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招行尚可(二)永隆并购后遗症

最近有一些质疑招行的文章,比如老股民的《招商与民生历史之一,股价 》《招商与民生历史之二,权益》。从跨越牛熊的周期看,无论是招行的股价增长,还是招行的股东权益增长,都和大家感觉的“优秀的招行”有一定的差距。

在《招行尚可》(一)http://11618990.blog.hexun.com/73062930_d.html,贴过招行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除了表现出众所周知的,招行的盈利能力并非最好,如招行的贷款能力较低,在去除4大行后排名第8;以及一般人没想到的,贷款质量也一般,不良率去除4大行,排第4;还有让很多人诧异的:过去5年招行的净利润,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7。

在和一些网友的交流中,我比较认同的是由于同质化环境的原因,因此招行出色的流程风险控制能力显示不出来。但并不认同他们说的,招行的贷款能力低,是因为招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好。网友基本面通讯社的文章《银行股实证(1):风险资产定价》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91f079010107uh.html就用实证证明了“风险低则利率低、风险高则利率高"逻辑的荒谬。

招行这5年来在盈利上的排名非常靠后,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招行的贷款能力低下,受利息周期影响大,以及当年信用卡激进后遗症,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08年招行以不可思议的高价并购了永隆银行。其战略的大幅超前,制约了他的盈利能力。

招行08年并购资质一般的永隆银行,是其国际化战略的一大步,为此,他付出的代价之高,让人咋舌。招行当时并购永隆是以7年来最高的并购价夺得的,3.1PB,但这只是代价之一。为了这次并购,招行还发行了300亿次级债,这次次级债的发行一方面使得招行使用了一次宝贵的融资机会(融资是一件宝贵的资源,不是所有公司想融资就能融资的),另一方面,招行的次级债发行还在加息周期的后期,因此成本特别高。(后来民生次级债,发行利率分别为4.29%和5.50%;工商银行次级债,利率仅4.10%。中国银行次级债利率为5.30%---招行的成本都高过他们)招行次级债的利息保守每年估计也要18-20亿,而永隆银行的利润即便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后,到去年仍然达不到这个利息的钱(2011年1月至9月,永隆集团税后溢利港币13.48亿元,同比增百分40)。这里要注意的是,招行的次级债是10-15年的。因此,未来数年,招行的业绩增速还会持续受到次级债的影响---但影响会因为招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而逐年缩小。

市场目前所有的银行股招行估值最高,说明要么市场对招行存在着某种高估,要么是市场在给招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某种溢价,虽然从报表上看,招行的资产质量各项指标在股份制银行中只是中等罢了。我比较认同的一种理解是,在普遍质疑银行贷款质量的时期,风险流程上控制(风险有很多层面,流程只是其中之一)总体较好的银行,比较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如果未来大多银行的坏账率都上升较多,而招行依旧能保持目前的坏账率;同时,招行不再在战略上如此冒进,那么,目前招行的估值溢价就物有所值。

此外,个人认为,对招行的估值,包含了人们对招行历史辉煌的记忆。毕竟在历史上,招行的创新能力有目共睹。

衡量一个公司的好坏,长期来说,就是看业绩的增速在行业中的位置。因为所有的优势和所有的问题,都必将反映在业绩上。时间越长,业绩衡量的方法越准确。在招行尚可(二)http://11618990.blog.hexun.com/73362213_d.html中,我得出了招行在过去3年,盈利能力远远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过去5年,过去7年的历史上看,招行的盈利能力也仅排在这些银行的中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08年,招行高价的永隆并购事件。但考虑到永隆银行并购的特殊性,以及招行历史上曾经在创新上的优势,我们可以得出:招行还是一家不错的银行。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还是值得关注。

 

(一)招商局的文化优秀吗?

有人说,喜欢招行,是喜欢招商局的文化。原先我也认同。

但感觉毕竟是感觉,为了证明我的印象,我查了招商局两大干将招行和平安在上市前的表现。

平安原先隶属于招商系,在平安历史上的三大挫折,有两次发生在上市前。第一次是90年代高利率保单,这个高利率保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安已经资不抵债;第二次是01-02年的投连险全国退保事件。第三次是上市后的富通事件。

再来看招行。招行年利润在1997年达到创纪录的27亿元后,便连年向下,与之相伴的是不良资产加速上升,到2000年,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资产高达20%,约15%的贷款收不到利息。不良资产的增加和贷款收息率的下降,犹如两个“黑洞”,无情地吞噬着招行的利润。到2003年的董事会,全行资产质量实现了根本好转!标志之一,是招行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资产从20%降至4.5%,“一逾两呆”从16%下降到3.9%。

因此,说招商局的文化优秀,是没有道理的。

招行后来坏账的下降,更多是因为全行业的共同改变,以及规模的扩大。

 

(二)招行一箩筐的平庸

前文提到,招行随利息波动业绩大幅波动;招行的贷款定价能力低下,排在股份制银行后。目前看来,招行的存款能力也不强

(招行在存款增速的乏力和贷款定价能力上的不够优秀,导致其利润增速受到利率波动而波动)

在成本控制上,招行一直谈不上什么优秀。根据计算,在2005至2011年间,招行的营业费用/经营收入比分别为43%、38%、35%、37%、43%、42%和41%。2006年和2007年之所以营业费用/经营收入比下降,是由于收入的大幅上升导致。其中,2007年的净利润增长124%的这一年,资产规模爆发式的增长了40%。分析2005年—2011年的营业费用/经营收入比变化可以看到,低存款利率和利润都是以成本增长作为代价的,招行所谓的品牌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例如,相比2006年,2007年的经营收入增长了61%,同时经营费用也上升了50%。到了2008年,经营收入增长了38%,而费用则上升了43%。据统计,虽然2009年费用增长率会下降至7%左右,但是去年的经营收入为负增长;而在2010年,经营收入与费用都会有20%以上的增长。


 

(三)招行第一次转型造成的优势还很明显吗?

招行第一次转型后,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信用卡业务全面领先于同行,但目前看来,这些方面已经逐渐被同行赶上。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招行的信用卡业务已经谈不上领先了:

(2006年,招行的信用卡用4年突破500万张,占领了中国内陆市场信用卡三分一,曾经是招行的骄傲。)

招行在信用卡占比,卡均贷款额远不如平安银行和广发银行。在卡均交易额不如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
此外,应收款占比,招商银行(3.8%)低于平安银行的(8%);而成本上,平安半数以上信用卡获客成本较招行低30%。

从中间业务的增速来看:



招行过去3年利润增长排在后面,不仅是因为永隆事件,同时是因为其中间业务的优势消失殆尽的缘故。

 

(三)招行最后的城堡

目前,招行在盈利能力已经不能证明他的优秀,在中间业务上等方面也无法证明他的卓尔不群;招行最后的一个城堡,传说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在过去的数据分析中,并不能证明他的抗周期性,也不能证明他好于其他银行,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招行的各项贷款质量,在目前坏账上升的周期中,如果仍然无法证明他明显低于其他银行,那么,中国银行的同质化经营,并没有出现过招行这个异数,招行的杰出将只是市场的一场梦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增厚价值
银行分期付款有玄机 3诀窍让你菜鸟变“卡神”
招商银行150亿元再融资启动 基金配股踊跃
10银行再融资3482亿次级债撑起半壁江山
理财新观念——先理债再理财
一文弄懂:银行二级资本债(债券狗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