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民德之

天水自古民风淳厚,从一些史料的记载中也能深切感受到这一点,据《宋会要 方域八 秦州 韩公城》条载:“庆历初,守臣韩琦以秦州东西城外有民居、军营、恐资寇,元年(公元1041年)十月己卯,诏增筑外城,乃广外城十一里,与内城联合为一城。秦民德之,号韩公城” 。

在有宋一朝,秦州边地,戎羌杂处,吐蕃、西夏各种族常有冲突,因而朝廷对边地治理和选人官员比较慎重。韩琦任秦州观察使时,正值西夏李元昊加紧侵袭秦凤路秦、渭、环、庆边地的时候,在这种情况,韩琦对秦州州城进行了扩建,一方面增加防卫能力,一方面方便了居民。据后人考证,韩公城即明清时期天水五城中的东关城。

秦民对主持修城的韩琦感恩戴德,便以他的姓氏命名纪念,对凡给人民办过好事的人,秦州人民总是以自己承继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来纪念,几乎约定俗成。

此前,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温仲舒出任秦州知州时,消除平息了羌人对武山一带居民的骚扰,老百姓感激不已,给他画像祭祀。

事情是这样的:两马家、朵藏、枭波等少数民族部落,自唐朝末年以来,一直居住在渭河的南面,大洛、小洛门砦,出产很多良木,这些地方都被他们占据。宋朝每年征调士卒采伐林木供给京师,必定用钱向羌族人买道才能通行。即使如此,有时候仍不免被他们抢夺,甚至遭到杀掠,成为百姓的祸患。温仲舒到此任职后,在几个少数民族地区部署了军队,发布布告,恩威并用,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献出领地。随后,温仲舒把这些部落都迁徙到渭河的北面,并在渭河北岸建立堡寨来限制他们,从此,此间人民过上安稳的日子,感念之余,给活着的温仲舒画像祭祀。(据宋史 列传25)。

还有,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侵宋,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自是角斯啰势力衰退,秦州边地一时晏然,“秦人请刻石纪功”(据宋史 列传17)

这几个例子足以说明秦州人民的厚德怀人的风俗,此后给有德政的官员刻碑、造祠堂、立牌坊可以说绵绵不绝。

清顺治中(公元1556年1月23日),地震城屺,巡道宋宛捐出薪俸赈灾救民,宋宛走后,州人给他立生祠祭祀。

光绪丁丑(公元1877年),陶模在秦州任上,关陇旱荒严重,模瘁力焦思活居民以万计流民以数千计,捐俸移粟于山岔、两当又以数千百石计。后来三十年,州人在宋公祠、董公祠旁修建陶公祠纪念,由时人任承允撰写碑记。

事实上在清末民初,在现在的人民公园和青年南路到文庙这一片几乎全是乡贤祠、节妇碑。

不仅如此,州城以乡贤命名街巷更是长久的传统,今天西关的飞将巷、士言巷、忠义巷等等几乎都是“秦民德之“的遗迹。

其实,老百姓自古以来都是很善良的,官员们所做德政尽管因时事而不同,但秦民感念德政的传统确实是风教绵绵,长久不歇的,也许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父母官,不知有幸否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试论孟纲公与南振公的关系
水洛城
远观近鉴宋朝人•254·才能突出,品质有缺:温仲舒
陇西三台有个古城
战地 广武山
天水神秘古镇,建在渭水边,千年前的抗金传奇,至今在传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