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说,家里的粽子才是端午的刚需

微信刷票

气温开始稳定地在高温徘徊,一年一度的“粽子节”又快到啦(噢,我说端午节)。

粽子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吃米大国”中相当常见的一种食物,上海人可以早上吃它、中午吃它、晚上吃它,也可以平时吃、节日吃……刚来上海的时候,其中一个冲击就是发现上海的粽子居然只有一种馅?!非得点个蛋黄肉粽才能吃到两种料(当时手中的“肉粽”都要吃完了才肯相信它真的只有一种料)。

包了芋头、鹌鹑蛋、红烧肉、

板栗、香菇等各种料的闽南肉粽。

本以为世界上的粽子都应该跟闽南烧肉粽一样,一颗比拳头还大、里面包着三四五种料,这下子我的“粽子世界观”彻底重新组建了……

你们家端午节还有包粽子的习惯吗?包的又是什么口味的粽子呢?今天就让我们应景地来盘一下各地的粽子吧!

关于端午节要吃粽子的“经典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为了以纪念战国时代,面临亡国之痛、悲愤投江的诗人屈原,人们为了避免鱼虾啄食他的躯体,便把米装进竹筒中引鱼虾来食。往后为了每到这一天,大家便以这个习俗来祭奠他。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粽子起源——筒粽

筒粽我们估计可以理解为“竹筒饭”。

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时代,一种称为“角黍”的食物已经具备粽子的特点,使用菰叶(茭白叶)包裹黍米(也称黄米),制作成牛角状。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明确了“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糉”为“粽”的古字,音同)

或许可以从现代的黄米粽

想见古代角黍的样貌。

关于端午节要吃粽子的习俗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可见,“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以往多用黍米),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今天之前,我也没想过粽子可以变成一个谈资,这个话题远比甜咸之争更复杂。

“你们家粽子包的什么啊?”

“萝卜干、虾米、香菇、咸蛋黄、五花肉……”

即便是一个地方的人,不同家里都有自己喜欢的做法。从形状、粽叶、馅料、烹饪方式……一颗粽子原来可以这么多种多样。

形状

常州的“小脚粽”。

说到粽子,大家都知道是长的四角尖尖的三角体,结果最后每个地方的粽子根本就长得不一样啊?

光是江南地区就有一些不同,市面上常见的嘉兴粽子是一个标准的正三角体,像一座敦实的米饭金字塔,例如知名品牌五*斋;隔壁湖州的粽子却是“长条粽”。

长形的湖州粽。

在北方粽子的世界里,甜党可以说占了绝对优势,主要包着红枣、豆沙等,原料简单,形状就包得比较优雅修长,通常更偏向锥形,顶上的角比较长。

比较常见的包法大致有三角粽四角粽锥形粽长形粽、长而厚实的“枕头粽”等。

有这么多形状和包法的粽子,除了地方习俗、馅料的影响外,跟粽叶也有很大的关联。

粽叶

说到粽叶,第一个想到的常常是竹叶,但其实粽子可不不只竹叶一种“衣服”。南方常见的粽叶一般是箬竹叶,叶片宽而圆,新手也比较容易上手。北方则多以芦苇叶来包粽子,芦苇叶相对细长,比较考验技巧。听来自北方的小伙伴说,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比起竹叶包的香气更浓郁。

竹笋壳洗净后也可以作为粽叶。

在南方还有以毛竹笋壳来包粽子的传统,常见于宁波、温州一带,笋壳要先洗净、久浸于水,软化之后才能拿来包粽子。其他地区也有就地取材,以荷叶、芭蕉叶、椰子叶等来包粽子的方式。

甚至是连包粽子的绳子都有讲究,除了今天常见的棉线、麻线,有些地区仍保留了用蔺草禾杆草等天然材料来绑粽子的习俗。

糯米

山西黃米粽。

包粽子一般使用的多是糯米,北方称作江米,以新米为佳,包出来的粽子口感会更软糯。江南一带常使用圆糯米,北方地区多使用长糯米,也常见使用黄糯米来制作的黄米粽,也有部分地区会以紫糯米来制作。

横县大粽的主要材料是细糯、绿豆

和大块的五花肉。

广西横县的“大粽”使用的是当地特色的“细糯”来制作,所以用什么米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完全展现就地取材的特点。

馅料

你们家包粽子都有哪些料呢?

甜党的粽子常见的材料一般是豆沙红豆红枣,不过咸党的世界就更加宽阔了。从常见的猪肉咸蛋黄板栗火腿,甚至是鸡肉鸭肉卤蛋等,咸党的粽子有时候吃一颗就像抵了一桌饭,几乎是“无所不包”。

还有一些“地方特点”突出的粽子,例如辽宁的鲅鱼粽子,用黄米、芸豆加上当地产的鲅鱼块,富有沿海特色。

烹制方法

好不容易包好一颗粽子,怎么煮熟也分好多派别。从糯米是否要事先调味;用生米包、用和虾米、萝卜干炒至8分熟的糯米包,或用已经蒸熟的糯米饭包,再到包好的粽子是用水煮、用蒸笼蒸……不同的做法也带来口感差异。

以炊制过的糯米饭来包粽子,可以保留颗粒口感。

糯米先炒制过的粽子,米饭比较有咀嚼感、颗粒分明;生米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熟,米饭的口感比较糯、粘,米饭的边角时常都已经化在一起。

蘸料

福建地区吃粽子时常会搭配酱油膏等调味料。

粽子除了本身调味适中,适合直接吃的类型以外,甜粽大多搭配白糖蜂蜜;咸粽在福建南部一带有了更多变化,可以加沙茶酱辣酱蒜蓉调味酱油或是撒上花生粉香菜等吃法,让粽子的口感更滑顺、风味丰富。

盘完了粽子每个方方面面、棱棱角角,我们来看下各地有哪些特色的粽子吧!

浙江嘉兴 | 鲜肉粽

唐朝的《嘉兴屯田政纪绩》中曾记载:“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浙江嘉兴自古是稻作的重要产区,清朝的《嘉兴府志》也曾提到当时嘉兴糯米的品种含白壳、香糯、芦花糯、羊脂糯等便多达30多个品种。多样多产的作物奠定了“嘉兴粽”的“先天优势”。

圆糯米需要事先经过调味。

嘉兴粽以“鲜肉粽”广为人知,淘洗干净、圆润白净的圆糯米必须先以老抽生抽白糖等调味,均匀裹上琥珀色酱汁的每颗糯米,还没炊熟就已经散发出十足诱人的魔力。

知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曾经拍摄过嘉兴当地特色的“粽子文化”。

北京 | 甜粽

北方的粽子比起南方粽,食材一般都更简单质朴。在北京,常见的甜粽大约有3种类型,一种是纯糯米制成的白粽子,吃时需沾白糖;一种是在糯米中包入两三颗红枣,称为小枣儿粽子;第三种是豆沙粽,每个都是“经典款式”,简单的食材更能品尝出粽叶的清香。(来自陕北、山西等地的黄米粽在北京也很容易吃到)

山西 | 黄米粽

黄米粽主要常见于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原料简单,只用当地的黄米红枣,包的时候只用一片粽叶(一般包粽子用的是2片粽叶),所以个头较小。黄米也称黍米,和常见的小米还不太一样,颗粒比小米再大一些。

黄米粽一般凉着吃,蘸着白糖,满口天然质朴的味道。

陕西西安 | 蜂蜜凉粽

蜂蜜凉粽,是西安、关中、陕南一带流行的夏令食品,现在不仅端午节吃,也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特色小吃。

比起以粽叶包裹,呈三角状的传统粽子,现在当地的蜂蜜凉粽更多的是以布袋塑形,制成一大长条的糯米糕。吃的时候再以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玫瑰、桂花糖浆

因此也有人形容蜂蜜凉粽是“不包粽叶、不包馅”的粽子。

广西 | 灰水粽 + 横县大粽

灰水粽也称凉粽,一般蘸着红糖汁吃。

在广西,一年四季的各种节日,餐桌上总少不了粽子。端午节吃、过年吃、有些地方冬至也吃粽子。

端午节,广西人吃长形的灰水粽。灰水粽可以说是碱水粽的前身,将豆枝、稻草烧成灰后置于簸箕里,搁在水盆上以清水反复浇淋,制作成天然的灰色碱水来淘米。煮制好的灰水粽米饭金黄透亮,适合冷吃。灰水粽也分甜、咸两种:咸粽以芝麻、花生、猪肉等为馅;甜粽不包馅,蘸着糖吃。

广西当地过年时会吃另外一种特色的“大粽”,一个可以重达2斤,里面就包着简单的糯米猪肉绿豆仁,猪肉得选用肥肉比例偏高的五花肉,用五香粉腌制一夜。

包好的粽子绑得严严实实,放到水中“熬”7个小时才能制熟。揭开粽叶,拨开绵密的糯米、香甜的绿豆,中间是淡粉色、油汪汪的五花肉,丰腴的滋味承载着当地人来年圆满的愿望,有“大中”的含义。

广东潮汕 | 双烹粽

甜咸两派的纷争在这颗粽子上找到解决方案!潮汕当地人将粽子称为“粽球”,一个“双烹”粽球里头有咸蛋黄腐乳肉香菇虾米等,也有甜豆沙,甜咸两种欲望一次满足。

甜咸馅料虽然包一块,却也有明显的分界,一般咸的占三分之二,甜的是用猪朥网包裹的一颗红豆沙,只占了一角落。像是吃完咸食之后要来一口甜食收尾。

广东肇庆 | 裹蒸粽

广东裹蒸棕也是属于粽子里的“大咖”,重量普遍在一斤以上,内馅相当丰富,包含咸蛋黄五花肉板栗香菇绿豆仁等。其中又以广东肇庆的裹蒸粽较为出名,肇庆裹蒸粽一般选用色绿、叶香、具有防腐作用的柊叶作为粽叶,食材以当年的新米和绿豆为佳,猪肉也要挑选肥瘦相间的。

因为裹蒸棕的个头特别大,需要用特殊的模具才能将粽子整成金字塔状。

福建泉州 | 烧肉粽

闽南的烧肉粽在台湾地区也相当常见。

“卖烧肉粽哦~~~”

小摊的叫卖声传遍街头巷尾,是福建泉州时能体会到的生活风景。闽南语中是“烧”是热腾腾的意思,烧肉粽就是要趁热吃才好吃。

常见的配料有红烧肉香菇虾米干贝花生莲子等,有人形容一颗闽南烧肉粽里囊括了“山珍海味”。

包粽子的糯米一般事先和卤红烧肉留下的卤汁一同翻炒均匀、炒至入味,呈板栗色。包好后放入滚水中水煮,吃之前再淋上甜辣酱蒜蓉等调味料。

烧肉粽在福建南部是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的街头小吃。

来源:周杰伦《疗伤烧肉粽》MV

你们家包的都是怎么样的粽子呢?

留言和我们分享吧!

文字 | Annie

/加入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粽子到底有多少种口味?
中 国 人 吃 粽 子 一 览
端午吃粽子 十大流派知多少?
【端午专辑】什么地区的粽子最好吃?
粽品典典古今缘
粽有千般好--口味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