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层次越低的人,越不会用这两种方法获取好的人际关系

相信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或大或小,但总是令人感到困扰。

所以,是否有人考虑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让自己变得尴尬呢?

人际关系“阶梯”

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就像是一层层向上阶梯。

在这个阶梯之中,最差的一级就代表着“敌意”,也就是彼此都不喜欢对方,甚至于可能出现言语攻击的现象。而这种“敌意”若不得到妥善解决,只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越来越恶化。

接着的一级代表着“防卫”,意味着虽然不能够敞开怀抱做朋友,但是没有多少敌意。

再上一层则是“尊重”,即彼此能够友好相处,顺利沟通,保持稳定且和平社交关系。

最高的一级是“建设”,即双方为了能够使彼此的友谊更近一步,从而积极沟通,为友谊的“家”添砖加瓦。即使出现不同的意见,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这类关系是最为亲密和稳定的,能够长久的走下去。

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层面来说,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够使个人充满归属感,这也能够保持自身的健康。

亲密的朋友也能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听我们倾诉,帮助我们抗住压力,满足我们的种种需要。

即便有些人意识到了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可是他们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如何摆脱这种低层次困扰?可以试试这样做。

一、增加“自我表露”水平

1958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率先提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一词,并赋予其概念。他认为,自我表露是指一个人向自己交流的人表露自身相关的信息

之后,朱拉德发行著作《透明的自我》(The Transparent Self),在书中他提出,自我表露应当是一个人将自己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且诚挚地向他人分享自己私有的思维和情感的过程。

所以,恰当的自我表露可以促进人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举个例子,和朋友进行交往时,应当学会分享,不仅限于经历和个人感受,这样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深一层。所谓的朋友,并不只是日常的寒暄,聊一些表面的、无关紧要的话题。

人际关系不够良好的人,通常会设立心理防卫,他们习惯于防着与他们交流的人,很难将真心和信任交付。

例如,一些结婚后还各自花费的夫妻,分别设立自己的“小金库”,也不愿意生孩子,他们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拒绝向对方袒露心扉,也不愿意自我表露,因此,无法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自我表露”在人际交往中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被称之为“社会互惠理论”(social mutual-benefit theory)

该理论提出,人际交往就是在获得对方的赠与时,回馈以相等的东西。一般来说,受到馈赠的人会用亲密来回应馈赠者的信息。

所以,若是你能够试着向他人敞开心扉,对方也会以亲密对待你。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并不是能够一击即中的,用力过猛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增加“有效沟通”

那些低层次的人,通常很难与他人良好的沟通。比如,在别人交谈时乱提意见,不懂得察言观色而问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予评价。

实际上,人们应该加强有效沟通,而不是这些毫无营养、且令人不快的交流。在有效沟通中,有三个原则。

1、有效果的沟通。在沟通前明确自己的目标,能够通过这次沟通,有效解决某个问题,或是达到一致的想法。

2、有效率的沟通。沟通虽然是言语交流,但并不是越久越好。在短暂的沟通时间里,增加沟通频率,以保证能够达成沟通目标。

3、有笑声的沟通。在沟通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使对方明白自身的价值,用愉快的方式和氛围,实现双赢。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当了15年的“国土局长”,和800多位房地产老板交过手,阅尽人心险恶,最终认为这11条“潜规则”才是人际交往的核心精髓
我当了15年的“国土局长”,和800多位房地产老板交过手,阅尽人心险恶,最终认为这11条“潜规则”才是人际交往的核心精髓:
心理学家:层次越低的人,越不会用两种方法获取好的人际关系
随想:做人要懂得给足人家的面子
人际交往技巧:增强人际吸引的秘密
人际交往9大原则,30秒学会让你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