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之中,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有孝心的子女会做好这3件事
userphoto

2023.08.31 山西

关注

孟子曾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这世上最大的孝顺,便是对双亲的尊敬,以及竭尽全力的奉养。

父母是子女的一片天,不仅给予我们生命,更抚育自己成长,让自己经历世上最美好的感情。

但人有真情而岁月无情,曾经提供给自己庇护的人,也会渐渐老去,变得脆弱不堪。

天有不测风云,父母中其中一个,总会先一步离去,剩下的那个也会陷入悲伤与孤寂。

生老病死皆是自然规律,但在此时,子女更应该承担起养老的重任。

父母之中,若是有一个人先走了,有孝心的子女会做好这3件事,让至亲之人老有所依。

01

尊重父母的习惯,让他们不再小心翼翼

《礼记》中曾言:“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顺有三重境界:最高级的是尊亲奉道,次一些的是不让父母受辱,最基本的是帮其养老。

所谓尊亲,就是充分尊重双亲的生活习惯,让他们能有自在的享受天伦之乐。

每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父母一辈在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总会有格格不入的地方。

或许,他们很难接受新鲜事物,遇到许多问题总是显得手足无措。

或许,他们经常性会唠叨不停,有便捷的方式还是选择因循守旧。

面对父母的种种不适应,许多子女都难以理解,常常试图改变他们,甚至开始嫌弃抱怨。

直到他们离自己远去后,再回想这段记忆时,才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就像王朔在《致女儿书》中所说:

“小时候是怕父母,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作家梁永刚曾经分享过自己的真实经历:

他的父母有吃剩菜剩饭的习惯,无论他如何劝告,甚至发脾气动怒,老人依旧如故。

一开始他十分不解,但后来他想明白了,每个人都带着历史的烙印,有着自己的习惯。

自己应该对父母多一些尊重和理解,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子女之于父母,多份理解,就是孝顺;多份体贴,就是温暖;多份包容,就是幸福。

02

富养父母的身心,让老人幸福安度晚年

电视剧《人世间》里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自古以来,孝分两种,养口体,养心智,同样重要。”

养口体,是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让二老的身体保持健康。

养心智,是让父母心情愉悦,精神富足,能够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

作为一种群居动物,人的内心深处,总是害怕孤身一人的寂寞,在暮年之时尤甚如此。

父母相伴多年,一方的突然离开,必定会给另一方带来巨大的打击。

离开的不是最痛苦的,留下的才是最悲伤的,一切苦痛、思念与不舍,只能一个人承担。

在老人沉溺于伴侣离世的悲伤中时,身为子女,更应该帮助他们走出困顿。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隐士名叫老莱子,他对父母十分孝顺,常想方设法讨父母欢心。

他特地送了父母几只美丽善叫的鸟儿,因为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时,父母便会面露笑容。

虽然他已年过70岁,他还是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一边走路一边逗父母开心。

某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摔了一跤,因为害怕父母操心,便故意在地上啼哭打滚。

父母还以为他是有意逗两人,便笑着让他赶快起来。

善待父母,不仅仅是让他们过得丰衣足食,更要给予真诚的理解,让老人保持乐观的心态。

让爱有温度,时时有关怀,句句有回应,他们的晚年才能变得更加充实。

03

给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别再给人生留遗憾

《纪孝行章》中有言:“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在父母长辈尚在的时候,给予他们尊重孝顺,远胜过至亲离去后的大肆祭拜。

所谓孝顺父母,便是事事亲自伺候与陪伴,着比任何的拜神求佛更加实际有用。

人老以后,通常对于物质的追求便会减少,反而在精神上总是感到空洞。

在老伴离开自己以后,能陪在他们身边的,除了心心念念的子女外,再无他人。

然而这个时候,子女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疏于给父母以陪伴。

或是因为相隔太远,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有相见的机会,或是因为忙于工作或家庭,平时鲜有空闲的时间支配。

即便如此,在父母眼中,儿女始终是他们最大的牵挂,这世上唯一的精神支柱。

清华才女刘慧凝在《我是演说家》上,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因为她性子比较急,特别没有耐心,所以很讨厌别人和她啰嗦。

而她的母亲和她聊天时,总是喜欢发几十秒的语音信息,每次都需要听很久。

时间一长,她便开始感到厌烦,甚至和母亲抱怨,要求对方不要再这样发消息了。

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母亲之所以会发语音,除了是因为不会打字,更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周杰伦的《外婆》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外婆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大人们始终不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

父母为了儿女耗尽半生心血,用青春遗产换生命的延续,子女理当多多关注父母的生活需求。

趁有时间补缺遗憾,就不要让爱只停留在心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百年孤独》中曾说:

“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因为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

在这世界,或许没有一个子女,能够付出和父母对等的爱。

父母对孩子们的抚养之恩,虽没有标准试卷,但父母们终会超额付出。

到我们回报养育之恩时,不妨多用点心,学着用父母对我们的耐心去温暖他们的晚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珍惜能和父母相伴的每分每秒,让每一寸光阴都成为彼此最宝贵的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有孝心的子女,在父母变老时,会做“三事”……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有事忙,更长寿
孝道观
人老了,走不动了,才发现子女的孝心和这件事息息相关
百善孝为本,可怜天下父母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