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影像] “室管膜下瘤”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室管膜下瘤
【病史摘要】

男,36岁,头痛进行性加重20余天。

图1室管膜下瘤MRI检查


【影像所见】

图1A、B,横轴面T1WI及T2WI显示右侧侧脑室内近孟氏孔区不均质稍长T1稍长 T2信号,病变致右侧侧脑室扩张,中线结构左移。图1C,矢状面T2 Flair显示病变为稍长T2信号,边界清楚,图1D、E、F,增强扫描病灶内可见少许轻度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室管膜下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肿瘤位于脑室内,多数位于延髓下部并突入第四脑室底,其次为侧脑室前角近孟氏孔区;②CT呈不均匀低或等密度,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③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或呈分叶状;④占位效应轻;⑤一般不侵及室管膜下脑实质;⑥钙化、囊变少见;⑦增强扫描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主要应与脑室内室管膜瘤、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鉴别。

1.室管膜瘤

(1)常发生于5岁前。

(2)成人好发于侧脑室。

(3)不易引起脑积水,孟氏孔附近室管膜瘤除外。

(4)CT为等密度,斑点状钙化常见(约50%)。

(5)MRI 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信号因钙化、囊变、出血等而不均匀。

(6)显著不均匀强化。

2.脑室内脑膜瘤

(1)成人女性多见。

(2)形态规整,表面光滑。

(3)CT为等或稍高密度,MRI  T1WI及T2WI为等信号。

(4)强化明显且较均匀。

3.脉络丛乳头状瘤

(1)儿童最常见在侧脑室,成人多见于第四脑室。

(2)形态不规则,典型表现呈菜花状。

(3)脑积水出现早且明显。

(4)CT多呈等或略高密度,少数为等或低等混合密度,可见点状及小片状钙化,偶见囊变,MRI T1WI多呈等或低等混合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较显著强化。

4.中枢神经细胞瘤

(1)常见于年轻人。

(2)好发于侧脑室内或透明隔,常主要占据一侧侧脑室,向双侧侧脑室内生长。

(3)肿瘤较局限,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很少向脑内浸润性生长。

(4)瘤内可见多发性小囊变区。

(5)不均匀中等度强化。

【检查方法及选择】

首选检查方法为MRI,增强扫描必不可少。

【临床病理及随访】

室管膜下瘤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低,常为偶然发现,部分患者由于肿瘤引起脑积水症状就诊。本病属良性肿瘤,肿瘤生长缓慢,主要发生在第四脑室和侧脑室。室管膜下瘤的组织起源尚不清楚。大体病理上为实质性肿块,境界清楚。组织学上室管膜下瘤既含有室管膜细胞,又含有星形细胞。

【评述】

室管膜下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因此增强扫描对鉴别诊断意义较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影像]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读片时间】第1028期:结节性硬化伴胶质母细胞瘤
松果体囊肿、脉络丛囊肿、室管膜囊肿丨影像诊断要点
第四脑室区“3种”常见肿瘤如何鉴别?懂了~~~
“条带征”,这个征象提示啥?
室管膜瘤(ependymom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