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毛旗学校到毛旗寨 ——杨赵村研究

三阳川渭南镇杨赵村,村里学校一直叫毛旗学校。一个小小的村学,自1980年代至今已有两次搬迁,从最早的单挑檐土坯房教室,到鞍架砖瓦房,再到今天的三层单面教学楼,和其它拆旧建新不同的是,毛旗的校址不断北延,砖瓦教室建在原来的操场上,新的教学楼则从原来校址的台地上下移,建在原来村里的电磨坊和水井区域,这里平坦的地面在很早以前是渭河冲刷过的漫滩地。

    最早的校舍创建于1940年代中期,按四合院布局,南北较长,东西稍狭,校门朝南,紧邻校门西厢,中间大的一间是教室,南侧一间用于职工宿舍,北侧两小间,一间用于校长办公,一间作为教学用具及教师宿舍(这一排已于2000年左右拆除),相对的东厢共计四个教室,间有3小间教师宿舍(见照片)。北厢教室共2个教室3间办公室(这排房子在1988年建设大砖瓦教室时拆除)。校园北墙外是操场,挨着北教室后有一土台,用于文艺展演,这个台子估计和北教室同时被拆除。操场北侧下方高差近十几米就是河滩地了。

    学校的创建者是村贤赵养羲(1914——1974),创办学校时才三十初度,作过社棠的税务官,武山县第四区区长,天水县第五区区长,是民国时的末任渭南镇长。书法文章俱佳,解放后备受催残,却以精湛的医术为周遭村民诊病开方,面对际遇,从容应变,颇有古贤气象。目前所留书法仅为自家门额“映南极”三字,端正丰毅,大气凝重,是为珍品,此外传有村民收藏其中堂作品,惜未见也。

    毛旗学校的创建的年代周边所谓军民六庄总计不足百户,而毛旗寨(杨赵村)也仅二十余户,迄今七十年来,亦走出不少英才。

     今天的老校区虽野草丛生,但仍完好已属不易,当多数老校废弃倾颓或换新时,老学校老教室俨然成为风景。

    2012年秋,笔者回家,探访老校后曾填一百字令如下:

沉沉庭院,惹伤怀不尽、深深秋草。别后频来乡梦里,犹听书声破晓。绿牖灰灰,粉墙暗暗,片片蛛丝绕。檐巢飞鸟,故园空对幽杳。              弹指一换人间,那髫龄往事,如尘飘渺。虽喜北邻楼宇起,却遇撤并谁料!山路弯弯,娃儿小小,长是出行早。茫茫百感,凭栏惟有清啸。

     其实,所谓“山路弯弯”并不写实于此,仅表达另一种普遍存在的真实。

    当2005年农村学校可以免费上学后,农村的娃娃却多数流向城区,需要大人租房子供学,上学投入比原来更大!现在孩子上学的幸福感可能还没有我们那时候的好。

    杨赵村在解放前庄名毛旗寨,但即便在解放前也没有毛姓人家,从现有姓氏回溯,仅有两大姓即杨和赵,以及刘、胡各一户。百年前的清未,村里仅十余户。如果按这样的户数再往前追寻,这个村子可能不超过二百年。

    村名毛旗寨,却没有毛姓,那么毛姓人去哪呢?据现在健在八十岁老人回忆,他们听先人说,毛旗寨原来是渭河南岸的集市,后来因发了水灾,集市被迫搬迁到熊旗寨(今渭南镇西村)。

    三阳川有九坪六寨之说,六寨指王旗寨,李旗寨(今左李),毛旗寨,熊旗寨,张家寨(现石佛三阳村),樊家寨。

    所谓寨是明清时代的军营通称。按明朝军民分税制,三阳里为民户共一百一十户。其余为军户,由巩昌府卫所管辖,千户所下有百户,百户下有总旗,总旗管有小旗,小旗则管十个军户,军户每人给田五十亩,除按数额比例上缴军粮外,自留口粮,农闲时训练备战,一旦有事,可直接调用出征。所以明太祖曾豪言,虽兵多却未用民间一粒粮,自明实行卫所屯军制后,凡军籍是世代相延,而且清朝仍延用这一制度。

     在开国初期,军籍自然受朝廷重视,社会地位较高,但太平日久,军人浙不受重视,到明清后期,军籍几成惩罚罪犯的手段,又受百户、千户、指挥盘剥,其地位就更加低贱。故有口口传说,此地多数姓氏是被胁迫而来,他们首先被纠集在山西大槐树,然后发遣各地屯田,入户军籍,这些下层百姓,多没有文化,因此大多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代代的口头传说。

     据此可知,毛旗寨最初就是渭河岸边的军营,其周围山间坡地,河边漫滩地就是军户的屯田,既然称毛旗寨,这个旗(或总旗)的头领必是毛姓,毛姓作为这一片屯田军户的头领,必然有以今天杨赵村周边上下的土地良田,而杨、赵可能是后期入军籍落户此地的姓氏。

     那么,为什么百年前就没毛姓了呢?

     这需要从杨赵村的地理环境说起。

     从当前杨赵村位置及地貌形状可断定,这个村其实就是一个地质灾害的现场。村子主要民居在渭河南岸的一级台地上,台地平面东延则是景家山沟水冲击出的扇形坡地。如果现在站在陇海铁路看这一片坡地,明显就沟水冲击而成的。这坡地自北向南升高,间或还能看到台地被坡地掩盖的痕迹。可知台地河岸线形成早于沟水冲击的坡地。在今天这个自南山向下形成的漫坡地如果没有人工修成的大壁棱阻挡,若山洪下泄,则杨赵居民首当其冲,所以今天村子的台地还有三处洪水下泄冲刷而成的豁口,而且民居院落也是存在多个高差的。正因为常年遭遇山洪侵挠,所以杨赵以今天村委会门口大路为界,西边居民基本上是在1920年左右从东边移居的。所以在赵仰西选址学校时,学校周边还是坟地。

    当下直通景山富坪连接县道445的这条壁楞其实是解放后由人民解放军修筑的一条防洪带。也就是说毛旗寨消灭山洪水患是近六十年的事,此前,据先人讲,山洪年年为害。

    据乾隆28年所修《秦州志》记载,乾隆21年(公元1756年)“北乡熊旗寨山溃,先数日山鸣有声,居人多避之,故免于难”。发生大规摸山溃,由于山地有声,警讯及时,所以虽然掩没庄园,但居民无伤。对这条记载,再分析熊旗寨远离南山的情况,可认定这次山溃地点应该就是景家沟出现大型泥石流,掩盖了毛旗寨部分民居,形成今天这一片的地貌。在受灾后,毛旗寨居民被迫迁移,根据居民族群亲房关系推测,杨姓有搬到今天刘家山村,中滩缑杨(河里杨家)的,赵姓,胡姓,刘姓有搬往刘家山、富家坪的。

    此前,康熙57年(公元1718年),五月二十一日秦州诸处地大震数十日不止,山崩地裂压伤人畜秦安最多",此后从乾隆四年起秦州多次有山崩水雍、水没农田事,由此就明晰这次山溃的过程:地震造成秦州各地山体产生裂缝,接着连年多雨,导致多处出现山体崩滑溃蹋,而在景家堡子南侧今天砖厂位置估计受暴雨影响先是出现雍堵形成堰塞湖,最终倒导溃崩,形成前几年类似襄汾溃坝的灾难事件。

    这次山溃虽无伤人,却形成洪水四溢局面,村子台地已不宜居,所以有资力者相继搬走,剩余无资力者仍困守苟延。

而这也仅是毛旗寨居民的第二次外迁。

    根据村老讲述传言,笔者认为毛姓搬离毛旗寨,集市搬往熊旗寨,是毛旗寨居户第一次外迁,其原因是渭河水患。

三阳川渭河一级台地岸线,从今天渭南镇火车站皇渠北侧沿程家村、沈家村、西村、东村向东延伸,自东村东偏南过陇海线逼近于园村后,再东延至杨赵村后,东偏北到马咀山。可知渭河水量曾非常大。显然这河岸线从东村起到马咀山是比较垂直的,而逼近于园、杨赵则是向南侵蚀形成一个湾。

    现在无法确定这湾的形成时间,因此可知毛旗寨毁于水患,一种可能是原来河岸线在今天陇海线以北,毛旗寨居户全在台岸上,由于河水南侵,啃掉毛旗寨大半,从而迫使各旗户外迁,作为旗主的毛姓因拥有土地较多首先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外迁;另一可能是,河岸线本来就存在,毛旗寨居户多在滩地上,后来又遭河水南侵而外迁。由于过去(解放前)河岸台地拔河高度达二十多米,又常遭河水侵袭,居住河滩地的可能性不大。

    当前东部村中以赵姓为主东西向巷道,北侧房子基本盖为北房,而房后就是岸茬。这种民居实际上不符合(背倚靠山的建房)传统。因此笔者以为这条巷道是毛旗寨被河啃啮后的遗存(因当初离岸远,所以民居以北房为主,形成潜意识住宿习惯,毕竟北房冬天较温暖,虽然不符合风水学背山面水规则)。

    设想发生此事前,河岸拔河较高,河岸线在今天陇海线以北,毛旗寨是一块较为平坦和广阔的好地方。用作军营屯垦是理想场所。而且居户较多,所以还是集贸市场。

    但是渭河暴涨,从东村开始向南侵蚀,毛旗寨遭受灭项之灾,村寨大半被河水切去,于是旗主毛姓全部搬走。

    那么毛姓人搬那里去了呢?

    当前三阳川有渭南镇毛家村,俗称毛家底下,中滩镇有毛家庄。由于中滩毛家村仍在渭河岸边,水患仍然存在,而且隔着河水,所以当时毛姓搬到对岸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也是有可能的,中滩缑杨之缑姓最早应该在今天杨赵南部山腰处,那里迄今叫缑家崖,解放前,那里有缑家大坟园,可能渭河南侵后,部分居户因种田方便,移居河对岸。另外由于渭河水水蚀,河道南北不定,导致两岸民众关于农田争讼不绝,据州志载,多位知州有息讼安抚三阳川岸田之争的故事,据村民回忆,杨赵和缑杨之间因渭河曾发生多次群体争斗,甚至解放后都发生过。为彻底解决,1970年代末,渭河两岸修筑了部分挡水坝,稳定河道至今。这些水坝和河堤不同的是修筑在河口冲击面上,防止河水肆虐,目前这些水坝已经大多自然毁坏,由于近三十年,渭河水量日益减少,关于水坝基本被人遗忘)。

    按现有人口毛家底下在百年前也就十余户,而且此庄在清末民初曾有毛桢出任天水县北路总绅。可知毛姓在北路三阳川还是有影响力的。因此笔者认为,毛旗寨受水患后毛姓搬到了现在的毛家村南山弯里——一个较为安全的所在,而且此弯南山有两处较为开阔的坪,地亩广大,适宜耕作。既然是从西边搬到了东边,所以人们把这个地方相对于在上面(西边)毛旗寨叫“毛家底下(下边)”。

    以上只是笔者的推断,不知道相关村子有无家谱记载或口头传说,来印证这些推断。

    实际上,就是今天,杨赵村仍在沟楞漫坡地,由于景山沟漕已填实,再次发生洪水山溃也不是不可能,因为在富坪村东侧沟道里有一个砖场,假如又有百年一遇的大雨,沟两边黄土山溃,泄洪不畅,出现堰塞湖,然后发生类似舟曲的泥石流是自然而然的事。 眼下,各个半山腰的村庄都自发搬到山脚沟边,出行确实方便,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坐在沟等百年一遇实在是太不长记性了,难道当年先人选住山腰时就没觉得不方便吗?

2017.06.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义卿先生】《经典文学专辑》【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2022091504
雪地追踪(二)
青龙山下的故事之二
赵丽颖和杨颖同穿白色毛绒外套,一个像路人,一个像超模
赵博典礼礼单
百年前汾城商家一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