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安卫和大河卫

2015-1-14 10:17:16    作者:陈凤雏、陈峰    阅读:1979    评论:0条

  人们说起天津,往往称“天津卫”;乘车一进入上海,就可见到公路边标有“金山卫”的指示牌。天津、上海等都是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对自己在历史上曾设有卫所,至今都不敢忘情,因为人们深知,这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蕰的体现。
  而我们淮安,一城设有两个卫,即淮安卫和大河卫,但我们淮安人却很少提起,这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打开《辞海》,对“卫所”的解释是:“明初在京师和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大抵五千六百人称卫,一千一百二十人称千户所,一百二十人称百户所。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自给。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司(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
  据《辞海》所言,一般的府,数府才设一卫,而淮安则一府三卫(另一卫置在邳州,因不在今市境,故不谈及)、一城二卫,显系国家要害地方。主要因其是漕运中枢,治河中心,盐业集散地,关榷重地,交通要津,这是淮安与他府第一个不同的地方;第二个不同之处是淮安两卫都直属中央(南京)的中军都督府,和一般卫指挥司不同,品级较高;三是两卫除防卫、屯田外,还有漕运任务。
  淮安卫辖6个千户所,总人数近7000人。实有军丁3301名,守城操练官兵828名,岁造式样军器6040件。屯田717顷90亩,俱在山阳、安东境内。年税粮10550石,拥有漕船223艘,年运漕粮7万担。大河卫辖8个千户所,人数近万人。实有军丁5000人,守城操练官兵1531人,岁造式样军器6400件。屯田969顷,俱分布在山阳、安东、桃源、清河、沭阳境内,年税粮14694石。拥有漕船336艘,年运漕粮10万余石。两卫都设造船厂、军械局、教场及卫学等。
  明初,淮安有“十八指挥”之说,指的就是两卫指挥使。清代的曹镳在《淮城信今录》中曾进行过考证,认为这“十八指挥”当包括两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官在内。清初,削去两卫的防务职责,专门负责屯田和漕运,于是卫指挥降为掌印守备。  
  淮安卫和大河卫的建立,对恢复明初淮安经济民生有重大影响。因为经过元末战乱,淮安城只剩下积孝徐、槐树李、梅花刘等6家人家,两卫迁来万余兵丁及家属,顿使淮安重现生机,兵丁多为陈友谅、方国珍的部属,也有部分投降的蒙古人(洪武间朝廷曾发给淮安等卫鞑靼人特别补助,见《民国江苏通志稿》),许多人后来成为淮安的著姓,代出名人。“淮安卫之周姓多勋爵,邱氏多闻人,大河卫之阮氏多达官(杨庆之:《书济堂先生文集后》)”。两卫不仅对淮安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倭寇侵淮时,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皆壮烈牺牲。),而且对淮安文化的繁荣也发挥了促进作用,和后来的苏州移民、山西安徽移民共同构筑了淮安的人才渊薮,使淮安成为中华帝国的第八大都市(荷兰使团语)。
  两卫虽然是军事机关,但在一定区域内行使行政管辖权,俨然是府县之外的特别社区。两卫辖区内不仅有百姓,有田地,有贡赋,有学校,还有城隍庙、厉坛等配套的神庙及祭祀天地的场所。淮安许多名人,如明光禄寺卿邱度,清吏科给事中阮应商,都分别称淮安卫籍或大河卫人,表明两卫有单独的户籍制度。
  两卫于光绪二十八年(1912年)裁撤,时淮安卫尚存田440顷90亩,大河卫存田1772顷50亩,田地、人口皆划归地方。这和《辞海》所说的“至明代中叶(卫所)屯田多被军官呑蚀,军士破产散亡,所存无几”大相径庭。
  几年来,笔者一直在寻找两卫的建筑、金石及地名遗迹,收效虽不大,但也有一定的成果。
  淮安卫指挥使司原在总督漕运部院,即元淮安路总管府。明万历七年(1579年),与总督漕运部院对换府署,迁至城隍庙东的原都察院内,直至清末没有变化。记得建国前后,今楚州电视台西侧有一条巷尚称卫巷,这卫巷恰与淮安卫的地理位置相近,可能就是因淮安卫而得名。笔者青少年时期经过卫巷,还看到附近有一座水阁,或可能就是淮安卫遗址。至于大河卫指挥使司,在新城颁春坊,府志记其在淮安府衙北二里,从府志的地图上看,其址在东西中心大街的北侧,在水关之西,邻近西门,东有清平桥(流出水关的文渠桥),南有小新桥,其地址当不难确定,可能早已变成民居。
  淮安卫与大河卫历史上均有较高的知名度,是运河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为,今天我们应进一步挖掘遗迹,整理资料,使更多人对其增加了解。当务之急是在地名上有所体现,保留和恢复卫巷,并择时择地设淮安卫路(街)、大河卫路(街)及千户巷、百户巷等,以便让人们保留住这段渐行渐远历史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卫所制度流变论略
卫属的高官时代
卫所体制与卫所文化
明清九溪卫所与土司关系研究
朱元璋令百万汉民入滇,明朝的军屯制才是云南兴盛的历史根源?
卫所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