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文化空间”的新绛光村村落环境整体性研究》(存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思婧

2013年硕士毕业论文   导师  杨豪中教授

  

摘要: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文化空间”这一非物质性因素在光村古村落中的存在方式,并不单独研究某项价值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某种传统聚落,而是关注在结合两者的基础上对人行为及其居住环境的反作用。希望借此选题,为物质遗产(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价值和理论意义的思路与方法,为古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整体性研究的传承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研究方法主要有对基础文献等的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村落的村落环境,建筑、街巷,人文环境。以“文化空间”为视角,通过研究新绛县光村这一个案,从古村落的风水文化,宗族信仰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体系入手,来研究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发展历史。结合村落环境布局、街巷、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研究非物质与物质协同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通过对其生存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整体性的保护方法使其更宜于人居环境。 本论文分六章,各章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交待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研究创新点、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文化空间”做了相关研究。第三章:对光村基本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古村落环境进行研究,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第四章:通过第三章对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村落环境的分析,进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论述这种关系是如何体现的。第五章:光村作为“文化空间”及其传统村落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研究,从以上几个章节的综合理论做基础,研讨如何达到从传统村落入手达到对光村作为“文化空间”并结合其村落环境进行整体性研究这一主要目的。第六章为结论。 研究成果就是,通过光村这一个案,提出了古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创新性,为物质非物质文化同一性保护提供了实例,加深了“文化空间”保护重要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目录】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页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相关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课题相关研究第12-13页     

·国内课题相关研究第13-15页  

 ·研究基本内容和创新点第15-16页    

 ·研究基本内容第15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第16-18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6页     

·论文研究框架第16-18页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分析第18-24页  

 ·、对“文化空间”解读第18-21页    

 ·“文化空间”概念及历史发展第18-19页    

 ·“文化空间”的内涵及特征第19页    

 ·“文化空间”的分类第19-21页     

·“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第21页   

·古村落及其环境与“文化空间”关系探讨第21-23页    

 ·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形式分类第21-22页    

 ·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内涵分类第22-23页    

 ·古村落“文化空间”启示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光村村落环境及其价值第24-47页  

 ·新绛光村基本情况第24-26页    

 ·区域位置第24页    

 ·村落现状第24-25页    

 ·历史沿革第25-26页   

·光村古村落自然环境第26-27页    

 ·光村村落环境第27页   

·古村落的人工环境第27-39页    

 ·村落空间格局第28-29页    

 ·村落传统建筑第29-36页    

 ·传统街巷空间第36-38页    

 ·村落现存规模第38-39页  

 ·光村古村落的人文环境第39-44页    

 ·光村古村落文化体系下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第39-42页    

 ·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第42-43页    

 ·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第43-44页  

 ·村落特点及价值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光村作为“文化空间”及其村落环境整体性研究第47-80页   

·风水文化形成的“文化空间”第47-58页    

 ·村落环境与“风水文化”第48-50页    

 ·村落肌理与“风水文化”第50-52页    

 ·村落设施与“风水文化”第52-55页    

 ·村落宅院与“风水文化”第55-56页    

 ·“光村八景”追求风水完美第56-58页 

  ·宗族文化形成的“文化空间”第58-69页    

 ·村落空间布局造就“礼制空间”第58-59页    

 ·公共建筑中的“宗族信仰”第59-67页    

 ·民居与“礼制空间”第67-69页  

 ·民俗文化形成的“文化空间”第69-79页    

 ·公共建筑空间与“民俗文化”第69-73页    

 ·民居与“民俗文化”第73-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5 基于“文化空间”的光村与其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80-87页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现状分析第80-81页  

 ·光村“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发展第81-85页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原则第81-82页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方式第82-84页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途径第84-85页   

·古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创新性第85-87页

6 结论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图表来源第92-9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问题
【西散原创】吴坚作品 | 这方砚,产自中国
中国古村落【136】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光村
位列山西三宝,曾经惊艳唐宋:新绛澄泥砚,为何会失传300余年
历史悠久的---山西新绛
高平市良户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