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类文本中“铺垫”手法的测评及教学建议

文学类文本中“铺垫”手法的测评及教学建议

张卓君

作者简介:

张卓君,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教育硕士,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江阴市教学能手,“百佳书香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月刊》《语文教学与研究》《新作文》《作文与考试》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中致力于凝练思维,涵养心灵,激发潜能,相互欣赏,教学相长。

声明:以上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号立场无关。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图片。

 敬请您关注公众号'安东之子',"安东之子"是《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语文周刊》《作文合唱团》《语文报》《鲜素材》《学语文报》《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读写天下》《现代写作》《作文与考试》《学习报》《学习周报》《中学生阅读》《新锐作文》《三悦文摘》《佳作》等报刊的采稿基地,其中原创的教研论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用稿来源地!敬请您转发,欢迎您关注,更欢迎大家赐稿!真诚地感谢您,祝您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安康!(赐稿邮箱:1506669337@qq.com)

“铺垫”是文学作品的常用手法,也是高考命题的宠儿。但对于“铺垫”的概念,教材上鲜有明确解释,一些教师课堂上含糊其辞,高考试题却频繁涉及。笔者试图从2004—2019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试题入手,分析探讨“铺垫”在语文教学中的内涵,期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一、日常教学中的“铺垫”:概念理解莫衷一是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铺垫”有三个义项:①铺;垫。②铺在床上的卧具。③陪衬;衬托。前两个义项显然不适用于语文教学,那么,第三个呢?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对象是“事物”。然而,2010年浙江卷第12题:“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为:“为后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作铺垫。”构成铺垫的是“事件”而非“事物”,所以,把铺垫等同于衬托并不合适。

刘方和薛志扬老师在《侧面描写即铺垫吗》一文中谈道:“铺垫是指在主要人物出场之前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对人物、环境、情绪、气氛等所作的描写。”(刘方,薛志扬.侧面描写即铺垫吗?《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3期)把铺垫局限于描写性文字,无法解释叙事之间的铺垫。赵振汉老师说在《“铺垫”艺术谈》一文说“运用‘伏笔’作铺垫时,既要把所讲的事实先点出一些眉目,又不能把它和盘托出”,认为铺垫包含了伏笔,这又扩大了铺垫的范围。

总之,“铺垫”手法常说常考,但许多人未必理解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内涵。

二、高考测评中的“铺垫”:在散文、小说中各有特点

“铺垫”在语文课程中究竟是怎样的手法?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但“新课标”并没有细化到对“铺垫”手法的规定。不过,“新课标”也指出“测评与考试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考纳入评价,给出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因此,我们不妨以高考试题为据来探讨“铺垫”的内涵。

笔者梳理了2004—2019年高考试题二百多份,其中,题干或答案涉及“铺垫”的,古代诗歌鉴赏10题,现代诗歌鉴赏1题,实用类文本2题,文学类文本33题(散文20题,小说13题)。文学类文本中的“铺垫”最能体现“铺垫”的特点,本文就以涉及“铺垫”的文学类文本试题为分析对象。

(一)高考测评中“铺垫”的类型

1.散文中常见的“铺垫”

1文意递进或转折时的铺垫

散文内容不受束缚,“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如果不想成为“话语的杂货摊”(叶圣陶语),必须有清晰的思路。从文意走向看,散文的思路有递进和转折两类。

文意递进时,前文为后文作铺垫。或者是两层内容间的铺垫,即次要内容为主要内容作铺垫;或者是多层内容层层铺垫,以突出最重要内容。如2018年浙江卷第12题: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参考答案:①先写街的繁荣作铺垫,引出人潮汹涌。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街的繁荣是次要内容,人潮汹涌相对街的繁荣是主要内容,所以,写街的繁荣是为写观灯的人潮汹涌作铺垫。从全文思路看,“汴京的星河”是灯的海洋,“灯”是主要内容,人和街是次要内容。“观灯”涉及人,写灯之前先写人;灯和人都在街上,所以从街说起。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前两层是铺垫,最后一层才是最重要的内容,是主体,层层铺垫突出主体“灯”。

文意转折前也常有铺垫。只有在前面写足了转折所以会发生的原因和根据,这关键性的一变才有充足的理由,才能使读者心悦诚服。如2006年江西卷第17题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义的转折作铺垫。

《秋光里的黄金树》一文,把树的端庄高雅、成熟完美写得越充分,后文树木被人类摧残的现象就越令人忧心,作者的谴责和呼吁就越有力量。这种铺垫使前后文意形成反差,也叫反差式铺垫。

2)记叙描写为议论抒情作铺垫

散文的表达方式灵活,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不拘一格。通常,记叙描写的内容是抒情的依托或议论的对象,记叙描写是基础,抒情议论是升华,也就是记叙描写为议论抒情作铺垫。如2006年江苏卷第15题:

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在议论性散文中,作者有时从记叙或描写引出议论。即使文字不多,也是为议论抒情作铺垫的。如2009年山东卷第19题: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以个人习惯类比人生,引发感悟,为下文作铺垫。

2.小说中常见的“铺垫”

以事件之间有没有因果联系为标准,小说中常见的“铺垫”可分为因果事件铺垫和类似事件铺垫。

1)因果事件铺垫

因果事件铺垫指两件事或多件事之间有因果联系。小说的主体是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在情节中,先写的事件为后写的事件作铺垫。如果二者在文本中前后紧承,前者为后者作铺垫;如果两部分文字有间隔,也构成铺垫。如2016年山东卷第19题:

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作铺垫。

因为“绒布妈妈”实验表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所以吴秋明尽量给孩子们拥抱,“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绒布妈妈”的实验是“因”,吴秋明抱孩子是“果”。从文本位置上看,写“绒布妈妈”实验在前,她和孩子的亲密在后,而中间却叙写了其它内容。但这两件事有因果关联,所以也构成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因果事件铺垫可以前“因”,后“果”,也可以倒过来,“果”在前,“因”在后,“果”为“因”作铺垫。如2019年江苏卷第12题,题干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为D选项,即B选项的说法正确。B选项为:“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写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是“因”,在文章后半部分才点明:“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而“一路拱着腰”“日日清,月月结”等为“果”,分别在第2和第9小节。前文的“果”为后文的“因”作铺垫。

其实,因果是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而铺垫强调的是在文本中的位置,先写的事件为后写的事件作铺垫,无论“因”写在前还是“果”写在前,都是前者为后者作铺垫。

2)类似事件铺垫

小说中,作者有时在主要事件之前安排次要事件,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将有一段正文在后,必先有一段闲文以为之引;将有一段大文在后,必先有一段小文以为之端。”其实,“‘闲文’与‘正文’,‘小文’与‘大文’之间大多没有直接因果联系,而只是出于文势考虑,从结构安排上所作的技术处理,以符合读者阅读心理,使‘大文’、‘正文’的出现不致给人以突兀之感”[宋凤娣《<三国演义>毛评的情节结构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1期]。2011年浙江卷第11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我”的经历与基辅读者的遭遇类似,且后者更具戏剧性,所以,“我”的经历用作铺垫,起到衬托作用,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3.背景式铺垫

先写景,以引出主要形象,前者为后者作铺垫,这叫背景式铺垫。这种铺垫在散文和小说中都会出现。散文中,写景可以为写人作铺垫,如2011年广东卷第16题;也可为状物作铺垫,如2012年广东卷16题。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可以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也可以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如2018年江苏卷第14题;社会环境描写也可以为人物出场作铺垫,如2015年浙江卷第14题

(二)高考测评中“铺垫”的内涵

通过梳理高考文学类文本中涉及“铺垫”试题可知:在语文课程中,铺垫是结构文章的手法,前文为后文作铺垫,两部分有因果、转折、递进或者主次等关系。

铺垫与文章结构相关,涉及铺垫的试题,题干多为:“XX在文中有什么作用”“XX与上下文有何关联?”“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均指向文本的思路结构,对应《考试说明》“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考点。“铺垫中的客体(垫体),在全文中还有着特殊使命。即:它是被用来牵引和推导出主体(本体)的。”铺垫重视两部分内容的关联,2011年广东卷第16题:“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画线部分均是描写大海,第一次在文章开头,渲染气候的寒冷,为海龙下海捕鱼作铺垫;第二次在文章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暗示海龙捕鱼的成功和他的满足感,这里不是铺垫手法,因为已经是结尾,谈不上为后文作铺垫了。

在语文课程中,铺垫不等于衬托。衬托对应“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这个考点,与铺垫对应的考点不同,二者属于不同范畴。也许在个别文本中会重合,那必然是次要内容在前,主要内容之后,次要内容衬托主要内容,次要内容为主要内容作铺垫。但大多数衬托没有这种特点,次要内容在主要内容之前或者之后都可以,甚至衬托的双方彼此交融,无法讨论先后关系。如2016年全国卷III第11(2)题:“我”在小说中的作用之一是“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小说中的人物,王有福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在二人之间,根本谈不上铺垫。《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将“铺垫”解释成“衬托”,说的是日常生活中“铺垫”的含义,不能等同于语文课程中“铺垫”的含义。日常用语或学科知识进入语文课程时,要进行删减、补充、转换乃至重构,以符合课程的要求。美国学者阿姆斯特朗说:“课程就像一个过滤器起着过滤作用,即允许一些内容被纳入教学大纲之中而排除其他一些内容。”从高考试题看,在语文课程中,铺垫限定在章法结构范畴内讨论,不同于塑造形象时运用的衬托手法。

三、对“铺垫”手法的教学建议

我们的教学要明确:分析文章的章法结构时,考虑“铺垫”;讨论形象塑造时,不考虑“铺垫”。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类型的“铺垫”。比如,重视小说中紧密相承的因果事件铺垫,即两件事在文本位置上紧密相连,前为因,后为果。如《祝福》中祥林嫂和柳妈谈话,为祥林嫂去土地庙求捐门槛作铺垫;《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说自己没玉,为宝玉摔玉作铺垫;《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发现那片“藤叶”仍在墙上,为她决定活下去作铺垫……这些例子最能体现“铺垫”的本质,简单明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因果事件铺垫。理解了才能迁移运用:哪怕两件事没写在一起也构成铺垫;无论“果”在前,还是“因”在前都是前文为后文作铺垫。这类铺垫在高考中似乎没有涉及,但它是基础,学生不理解就答不出类似2016年山东卷第19题和2019年江苏卷第12题那样的题目。

总之,“铺垫”是结构文章的手法。背景式铺垫,先写景或描述背景,再引出主要内容,在散文或小说中都会运用。散文中有文意递进或转折时的铺垫、记叙描写为议论抒情作铺垫;小说中有因果事件铺垫和类似事件铺垫。教学中,要从基础的铺垫类型入手,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铺垫”手法的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南菁书院文化的高中语文审美课堂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b/2016/02/37)阶段性成果]

(本文刊载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3期,鸣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三年高考真题整理
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术语整理汇总
高中语文学科备考攻略
2017高考:语文或答不完试卷!物理需调整教学计划!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3年高考真题汇编 高中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