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保贵】:学习那么多古诗文,究竟是为什么?——从“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谈起”系列之一
userphoto

2023.06.24 山西

关注

学习那么多的古诗文,究竟是为什么?

——从“2023年山西中考语文试卷谈起”系列之一

文 / 宇保贵

6月22日,2023年山西中考尘埃落定,认真研读语文试卷,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老师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古诗文?什么样的语句更应该考查?

初中阶段的古诗文,课标规定是60首加20篇,占据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投入时间多,学习任务重,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语言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这是课标对其基本属性的准确定位。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一定不是为了掌握那种表达方式,一张嘴就诗意盎然,金句频出。然而,我们不能不明确的一个常识是,语言依靠积累。今天的学习一定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从而丰富我们的表达。

因此,如果要对古诗词的积累进行考查的话,那些进入试题的一定是有积累价值的句子才行。什么样的句子有积累价值呢?

对于诗词而言,课外精选的诗词除极个别平庸的以外,几乎句句有积累的价值。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其中的名句,更是上品,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那古文呢?

首先,应该是语言优美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可称语言优美呢?古人写诗文是颇讲究炼字的,句子之所以优美,往往是因为其中有极具概括力强或表现力的字词。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因为有了“衔”“吞”这几个字,便有了积累的意义。

从句式而言,整齐的骈句因句子整齐,音韵各谐往往极有美感,也就有了积累的价值。而且,句中往往也会有表现力强的词语或修饰语。

而文中写景部分不免骈句相连不绝,而具有积累的价值。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又如“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文章是传情达意的,因此那些蕴含作者情感与思考的句子,也就是议论抒情句,往往具备积累的价值,这些往往是文章议论抒情的地方。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还有一些原句或原词流传下来,现在还在使用,知其然,也应该知其所以然。所以,它们的积累自然就有必要。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等。

从今年这部分的考查看,所考的都是有积累意义的。中规中矩,没有故意刁难学生。我记得有一年,某省考的居然是“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这句话的断句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思忖再三,也看不出积累之必要。这样的默写就是故意刁难学生,不厚道了。

学习古诗文难道就是为了积累语言材料吗?

我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不是更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用古诗文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承载的。汉语和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完整最精美的语言表达体系之一,其承载的思想感情及审美情趣,则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对自然的亲近与欣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爱情的萌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咏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爱情的忠贞;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人生的彻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物我一境的幽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内心世界的淡定与从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壮士保家卫国的豪情;

“拼将十万头颅血,肯将乾坤力挽回”是对黑暗与腐朽的誓死抗争……

这样一来,我们发现,古诗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这样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对真情的期盼,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对人生的感怀,以及对真理的坚守,对黑暗的抗争,对尊严的捍卫,对外敌入侵的誓死抵抗……

这些都是本民族的精神底色,这些文化基因也理应从民族文化中传承和获得。

古诗文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应该是通过文字的解读和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理解和传承这些精神品质。

在讲《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湖心亭看雪》单元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既能看出各自精神内核的区别,也能理解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

《岳阳楼记》虽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表述,但,全文重在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与滕子京共勉,主旨可用“忧”这一个字概括;

而《醉翁亭记》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重在表达自己与百姓共享欢乐,其心境完全可用“乐”字来概括;

《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以天地山水的浩渺反衬人的渺小,则是“独”的冷清。

三篇文章虽然各有侧重,但其内在的思想境界却是相通的,都是读书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孤寂。这些文字,既是个人命运的悲叹惋惜,同时,也是对家国天下,社稷苍生的深深忧虑。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古诗文教学,尤其是古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特别重视重点字词的词义理解和句子的准确翻译。这是受考查影响形成的教学习惯。那么,这种耗费了大量时间的精力的教学重点是否应该弱化一些呢?

首先,为什么要注重这些呢?其实是为了形成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准确理解,只要功夫深,形成这种能力不能太难的事儿,问题是,这种能力有没有必要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

翻阅课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才是正确的导向,因为我们的学生就读的不是“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专业,更不会从事专业的研究,他们的这种能力在语言文学的运用中,也不是必备能力与关键素养。

就目的而言,他们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即可。

近几年来,山西考题在课外作品的考查时,下面一定会有疑难字词的注解,且今年的考题8与9有对重点字句的翻译有意无意的弱化,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导向。

有人会说,现在不打好底子,高中的文言文数量多,难度大,学生怎样应付?

不能不说,这是事实,但我们依然应该在“应该怎么做”“不得不怎么做”之间作出正确的是非判断。

我们可以不得不服从,但是,不能以此认为,弯腰低头是世界上最美的姿势。

总之,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脉。语言学习本身就是在进行文化的传承。在积累、感悟语言和继承反思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最终才能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融于血液中的基因。这应该是古诗文教学及学习更高层次的目的之所在。


宇保贵语文教学写作指导系列丛书

(点击图片可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小升初语文知识结构——备战小升初
2018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手册
语文复习备考指导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