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议(伤寒论)固瘕证,环球中医药,千寻学术网
再议(伤寒论)固瘕证
武冰、于晓
【摘要】“固瘾”一证,千古难明,剖析本源,原是后世医家旁注混入伤寒正文所造成的误解。所谓“此欲作固瘾”,是注释“手足濈然汗出”这样一种腹中燥屎硬结即将形成的先兆,阳明中寒证是胃中虚冷,不能化燥成实而出现的一种虚寒与邪热错杂的中间状态。
【关键词】固瘾;阳明中寒证;伤寒论
    “固瘾”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瘾,必大便初硬后塘,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对于此条文历来医家理解不一,使后学者莫衷一是,笔者尝试将此问题厘清脉络,正本澄源。
1历代医家对于“固瘾”的理解
    “固瘾”一词仅在《伤寒论》中出现1次,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及与张仲景相近时代的医家著述中,也没有见到这一病证名称。由于缺乏足够的旁证,出于对条文的不同理解,后世医家对“固瘾”的解释就出现了很大争议,部分医家如柯韵伯根据条文上下联系认为“病瘾,即初硬后塘之谓”,张志聪则提出固瘾即“大瘾泻’,“为久泻之病”,钱天来则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固瘾是“坚凝固结之寒积”,不能“但以塘泄久而不止为解”。即使在不同版本的《伤寒论》教材中,这一问题也未有定论。现代学者施小平提出固瘾是“燥屎与泄泻并存的一个病证”,并将其命名为“寒结旁流证”,以与“热结旁流证”相对应,代文则综合各种观点提出,固瘾是以泄泻为主症并伴有纳差、肢凉等全身寒性症状的长病程疾病,其排出大便的质地可能为稀便与硬便混杂,也可能纯为稀便,但肠中必有硬便结滞。各家观点不一,但到底哪种解释更符合仲景原意却值得商榷。
2“固瘾”的宇意解析
    瘾《说文解宇》云:“瘾,女病也”《康熙宇典》谓瘾为“腹中久病’、“腹中积块坚者曰庙,有物形曰痛’。《黄帝内经》中“瘾”宇总共出现15次,如“瘾聚,,“石瘾,、“血瘾”、“水瘾,、“虫瘾”等,皆是指有形之邪结聚之病,因此“瘾”宇原意当为邪气积聚之病。而“固瘾”之“固”当作何解,略有争议“固”有“坚固、牢固”之义,也有“长久、恒久”之义,但在《伤寒论》的另一古老传本《金匾玉函经》条文中,阳明病191条“此欲作固瘾”作“此欲作坚瘾”,由此可证,所谓“固瘾”即是“坚瘾”,当是避隋文帝杨坚之讳,在《太平圣惠方》相应条文则作“欲作坚庙也”,可为另一旁证。因此,“固瘾”从文宇表而解释,应该就是指坚固的积聚。
    “固瘾”其实解释为坚硬的大便所形成的腹中硬结更为合理,也就是“燥屎”的别称。古人往往都是以症状表现而命名,“固瘾”是坚固的积聚,可以是腹腔肿瘤,可以是皮下肿物,当然也可以是燥屎内结所形成的的硬块。所谓“欲作”者,是形容将成而未成的一种状态,仲景强调“欲作”是发现许多疾病在发生之先都有一定的先兆症状,而“手足濈然汗出”就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燥屎将成的状态,正如第208条所说“手足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但本条阳明中寒证由于胃中虚冷,不会形成燥屎,此句便属累赘,反而造成歧义。
3“固瘾”源自旁注
    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传抄、编次而辗转而世,有着许多不同的传本,今日所通用的版本为宋代林亿等所校定,也称宋本《伤寒论》。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宋本《伤寒论》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错简、别宇、讳宇,因此,在读《伤寒论》遇到问题时,一方而要从医理、从临床去理解,另一方而也要从不同的版本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在日本流传的一个康平本《伤寒论》中,“此欲作固瘾”是作为旁注出现,并非伤寒原文内容,原文仅有“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溉然汗出,必大便初硬而后塘"28宇,其余皆为旁注和小注。根据钱超尘先生考证,康平本是唐代传到日本的一个古抄本,其与宋代林亿等校定《伤寒论》的底本应是同源,康平本痉湿喝、六经病、霍乱、劳复等章的内容与条序与宋本几乎全同,所不同的是康平本的经文有许多条文有小宇旁注和小宇夹注,而宋本则把注文一律作为正文刊刻,注文极有可能来自王叔和或以后的医家,并非仲景伤寒原文。以康平本作为参照,宋本《伤寒论》中很多难以理解之处,就变得容易解释了。“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i}li然汗出,必大便初硬而后塘”,是对阳明病中寒证的证候描述,仅此28宇而言,文意通顺,基本无歧义。
4阳明中寒证浅析
    “手足濈然汗出”在伤寒病中有时作为判断伤寒转系阳明、燥屎已成的标志,如第185条“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溉溉然者,是转属阳明也”,第208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但是阳明中寒证与里“必大便初硬后塘”。在本条条文中,特意强调“必大便初硬后塘”,就是为了突出与阳明腑实证的区别,以避免误用攻下的大承气汤。在后而的条文中,还可以找到佐证,如第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塘,未定成硬,攻之必塘,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其中“小便少,、“不受食”与本条的“不能食、小便不利”如出一辙,但是由于燥屎未成,大便只是“初头硬后必塘”,仲景谆谆告诫不可使用大承气汤攻下,在第208条、第238条,仲景也有类似的表述。
    抛开了“此欲作固瘾”的干扰,再回头来看第191条阳明中寒证,其实表述非常清晰,首先是阳明病,出现了“手足濈然汗出”,具备了向腑实热证转化的先兆,但是由于其胃中虚冷“不能食,小便不利”,无法转化成邪热与燥屎相结的状态,只能形成“大便初硬后塘”的一种虚寒与邪热错杂的中间状态,而非寒积或“寒结旁流证”。至于其治疗,既不能用承气汤攻下,也不能纯用理中汤、四逆辈温中止泻,可以参考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塘”而使用小柴胡汤和解之法。
5小结
    “固瘾”一证,千古难明,剖析本源,考据文献,原是后世医家旁注混入伤寒正文所造成的误解。所谓“此欲作固瘾”,是注释“手足濈然汗出”这样一种腹中燥屎硬结即将形成,伤寒病向阳明腑实证方向传变的先兆,但在第191条阳明中寒证中,由于胃中虚冷,不能化燥成实,这句旁注反而成了画蛇添足,徒增后世学者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清·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19.
[2]清·张志聪.张志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72.
[3]清·钱演.伤寒溯源集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38.
[4]施小平.《伤寒论》固疾证实质探析田川}东中医杂志,2004.23(6) :328 329
[5]代文.阳明中寒证之固疾探讨田.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0) :659石60.
[6]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261.678.
[7]温武兵,高京宏.《伤寒嘟“欲作”探究田.中医研究,1995.8 (2):12.
[8]张仲景.古本康平伤寒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RR:7R.
环球中医药 | 齐鑫 | 2014/7/31 16:49:44 | 187 | 学术期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议《伤寒论》固瘕证
康平本伤寒论
《伤寒论》试解No.228
“能不能食”常见于这几种情况
抓独法(五)抓独的方法之抓证法
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口不欲食 大便硬 脉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