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藜:少时流浪,中年遭迫害被离婚,晚年出狱才知有人等他20年|胡风|艺术家|诗人|诗作|诗歌|鲁藜

“我的道路虽然坎坷而艰难,但却要感谢我的命运。”少年浪迹异邦,青年辗转漂泊,中年妻离子散,“泥土诗人”

鲁藜

的一生注定道路曲折。幸而,巨大的苦难中,命运为他送来了

刘颖西

鲁藜与刘颖西

看到她,他想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初识时,

刘颖西

12岁,家里开着一个小小的电料行,就在天津文联对面。从小懂事的她,放学后总是帮家里做些修理的小电工活。

有一天,父亲差她去文联换一个开关,为她开门的男子,身材颀长,眼睛又大又亮,正是当时的文联主席鲁藜。

那是1950年,

鲁藜

36岁。

早在1938年,他便在

胡风

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延安散歌》并一炮打响,后来,一首《泥土》更让他饮誉诗坛。他正用手中的笔,激情满怀地为新中国的诞生放声歌唱,整个人看上去气质非凡。

第一次面对一个“大人物”,刘颖西脸红了,有些不知所措。在12岁孩子的眼里,他无疑是个完美的男人,尤其是看到屋里那么多书,她更加崇拜起他来。

鲁藜很随和,给她倒水,问她的名字,几岁了。听到她的回答,他笑着说:“比我女儿大一岁。”

开关换完了,他问她有什么困难,她忧虑地说:“考初中,怕分到离家远的学校,放了学没法帮家里干活。”

鲁藜点了点头,记在心里,这个贫苦人家的孩子让他想到了自己悲惨的少年时代。

他是福建人,3岁时随家人流落到越南,尽管父母日夜干粗活,一家人的生计还是难以维持。在华侨小学读书时,他非常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是仅仅三年就不得不辍学。后来,他当学徒,做帮工,没活干的时候,就沿着湄公河流浪。

从一个江湖牙医那儿,鲁藜学到不少古文与唐诗宋词,从此对诗歌产生兴趣。1932年,父亲去世,他辗转回国,考入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

正值抗日烽火燃遍全国,他以笔当枪,开始撰写斗争诗篇,继而走上革命道路。

面前的刘颖西让鲁藜生出怜惜之情,临走,他借给她几本安徒生童话,他叫她“孩子”,她称他“老师”。

鲁藜

不久,在鲁藜帮助下,刘颖西上了离家近的女一中,由崇拜而感激,只要看到报纸上有他的作品,她就会精心收集,并开始热爱诗歌

“忘年交”的友谊渐渐建立起来,鲁藜送给她一张照片以作纪念。

谁能想到呢?仿佛一夜之间,灾难说来说来。

因为一直在胡风办的刊物上发表作品,又在胡风帮助下出版过两本诗集,1955年,随着一场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风暴,鲁藜被定性为“胡风弟子”、“胡风集团骨干分子”,锒铛入狱。尽管,他与胡风仅仅一面之缘。

一个反革命分子,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在狱中,鲁藜收到妻子

王曼恬

的离婚通知。他们曾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从相识到相知相爱,可是,战火纷飞没有摧毁他们的浪漫爱情,一场政治运动却足以使它土崩瓦解。

鲁藜与前妻王曼恬

父母早已亡故,一双儿女选择了划清界限,从此没有人关心他、在意他,鲁藜的心陷入了深深的孤独。

他不会想到,此时此刻,那个叫刘颖西的小姑娘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因为收集鲁藜的诗作、保存他的照片,还是个中学生的她受到了牵连,被派出所叫去审查。

他们反复问她,“你同他是怎么认识的?”“他对你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小黑屋中,她开始一遍遍地回忆:玉树临风的身姿、清澈的眼神、温和的面容,给她讲安徒生,还有对她的关心。

从派出所出来时,她惊讶地发现,鲁藜的形象更加清晰生动,她的心里,暗生了别样的情愫。

刘颖西迫切地想见到鲁藜,每天都到文联打听他的下落。有个画家看她可怜,对她说:“别再问,鲁藜回不来了!”

邂逅她,他的目光重新清亮

三年匆匆而过。1958年,中国大戏院里,一个身形瘦削、穿着破旧棉大衣的“老农民”蜷缩在椅子上,帽沿被压得很低很低,连眉毛都盖住了。他一动不动,脸上的大口罩遮住了内心的波澜起伏。

是啊,谁能想到呢,昔日的中国大戏院首任经理,短短几年,便被命运掐着脖子俯向了尘埃。当年那个激情洋溢的“泥土诗人”,如今只是个被劳改的“右派”,一个受尽责难、瘦骨嶙峋的农民。

他把头深埋在胸前,生怕被人认出来。偏偏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位姑娘挪到前面左看右看,好眼熟啊!

戏快演完了,趁着黑暗,他起身快步向外走去,他要赶在灯光亮起之前离开。

“鲁藜?!”身后传来一个女子带着疑惑的呼唤。他没有停留,反而加快了脚步。

“你是鲁藜吧?”那个声音却追上来了,他的衣襟被扯住,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年轻女子——他不认识。

“我是刘颖西呀!”

“换开关的小女孩?”昔日的小友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重逢之下,鲁藜惊喜交集,长久以来暗淡的目光在瞬间恢复了诗人特有的清亮。

望着被折磨得苍老憔悴的鲁藜,刘颖西百感交集。日日都在盼望的一天突然降临,她怎能不喜出望外?她没想到,他们竟然会这样意外相见。

鲁藜

得知刘颖西已在一家诊所当了医生时,鲁藜欣慰地说:“好,好啊,长大了!好孩子!”

虽然他还是叫她“孩子”,刘颖西却心潮起伏。这个柔弱的诗人,他以要命的坦诚拒不承认自己有罪,他坚持真理的赤子之心深深感动着她,她不管他只是暂时放出来,随时都可能再被抓进去,她只是觉得,即使爱他是劫难,她也无惧沉沦。

她决心向他表白,约他再来相见。

几天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来了,是来辞行的。他要去农场接受劳动教养,接下来的命运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窗外,雨声潺潺;屋内,泪水涟涟。

一个诗人就这样消失了,天津南郊的农场里,多了一个农民。而刘颖西,也被“上山下乡”的浪潮裹挟,身不由己。此后22年,他们走在两条平行线上,再未见面。

鲁藜与刘颖西

拥有她,生命开始微笑

1963年,鲁藜从农场改造归来,又被遣送到天津拖拉机厂劳动改造。1967年5月,刚强正直的他写了两万多字的《我的自白》,希望能平反昭雪,没料到,他“罪上加罪”,再次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那时的刘颖西,也正经历着磨难,一次到支部书记办公室时,因忘记敲门,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情,随后便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起来,轮番批斗之下,眼睛失明了。

她的身边,多了一个一直默默关心她的男青年。她被打被骂,他伸出胳膊护着她;她伤心痛苦时,他的臂膀就是她的依靠。在最恐惧无助的时候,他给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

幸好刘颖西自己是医生,眼睛慢慢治好了。男青年说:“结婚吧。”

然而,感情这杯浓茶,是时间无法稀释的。

“你老师发表作品了!”1980年,丈夫带回的一份《天津日报》让刘颖西沉寂已久的心再次掀起波澜。

“他还活着!”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颤抖着双手拿起报纸,除了“鲁藜”两个字,什么也看不清。

“你去看看他……20多年了,不易呀!”丈夫还是那样善解人意,有些事,他知道她永远无法忘记。

刘颖西签名的鲁藜明信片

多方打听、寻找,见到鲁藜,已是一年以后。经受了炼狱般的考验,面前的他,腰弯背驼,身形不复挺拔,头发斑白稀疏,66岁,却俨然是个老头了。

一双筷子、一只碗、一个黑乎乎的锅、一张小行军床,屋里简单得让人酸楚,刘颖西的泪又来了。

回到家,她哭着对丈夫说:“

我12岁,他给我讲故事时,我就崇拜他。1958年我们邂逅,我就爱他爱得七颠八倒了,现在,命运又把他送到我面前…

那个善良的男人,最终选择了成全,“我和你一同生活了好多年了,这段生活,对我来说,十分幸福。我所能给你的,一定给你,你回到他身边去吧!”

“他被人抛弃了/你为他痛苦落泪/他再也没有人爱了/他白发苍苍/你悄悄找到他/他年老多病/你舍弃了一切/伴随着他……”写完这首诗,刘颖西在心里做出了重大决定。

1981年11月,刘颖西和鲁藜结婚了,只有一对碗筷,两床被褥。他一无所有,平反后分的房子、补发的工资,悉数给了儿女,对儿女,他觉得亏欠。而她只要他,对她来说,他就是全世界。

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有了刘颖西的照顾,冷却的心又感到世间的温存,鲁藜的目光重新清澈透亮,他思路敏捷,笑容又重回到脸上。

一个能永远微笑的生命/是一个最难被打倒的生命。

”中断了20多年的创作又上高峰,《天青集》《鹅毛集》相继出版,长篇哲理诗在新诗界自成一格,那些深沉而美丽的诗篇穿透黑暗,再一次绽放在诗歌大地上。

鲁藜作品

“没有什么遗憾的,世界没有亏待我,该得到的,得到了,想得到的,也有了!每天早上我醒来,就想:活着真好,去了也没有什么不好。”

历经磨难,遭受了26年不公正待遇,他流浪的人生、漂泊的命运就是一首悲壮的诗。幸而,在命运苍凉的底色中,还有点点温暖的玫瑰色。

.是刘颖西的爱,使他在痛苦的深渊里,仍能“浮出彩霞的光彩”。是她,让他在晚年发出最欢愉的声音:“

我只要一滴水/我就可以尽情歌唱/唱得天地间/只有阳光、花朵与诗歌

。”

1999年1月13日,在漫天飞雪中,鲁藜安祥离世。

他为诗燃烧一生,刘颖西则为他燃烧一生;他只要一滴水,而她,却给了他整个海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泥土诗人:真正的爱情是不离不弃
麦秸诗集《来去之间》获“东丽杯”全国鲁藜诗歌奖二等奖
译林立功,诗坛立言——裴高才追忆著名诗人绿原
时代的鼓手
41岁入狱,妻子提离婚,他独身26年,67岁再婚,与现任相伴18年
谁把文联主席诗歌里的正能量弄砸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