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张世龙

        为第一届计算数学班授课的有一位年轻老师张世龙,他是北大的计算机专业创始人,知识渊博,思想活跃,才华横溢。1956 年3 月,张世龙在徐献瑜教授的推荐下参加了中科院计算所组织的“数字计算机讨论班”,买到英国布斯的《快速电子计算机》原文影印本,他和吴允曾、胡祖帜、林建祥共同译成中文出版。

《快速电子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58年2月第一版, 吴允曾、胡祖帜、张世龙、林建祥 译

     张世龙与董铁宝教授多次讨论冯·诺伊曼关于通用数字计算机的研究报告,每周三四次“开夜车”,绘制计算机逻辑框图、部件结构、指令系统和程序运行图解,边思索、边修改,搞清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957 年,在徐献瑜及吴文达、林建祥老师们的极力推荐下,经周培源教务长和江隆基副校长同意,张世龙从教务处调到数力系任党总支副书记、准备任课,他开设计算机原理、无线电原理,筹建计算实验室,搭建了几种电路,给两届计算数学训练班讲授了脉冲技术。他悟出了讲授计算机原理的“循环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使初学者轻易掌握原理和设计原则,后来成为院士的高庆狮、周巢尘、王选都是他这时的学生。

       他于1956 年开始自主设计电子计算机,很快做出一台模型机,取名为“北大1 号”,从逻辑到电路都很具体,这在国内是“率先尝试”。遗憾的是,实验室的工艺欠缺,没用插件结构,一块大电路板很难调试,磁鼓存储器不过关,机器不能运行。但是,1957 年下半年,张世龙给54 级授课,就以这台计算机为内容,从逻辑设计、电路设计、工程设计,勾画了计算机原理和一台计算机的完整形象。

        王选十分敬重张世龙,他说:“当时大家都觉得这门课程教得好,课讲得很实在,很具体,让大家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其中的那个串联加法器,里面一个关键性原理是张先生自己琢磨出来的,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听完之后印象特别深。”并称张先生“敢为人先”的勇气影响了自己后来的科研生涯。

        张世龙研制计算机的行动,得到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将军支持,安排为空三所研制一台计算机,用于空中指挥时测距计算,定名“北京一号”。1958 年交付空军。

        1958 年夏末,张世龙负责领导北大“红旗”计算机(北大二号)的总体设计和工程设计。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终于在1960 年5 月1 日调试成功!成功算题。国防科委安东秘书长知悉北大自主研发计算机,开始“北大二号”的设计情况后,邀张世龙会见中科院计算所阎沛霖所长,商定北大、计算所、五院出人,由张世龙主持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前期系统设计,有甲乙丙三机,总称109 机。参与人员有高庆狮、周巢尘、周炜、虞承宣、沈绪榜,数学所胡世华、北大董铁宝两位教授受邀参加了讨论。计划中的109 厂晶体管迟迟不能投产,张世龙向阎沛霖建议用电子管设计109 甲机(后为119 机),这个方案也提供给华东计算所研制J-501,都获成功。

        张世龙有自知之明、做人做事实实在在,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也极强。他能较快地掌握大型机的设计理念得益于董铁宝的启发和帮助,他与董铁宝教授一起比较了BЭCM 和ILLIAC计算机,在119 机的设计中,舍弃了相对低效的BЭCM技术。

        1978 年,应周培源校长之邀,张世龙重回北大担任计算机系首任系主任。他自编讲义,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课程。但他提升教授的时间很晚,甚至比他教出的学生还晚得多!近60 岁时,他患有心肌炎等多种疾病,不再连任系主任,只做“普通教员”,坚持上课,带学生上机实习。

         2008 年10 月10 日,北大计算机学院隆重举行张世龙先生追思会,他是一位好教员,为人坦荡,能上能下,不争名利!他是一位有理想,有科学精神的人!他的学生陈堃銶说,“今天回忆那段沸腾的岁月,对张先生更增添了许多崇敬,那为计算机事业忘我投入的精神、那以超人的聪明才智自主设计计算机的创新精神、那不计名利只求奉献的高尚品德,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张先生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董士海说,“我作为335 教研室的成员,亲身经历了不到30岁的张先生带领一批年轻人、自行设计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过程,对我们335 这个教学科研集体所树立的低调、踏实、严谨、创新的良好风气是有目共睹的,后来的百万次150 机和748 激光排版系统的成果,就是最好的两个例子!”

         张世龙的《燕园絮语》,被读者精心收藏,在书店、图书馆、网购,遍寻不得觅处,不见一册流通,这是对先生人品的最好纪念。 

       1958 年10 月14 日朱德委员长在校长陆平、周培源陪同下参观“北京一号”计算机,听取张世龙汇报,校刊记者拍照留影,张世龙十分珍爱的这张照片在文革期间丢失。高庆狮请高超从北大档案馆复制了这张照片,董士海将照片放大洗印后送给张先生,再次保存在先生家中客厅的礼品柜里,图为张士龙在向朱德委员长汇报。 

张世龙和北大教师们,1984 年在北阁欢送宋万寿、廖娴云夫妇调回广东,第一排(右起)张世龙、宋万寿、廖娴云、张世秀;第二排,余娟芬、冯小敏、沈静燕;第三排、董士海、金石、邹悦、邵秉章;第四排,郑胜利、吕晋育、王丕显、陈葆珏、杨天锡。

张世龙,1929 年10月10 日生于天津,就读燕京大学物理系,1947 年曾任燕京大学地下党总支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学研究科科长,是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创始人, 参加了“北京一号”计算机、“红旗机”研制和中科院计算所119机前期系统设计之后,1959 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成立。张世龙任计算技术与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1960年底调二机部九院,后下放“五七干校”,调至三线,1976 年调回北京,1979 年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首任系主任,1990年离休,2008 年8 月25 日逝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
毛主席为什么没有上北京大学深造?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间
大学计算机课小结
遇见大设计——北京大学校徽设计鉴赏
北京大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