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假、病假、婚假、产假、年休假的会计处理

   会计在做职工带薪假与无薪假时,通常采用实际支付额来计算本期的应付职工薪酬,这种支付方式,采用的是忽视无薪假,带薪假按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成本。实际这种账务处理方式是错误的,违背了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带薪假期应当以职工有权享受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事假、病假的账务处理

    事假、病假都属于当期发生,计当期。事假属于其工资费用没有发生,不计算的工资部分。病假需要支付工资,工资计入职工的使用成本。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实际发生额)

特例情况:迟到、旷工的罚款

   迟到与矿工的罚款,视作员工因违反企业与职工的共同约定,而向企业缴纳的违约金。实际发放时从工资里扣除,但计提时扣除部分仍然计入成本(费用)。

   例1:刘某为甲公司会计,8月份因迟到被罚款200元。8月份刘某应发工资4000,实发3800。(简化处理不计社保)则关于刘某工资分录如下:

计提

借:管理费用-工资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000

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000
贷:银行存款 3800
      营业外收入-违约金 200

说明1:企业违约金收入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婚假、与年休假的会计处理

1、婚假的会计处理

     一般企业规定,凭当年结婚证,可以享受3~10天不等的婚假。婚假的享受权确认,是从见到结婚证起计享有。婚假的享受时段,可以根据情况,职工与企业共同协商。会计处理时,以实际发生婚假时入账。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根据职工岗位)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累积带薪休假

说明1:所有非累积带薪休假都有时限,超过时间未享用的非累积带薪休假,不在享受带薪休假待遇。

说明2:婚假不能拆分使用,必须连续使用。婚假的天数包含周六日。

2、年休假的会计处理

     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 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同时,条例还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会计处理原则:年休假应当在有权享用年休假时计入当期损益,实际享用时冲销。

例2:刘某是甲公司会计,工作5月份累积工作两年。可享受带薪假期10天。刘某5月份平均日薪200元。刘某7月份享受带薪假期5天,公司综合评估后。假设,刘某与企业商议,剩余年休假刘某不在享受,年底企业给刘某三倍补偿3000元。列出刘某年休假分录

刘某有权享受年休假时

借:管理费用  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休假  2000

刘某实际享受年休假5天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休假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刘某最终决定不享受假期

借: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休假 100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津贴 2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三、产假的会计处理

    产假是最长的带薪假期,产假期间工资与福利待遇与普通在职职工一样。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会计处理原则:产假期间的工资首先由生育保险基金发放的生育津贴发放,不足部分有企业补足。针对产假期间的工资支出,一律计入管理费用。

例3:张某为甲公司员工,月薪5000元。2023年4月1日开始享受为期4个月的带薪产假。由于张某缴纳社保,由生育保险基金一次支付企业15000元剩余津贴,其余部分由企业不足。则分录为:

收到津贴
借:银行存款 15000
贷:其他应付款-XX职工 15000

计提张某工资

借:管理费用 25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50

每月发放张某工资

借:其他应付款-xx职工 3750 
       应付职工薪酬- 250
贷:银行存款 4000

说明1:生育津贴属于国家津贴,不合并入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说明2:生育津贴与企业无关,企业无需确认收入,也不能算入公司的收入总额。也不必缴纳增值税与所得税。
说明3:生育津贴不属于工资,不能计算入企业的工资总额。但企业补足部分可以纳入工资总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司考勤管理制度(通用版)
职工休假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
全!现行年休假、婚丧假、产假、病假……分别有多少天你知道吗?
浙江假期制度规定
我国法律上的“假期”(超强总结)|法律参考
什么是公休假,国家有什么统一的规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