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蒙时期 75】歌德如何看待他的德意志同胞?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每一个历史的转身

都在风中徘徊了很久、很久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 395 篇文章

启蒙时期】第 75 篇文章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作为德国伟大的作家,想必他的两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也已经深入人心了吧。他的出生比席勒好多了,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擅长绘画,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的研究。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的思想逐渐启蒙,加上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也有了一层新的认识。尤其是牛顿的万有引力问世以后,人们更是觉得凭借自己的理性可以掌控一切。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大家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客观世界这一边,但是,这样也会进入一个死胡同,即人变得像个机器一样,内心的情感被压抑,因为很多时候,个人的情感与客观世界是相悖的。

当这种过度的理性主义达到极致的时候,对于整个社会来讲都是灾难性的。在创作上,歌德反对当时的消极浪漫主义,不少人鼓吹艺术必须从诗人的内心世界出发,拒绝接近生活和反映主活,歌德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艺术家虽然要尊重自然、但也要超越自然。换言之,人类的感性也好,理性也罢,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单纯为了理论而理论。

在歌德看来,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什么样的作品。一个人,就算他的头脑很聪明,可以算出天体未来几千年的运行轨迹,但若是没有个人的情感,那都还只是自然的奴隶。

“我的朋友!人毕竟是人啊!一旦他激情澎湃,受到了人类的局限的压迫,他所可能有的一点点理智便很难再起作用,或者说根本不起作用!”(选自《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段话,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维特的心声,更是歌德的呐喊。

子弹已经给装好了,钟正敲十二点,就这样吧!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

维特死了,歌德活了,人类活了。(绿蒂是维特心爱的姑娘,但后来嫁给了别人,维特爱而不得,后来在生活中也发现与传统的封建社会格格不入,因而绝望地自杀了)

歌德与席勒并称为德国“狂飙推进运动”的代表人,被后人也看做是浪漫主义的幼年期。

歌德用毕生精力创作的《浮士德》更是一件文学上的瑰宝,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但丁的《神曲》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

歌德读过从中国传来的《赵氏孤儿》,在接触了东方的文学作品后,他大为震惊,似乎在这些作品中,歌德看到了一个人类所共通的东西,那就是情感。他曾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认为,诗是人类通用的语言,也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他说:“世界文学的时代要到来了。”

这个观点,也启发了后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歌德在他的一则格言里说过,“我相信上帝,那是一件好事,一件值得说的事。但只有认出上帝所在及他的显现之处,才真是世上极大的福音。”按照这条格言,歌德宣布自己是一个“泛神论者”,是一个“多神论者”,同时也是一个“一神论者”。他说:“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我是一个泛神论者;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是一个多神论者;而在我的伦理生活中,我又是一个一神论者。”

这种矛盾的心理可以说是整个生活在德意志地区人的普遍状态。当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德国,只有零零散散的德意志城邦,腐朽的神圣罗马帝国摇摇欲坠,在18世纪苟延残喘。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缺乏应有的安全感,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形式上的祖国。

一提起德国人民,歌德就有黯然神伤。他认为,作为个人,他们各个显得可贵,但作为整体,他们又是那么地渺小与可怜。尤其是与其他民族相比的时候,这种悲愤之情便更加明显。

爱情是德国人(为了叙述方便,这里就称德国人了)的软肋,德国的历史也不像其他民族的历史充满了风情色彩,英国有莎士比亚,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人就更不用说了,一天不恋爱就不舒服斯基,甚至就连意大利,但丁和贝阿特丽切的故事也脍炙人口。反观德国,似乎并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爱情故事,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便为德国创作了一部悲惨的爱情故事。

然而,这部作品刚问世以来,只是在德国以外的地区流传,德国本土并没有多少人看。后来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却深受德国人的喜爱。他把妖怪、神仙、魔鬼、精灵都写成德国人日常遇到的哲学问题,什么是可以做到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什么是可以获得的,什么是需要经过斗争才能获得的,这些问题一直在牵动德国人的神经,犹如一度在路德餐桌上的话题,从信念到疑虑到人的本身,范围十分广泛,而《浮士德》恰恰反映了德国人的全部希望。

毋宁说,歌德一直在寻找自己民族的出路,他希望唤醒自己同胞的灵魂情感。但同时,他对自己同胞有时也有厌恶与失望之情,他曾说:“从一切迹象来看,生活在柏林的那些人,是一支厚颜无耻的部族。跟这些人讲客气是没有用的;为了不使自己遭灭顶之灾,你有时不得不出言不逊或有意粗鲁相待。”虽然他是一个德国人,但与自己的同胞总有种距离。他更喜欢意大利的热情与浪漫。

在80岁高龄的时候,歌德写道:“我,一个只认为文化和野蛮主义是重要事情的人,怎么会憎恨法国呢?文化水平越低的地方,民族之间的仇恨情绪越大。一旦你超越民族界限,与你的邻邦同甘共苦,把他们的不幸和欢乐当作自己的事,一切仇恨情绪就会消失。”


《希腊那些神》已上线,精美装帧,值得收藏: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有哪些著名文学作品?
歌德诗歌《绿蒂与维特》原文及赏析
世界文学名著简介: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狂飙突进运动的一颗硕果
才能造就于寂静,品格形成于这世间波涛
文学传记|《少年维特的烦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