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瓜发生灰霉病怎么办?掌握发病规律,采取4招可有效防治效果好

黄瓜灰霉病俗称烂瓜病、霉烂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病传播速度快,药剂控制难,一旦发生轻者减产30%左右,严重时造成大幅减产。那么该如何防治呢?#中国地道风物#

一、黄瓜灰霉病发病时有哪些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害黄瓜的幼瓜、花瓣、叶片和茎蔓。

病菌多是从开败的雌花花瓣开始侵入,最初在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的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的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或腐烂,并逐步向幼瓜瓜蒂部扩展。瓜条病斑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病,逐渐变成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萎缩,最后整个果实腐烂脱落。湿度较大时,发病部位长出浓密的灰色霉层。

叶片感染灰霉病时,多从叶片的边缘或染病的花瓣掉落处开始,病斑初期呈水渍状,之后变成不规则形状的淡褐色病斑,多在叶片边缘出现“v”字形的大病斑,边缘有时病斑会长出少量的灰褐色霉层,在高湿的条件下,病斑会迅速的扩展,形成直径为15-20毫米的大型病斑。茎蔓染病以后,颈部腐烂,瓜蔓折断引起烂秧。

二、黄瓜灰霉病发生有啥规律?

黄瓜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的灰葡萄孢侵染引起的。该病菌是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会产生分生孢子,随着气流、雨水、露水等在田间传播。该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光照不足、低温和高湿条件下易流行。一般夜温长时间低于15℃、相对湿度大于90%以上时,造成棚内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时间过长,就会给灰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病菌就会飘落在叶片或开败的花瓣上,很快就可萌发形成发病中心。然后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从而加重危害。

三、如何防治黄瓜灰霉病呢?

1、加强栽培管理。黄瓜开花结瓜期是灰霉病的高发期,也是黄瓜需水肥较大时期,应严格控制棚室的湿度。给黄瓜浇水时,应避免大水漫灌,避免阴雨天浇水,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上午浇水。有条件的要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实施膜下滴灌,尽量减少棚内湿度,适时进行通风降湿。保持棚面的清洁,增强光照。注意保温,白天控制温室内温度在28℃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5℃左右,防止寒流侵袭。

2、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花、病叶、病瓜,将其装在塑料袋儿里,带出棚室外集中销毁,减少病菌再次侵染的机率。

专栏
种植业增产增收实用技术秘籍
作者:农艺天地6971
39.9币
62人已购
查看

3、药剂沾瓜。开黄瓜雌花开花当天或开花前后1-3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 50-100倍液,加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100倍液浸瓜胎,不仅能够预防化瓜,促进幼瓜伸长,又可有效预防病菌侵染花朵,是目前防治灰霉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4、药剂防治。当田间灰霉病发生严重时,喷药防治是快速控制病害危害和蔓延的最有效办法。可选用50%氯吡菌酰胺、嘧霉胺悬浮剂60-80毫升/亩,或用30%吡唑·啶菌胺悬浮剂50-70毫升/亩,或用40%嘧霉·啶酰菌胺悬浮剂107-113毫升/亩,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药要做到药液雾滴均匀,根据病情连续喷施2-3遍,每隔7-10天喷1遍,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菌发生抗药性。

以上是关于黄瓜灰霉病防治的小知识,仅供参考。您还有哪些好的防治办法,可在评论区留言,便于大家交流学习和借鉴。谢谢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室蔬菜大棚(黄瓜苗期管理)
全了!黄瓜常见病虫害都在这里了!有图有真相!
防治温室黄瓜两种病害
【小晴说病害】黄瓜灰霉病
大棚部分蔬菜一些病害防治
【全国病虫快报】番茄溃疡病与晚疫病易混淆,茄子上原来没有叶霉病.....2018年第2周【蔬菜卫士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