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反应可以放大?

在我做小量合成实验的时候,总是对放大充满了好奇:什么样的反应能够放大?小试和放大有什么重要区别?什么样的反应无法放大?

以前也问过不少从事工艺研究的同学,他们给出了一些答案:有些收率低的反应无法放大;有些副产物很难除去的反应不能放大;有些使用危险试剂的反应不能放大。。。

在陆陆续续地接触了一些工艺优化和工艺生产以后,也慢慢地对工艺有了一些认识。

目前个人感觉:理论上,没有什么反应不能放大!!!

虽然个人主观上的认知是这样,但是在面对很多棘手反应的时候,依然是困然重重,在进行到更大规模的制备上,依然是失败连连。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小试和放大的差异?

原因有一些,各种各样,但是肯定发生了一些什么:小试在变成放大以后,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叠加,必然有一些因素改变了,正是因为这些改变,造成了小试和放大的差异。

任何的工艺生产,涉及的参数太多了,成百上千个

在一个老练的工艺研发人员脑子里面,有各种关键字:KF, assay, 温度,单杂,釜体积,搅拌形式,氮气保护…..

但是在一个入门级的工艺研发人员脑子里,可能只有较少的几个关键字

那么,当研发人员的认知里面,没有cover到足够的关键参数,有很大可能放大就会失败。这个属于意识问题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放大不仅仅是简单的化学问题,里面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物理问题。学化学的人,只能说是比较擅长化学方面的东西。反应进程,反应机理了然于胸,但放大的时候,却问题百出。因为放大需要综合知识,放大=化学+物理,你化学好,物理没有思考,结果你的放大总分一定不会高,偏科了。

我们来举几个案例说说,其实放大的时候,有些因素变化了:

1. 传热

放大里面经常使用到较低温度,那么在传热这块,小试和放大有多少区别?

比如我们用10V体积做反应,10g的规模,100ml溶剂,我们用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做反应,高度h=1cm那么它的散热面积为四面+底面:4*10cm*1cm+10cm*10cm=140cm2

当你放大到100kg 的时候,1000L溶剂,我们用边长为1m的立方体做反应,高度h=1m,散热面积为:4*1m*1m+1m*1m=5m2

100kg相对于10g,放大了1万倍,但是散热面积只放大了357倍,散热面积只达到原来的3.5% 如果是一般的反应,那么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对温度很敏感,也就是温度是核心工艺参数,温度范围非常窄,那么,没有快速散掉的热量会造成整体温度偏高,反应速率,副反应情况可能都会明显不一样。我们平常在实验室,滴加格式试剂,可能很快温度就从20°C下降到10°C但是如果放大的时候,以同等的时间加完物料,产生同等的热量,在散热面积急剧减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就大大延长了,这也是为什么工厂升温和降温慢的原因,因为传热面积大大减少了。那么延长的时间,可能会对一些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反应产生很大的变化,最终导致反应异常。

2.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传质

许多非均相的反应,小试的时候搅拌比较剧烈,效果较好,但是一旦放大以后,发现效果急剧下降,反应转化很少。非均相反由于固体的接触面积有限,所以没有强烈的搅拌,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种传质差异引起的生产失败,在工艺上发生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一些非均相的催化剂,碱(K2CO3),原料,固体的颗粒大小都有可能会对反应产生巨大影响。

小试过渡到放大,会出现异常或者放大失败,归根到底还是有一些因素改变了,只是你没有察觉出来,或者你以为没有多大影响。这个就属于认知方面的问题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知:工艺出问题了,其实是同时改变了好几个因素,你在排除原因的时候,你以为你锁定住了单一变量,其实有你自己没有认知到的变量也同时在变化,或者某个因素的改变连带引起了第二个,第三个因素的连锁变化,造成了巨大差异。这个是常态,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死在这个认知上。

举几个自己碰到的案例,来分析下:

1. 当时我们做一个酶催化反应,反应做了一段时间以后,以为有产物,并且认为ee值很好。优化了好久,筛选了好多条件,后来发现根本没有产物,原来是酶在手性柱上的出峰位置和产物一样。

2. 有个化合物浓缩的时候总是变质,我们尝试了添加酸,碱等去浓缩,发现效果好了很多,于是下结论可以添加酸碱来抑制变质。后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样品在配样溶剂MeOH中容易变质,其实化合物浓缩后没有变质,只是HPLC等待进样的过程中,以每小时1%的速率变质了,排样快,纯度好;等很久才进样,那么纯度明显降低。我们以为的酸碱可以抑制变质结论其实是错误的,我们排除问题的时候,以为是控制的单一变量改变导致的结果改变,但是实际上是由于另一个你没有get到的点,也在同时影响结果,造成了误判,浪费了大量时间。

3. 有一个缩合反应,我们一开始只关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杂质A,一直在优化反应条件控制杂质A的出现程度,在筛选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NaOH, Na2CO3KHCO3,杂质A很大,达到1.0%以上。但是当时没有平行开使用K2CO3的反应(之前使用K2CO3, 杂质只达到0.2%水平)。于是我们得出结论K2CO3做碱,可以比其他碱有更明显的控制杂质效果。但是最终研究发现,除了反应会生成杂质A,其实原料也会带进来杂质ANaOH, N2CO3KHCO3那些条件中之所以会有那么高杂质水平,完全是因为原料中已经含有很高的杂质A,导致对碱种类的误判,如果是同样的原料,其实K2CO3NaOHNa2CO3等产生杂质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上面这些案例无非说明了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单一变量,实际上是多变量,只是你没有get有其他因素在变化。尤其是当你发现有好几个反应自相矛盾的时候,你更要停下来好好思考下:我真的控制了单一变量了吗?有没有其他因素也在跟着变?

就分析方面,经常会有坑,配样溶剂污染;中控淬灭不合理,不能显示真实反应情况;柱子有残留;溶剂展开剂有人配错了;流动相比例不对,这些因素都会对你的判断造成巨大干扰。

如果你可以把这些从小试到放大的因素找到,并且通过设计来把这种变化消除,或者改变方法让工艺更加的robust,那么放大就会没有问题。

比如打浆,可能小试的时候,量比较小,搅拌比较剧烈,搅拌比较充分,但是一旦放大,由于颗粒大小不均匀,纯度提高效果明显降低。还有很多时候,使用搅拌子和机械搅拌,差距很大,原因在于搅拌子导致析晶的晶体和瓶子底部有一个研磨,造成固体颗粒很细,纯度反而较好,但是一放大后,发现效果大大下降,这个也碰到过很多次了,5g没有问题,一放大到20g用机械搅拌,马上就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搅拌子的研磨作用。

我们要尽量模拟工厂的情况,搅拌速度,浓缩用夹套,滴加时间保持一致等,来避免小试和放大造成偏差。

除了通过一些反应优化来改变,研发人员还可以通过发明一些新设备来减少放大造成的改变。比如做一些反应速率很快的反应,一些放热很明显的反应,一些底物活性很高的反应,因为放热异常导致放大经常失败,那么可以开发强散热设备。常规的反应釜无法达标,那么可以使用流体化学来达到更大的散热面积,从而把散热这个差异给消灭掉。

总之,就是找到真正的差异,找到背后的本质问题,并且想办法消灭差异,这是保持小试和放大不会有异常的思路。包括改变反应方式,改变反应试剂,设计新型反应设备等等,都可以。

只要消灭差异,任何反应都可以被放大。

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制药项目管理:原料药工艺流程控制
原料药及中间体工艺的一般研发流程(完整版)
药物合成小试中试大生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仿药合成的那些事儿
新药仿制药开发总结
【大力推荐】制剂处方工艺研究从小试到中 试放大的关键因素考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