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公账的资金转入私人账户怎么做账?

“公转私”常常是个敏感的问题, 在某些情形下,会涉及到一些涉税的风险。但有些情形下是正常的交易,也是可以发生的。在涉及到“公转私”的情形中,其实需要考虑的重点不是怎么做账,而是相关交易的风险与成本

像之前的康得新,通过联动账户的设置,实现了资金的转移。实质上这是一种表面的资金池业务,实质是大股东对资金的挪用,这就是风险巨大的行为。不管如何掩藏,如何做账,无法改变交易的实质。最后东窗事发,最后连为其审计的瑞华都被立案调查。所以,有潜藏巨大风险的公转私,是无法通过财务上的处理来掩盖的。但是,有些财务上的处理往往会暴露出相关的公转私风险。

从做账中看公转私风险:

1. 其他应收款。

这是一个最典型的账户。去看私企的账,很多时候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会挂着两个巨大的金额。这个是怎么来的,有时候股东借了款,或者是挪用了一些资金,财务也没法平账,就挂在其他应收款中。那么长期挂账的应收款,其实就是一个税收风险点。清查一下,大部分可能时间都超过一年,应该按照分红交税了。而其他应付款,则有可能是不实的成本导致的资金倒挂。

2. 账外账。

通过设置账外账的方式,隐匿收入,将部分收入转至老板的个人卡。或者虚增成本,通过供应商将多余的资金回流到老板的私人卡中。这也是存在巨大风险的“公转私”行为。

首先,这样的账是很难做到“天衣无缝”的。产品成本结构,成本占比,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都会出现异常。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出现进销比无法匹配、进销项严重逻辑不符等问题,而很容易被税务监控到。

因此,实际当中要注意规避这样的公转私,而不是通过研究如何做账来掩盖。

正常的公转私: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公转私都有风险。如果是正常的,比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报销、备用金、借款或者支付某个小供应商的货款,都是允许的。但是做账时要注意“排雷”。比如,是否已经做了社保、所得税的代扣,是否符合了借款的利率规定,是否保留了相关的流水凭证作为依据,是否符合公司的政策等等。

排除了所有的风险以后,再进行综合成本的衡量,最后按照正常的流程入账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载收藏】房地产企业风险库--资金活动风险
​两套账的表现与两账合一的步骤
12月31日前,这些账别再放“其他应收款”,要出事了!
群星金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融资交易平台
国债逆回购是什么?国债逆回购赚钱吗
2022还在用这几种方式避税?个税清查下的涉税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