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远的朱老师
userphoto

2022.08.16 天津

关注
 “我是玲珑君”视频号已开通
欢迎关注
 点击进入视频号



图片来源网络 

永远的朱老师

 作者:夜航

朱老师是我初二时的地理老师。

第一次见到朱老师就是在他的课上,上课铃响了,教室门开着,一位年过半百的男人歪歪斜斜地挪进了教室。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变成了满目的惊愕——想不到地理老师是这样一位中过风、行动不便的老人!

在我震惊的目光里,朱老师缓慢地走到了讲台前。他只带了一本教科书,以及一本学生用地图册,没有讲义,没有粉笔盒。朱老师将书和地图册放到讲台上后,就开始上课了,班长有没有喊“起立”,真的不记得了。

朱老师的口音是标准的普通话,略微有点模糊,但很容易听懂。然而,就从这一刻开始,我对朱老师的印象,就从惊愕到惊讶,最后到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老师上课从来不看课本,是真正地滔滔不绝地讲课。教科书上那些刻板教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等,在朱老师的话语里全部生动丰富了起来。他会告诉我们那里有什么山脉,什么河流,山脉的走向,河流的分布,森林植被的特征,导致会有怎样的矿产资源,是适合农业还是工业……反正书上有的,朱老师让那些知识全部活了起来;书上没的,朱老师就那么轻轻松松地引入了,让我们学得更深更透,视野也更开阔。

地理课是会有作业的,大多是书上的内容照抄,还有就是地图册填图了。照抄的作业,朱老师是不看的,他只关心地图册的填图,讲评填图作业,朱老师依然不看地图册。他就那样施施然地站在黑板前,眼睛望着前方的虚空,仿佛那里有一张巨大的地图。然后,朱老师就开始说经度多少、纬度多少,应该是什么地方,那里应该是什么样的气候、生态、矿产、植被……比我们看的地图更全面更丰富。

那个时候,地理课是副课,学校、学生都是不在意的。我很在意,因为我很好强,我想门门功课都得第一,所以我真的是很用心地听朱老师上课的。也许正是因为我的用心,让我有幸得到了朱老师的私下点拨,那是我一生的至宝,只是当时还蒙然不懂。

朱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要认真做好笔记,相关的知识、资料要尽量去收集、学习、消化、整理。这样一来,薄薄的一本教科书,你可能会有很厚的一本笔记。

等到这本书学完了,这时就要做归纳总结,将整本书的框架建立起来,能够用一两张纸就把整本书的框架和精华列出来,这样才算真的学到了。

朱老师还说,这里的框架很重要。没有站在制高点的人,是不可能立起真正好的框架的。做学问尤其要重视这点,这叫“胸中有沟壑”!

做人也是如此!

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朱老师的话,也一直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这样的方法学习,我深感自己每一分知识的获得,都得益于朱老师的“金玉良言”。后来我做老师了,课堂上能够轻车熟路地将学生们带到一个又一个知识山峰,我才真正领悟到朱老师说的,一定要在心里把知识的框架立起来,要“胸中有沟壑”!

很可惜,朱老师只教了我一年。

之后的情况是别人告诉我的。朱老师的身体每况愈下,他最后连一步一挪都做不到了,但是他还是舍不得三尺讲台。他就搬着一张方凳,撑着方凳,一步一挪,挪到教室里给学生上课。依然是一本教科书,依然是一本学生用地图册,端端正正地放在讲台上,从来不打开,也从来不停顿,就那样滔滔不绝地讲着……

那样的日子没有坚持很久,朱老师就静静地去世了。

那年,我高二。

我一直后悔当时太年少无知,没有更多地亲近朱老师,没有从朱老师那里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而在朱老师之后,我也再没有遇到一位能对我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老师了。

我深深地怀念着朱老师,每当我在读一本新书时,我就会想起朱老师的话。

每当我和学生们在一起时,我都会告诉他们,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然而,我却永远做不到像朱老师那样,言传身教地告诉学生们,做人也要先把框架立起来!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盘点给十二个学科老师的对联
开学第一课|如何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地理?
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
妙不可言 | 郑皓璟(五年级)2019.5.31【ⒶⒶⒶⒶ】
美女学霸:地理满分笔记首曝光,精美程度堪比教科书,老师排队打印!
清朝高清地理图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