明智的选择,逃不过这些陷阱
日常生活中实用的40个心理学和社会学著名效应
《决策与判断》阅读笔记
投资心理学挑战:你能闯到第几关?
认清人性,不再做错误决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