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泛:离生活越近,离艺术越近
  2015年12月16日,第12届中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第一场分论坛“摄影艺术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第二位发言人,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摄协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第八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总评评委,中华文化遗产抢救影像联盟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泛,以他多年的创作为基点,分“立象以尽意  寻找中国方言式表达”、“扎根人民记录时代  在生活中积淀艺术”、“传播中华美学  讲述丝路故事”以及他的作品四个部分选畅谈如何“以中华美学精神呈现丝路影像”。
李泛,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西部,关注社会变迁,唐代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强调历代文人在社会变迁当中应该具有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一直有一个中华的美学观念做支撑,在追求自己个人创作作品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属性,一种个人的关于社会的价值观、责任感的表达和追寻。
我来自于陕西西安,也就是历史上的长安,应该说我是大长安握手小长安,所以我很高兴地站在这里。
我是一个实践者不是一个理论家,今天我主要是呈现,呈现完以后我想用各位理论家的眼光、思想,能够引领我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走得更远。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很巧的是,我在丝绸之路的影像上已经拍了十年。我拍的时候,脑子里边根本没有想到我的影像是丝路影像。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摄影是以相机为媒介、以思想为基础的框取过程。摄影创作就是记录这一时代的发展,在冲突、矛盾中寻找影像的表达方式,在表达过程中传递一种理念。技术是先决条件,你必需先掌握技术,能够用技术表达你的思想。但是,一幅作品单纯依靠技术完成,那么必然造成其思想性的缺失。
我的影像特点不剪裁。有人说,剪裁是一门艺术,我说如果剪裁你就失去了你的第一判断力,你对你第一判断力有误差。因为有误差你才剪裁,所以我的影像都不剪裁,拍什么样就什么样。
去年,我在北京搞了个展览,作品是用桑皮纸制作的,为什么用桑皮纸作为呈现载体?因为影像是舶来品,所以我就想,用中国式方言影像表达中国的影像,同时呈现方式也用中国传统的方式呈现。另外,讲到收藏,对于摄影人来讲,是一个很尴尬的问是,因为摄影作品永远卖不过书画。可是我们的摄影作品,大家打出来又要无酸纸、又要无酸卡纸,还不敢用手摸,人家花很多钱买你的作品,这么爱护它,给人家无形中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但桑皮纸,即使你揉、搓,放在水里拿机器一烘依然完好,所以收藏者没有压力。所以我尝试着用这种纸来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影像要具有庙堂之气,影像除了有历史价值,同时还要有悬挂性。什么是大师?我觉得开篇立业方为大师。很多年前,有人送了我一本柯锡杰(Ko Si-Chi,1929年出生于台南市,1959年赴日本东京综合写真专业学校学习摄影。高行健评价他说,“他用照相机取代画笔,又超越了相机的机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质性,赋予他的影像以某种绘画的可能。他用相机作画;具有杰出画家的秉赋。”)的书,书背面有一句话非常好,“用眼看是个框,用心看是个宽”,一下把相从心生阐释了。我给相从心生加了一句话“意在身先,相从心生”。
我刚才说,摄影师最大的本领是先知先觉,预知预判。我现在只拿一个500镜头,备用机身一台,还有一个903,有人说你这么讲究?我说我在十米、八米,甚至更远的地方,当我看到我要拍的画面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往这边走什么结果?往那边走什么结果?当我到跟前蹲下去什么结果?所以有人说李老师你能不能道一下你的影像之道?我说我无法道,道出来以后就不是道了。为什么?影像是不能言说的,这是第一。第二影像是自我、本我、超我的过程。
我每次拍完,很多人问你怎么拍的,能不能讲一讲?我说我不知道,我几乎很少有我记起来的瞬间。我常给别人说,天人合一,人机合一,成为一体的时候,你要再问我速度、光圈的时候,其实我不知道。但是我很准确的我会预判到画面,我站在这个地方光圈速度应该用多少,聚焦也是非常快的。因为我到现在依然用胶片相机,每次出去基本上70、80个胶卷。

好的作品是看不见技术的,但技术是存在的。不能错把技术当艺术。技术的精湛和新颖以及炫技的心态,恰恰可能毁了一幅摄影作品。影像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镜头的没有道理的随意夸张等等;其视觉冲击力,也不是来自于外在视觉形式的变化和镜头的表现形式,而是来自于被摄对象的精神世界对你的感染力。
好影像是有感而发,拍心中之“像”。要达到相由心生,需要拥有完整的储备,方能达到人机合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影像上的神来之笔来自于现场的把握。摄影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影像的现场掌控力。摄影师应该有透视机的本领。如果有这种本领的话,别人看不到你看到了。被摄对象在即兴瞬间便会激发你所有的艺术灵感,从而达到与被摄对象心心相印的状态。内心世界的捕捉,要比炫技难。







当一个摄影人,应该要角色转换、应该接地气。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话,我们要仅仅压在地上,我们就是要负重接地气。他们常说艺术离不开生活,我说离生活越近也就是离艺术越近。当你离开生活的时候,你的影像就跟艺术已经没有关系了。
我常说一句话,破则新、新则立,不破不新就立不起来。艺术家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摄影就是这样,模仿永远是模仿,就像模仿秀一样,你超越不了。所以我们今天不是想模仿,而是想超越,超越是硬道理。摄影艺术是舶来品,如果我们始终跟着西方人的步伐,是永远跟不上的。




有一位学者看到我拍大凉山的作品时说了一句话,他说了三句话就把几千年民族诠释了,说“一件披衫、一个民族,一披就是几千年”。我觉得说的太精彩了,如果那个披衫脱掉以后文化符号就没有了。其实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可能就是在某一点上体现

创作与表达要打开思想,不能就摄影而摄影,光是摄影的营养是不够的,看看美术,美术的历史确实长。所以,必须要跳出摄影多看,不应该被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了。摄影不能集体照抄现实,我们不仅要记录本身影像,同时还要用新的一种视觉方式来改变,比如裸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裸体语言最朴实无华,朴实无华的影像要用最好的方式、语言呈现出来,才能打动人。如果影像不能打动人,这个影像是不完整的。

 
除了这一组外,我还有一组,是在同心拍摄的,现在这里全没有了,铲平恢复植被。




这是西安,在我住的地方有五公里的地方,竟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拍完发到网上,这个地方就保护起来了,如果我不发,可能这地方就埋掉了。

这是我十多年前拍的高原的婚礼,这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交叉拍,如果我拍这个题材我觉得有困难,我表达没办法我就把它放一放,拍其他的,在其他影像过程当中有借鉴再互补,这是2002年拍的。
这个是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拍的一组儿童,因为语言不通,拍了就得走,我最近拍了一组叫跨越喜马拉雅的繁衍,有四百多张。这些都是用索尼拍的,这是下大雨我躲雨的时候在房檐底下拍的。这是没办法交流的,就靠你的脚步,你的站位,你对现场把握的灵感。
中国的美学语言表达,有别于西方。西方的表达方式很直接,是直述式的,中国则比较含蓄。能不能用中国自身的含蓄的、更加厚重的美学语言来进行影像表述,我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在尝试寻找中国方言式的摄影方式。中国的美学语言表达,有别于西方。西方的表达方式很直接,是直述式的,中国则比较含蓄。能不能用中国自身的含蓄的、更加厚重的美学语言来进行影像表述,我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在尝试寻找中国方言式的摄影方式。
































两位主讲人发言结合后,与会的其他理论家、摄影家也进行了踊跃地发方。

分论坛讨论现场 辛晨 摄

中国摄影杂志社主编晋永权在发言
中国摄影杂志新任掌门人晋永权认为:两位发言人谈到的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从影像的记录性质,到影像艺术化的表达,甚至他们的作品怎么获得别人的认可?包括怎么获得奖励?甚至在商业上的成功,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这些问题分析起来也很困难。中国摄影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甚至从接触史的角度来说,来源也非常纷繁,这个时候我想在他们的发言过程当中,按照法国学者分析,1880年—1960年是西方摄影现代时期,在西方摄影现代时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说摄影的审美功能、教化功能、责任感。
摄影在西方的现代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分延,一方面是科学、时政、客观、记录的,包括他们在科学上的使用,甚至包括我们所说在西方摄影现代时期重要的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的形成。 另外一方面摄影在艺术上的使用,所谓在艺术上的使用,事实上各种类型的艺术流派,对于影像、对于摄影的借用。因此这两个方面,它又形成了自己严格的边界,一方面作为科学时政记录这方面的边界,比如说客观性的边界。另外作为一种个人的艺术表达,他所形成的一套话语体系。但是我想刚才在两位摄影家的描述里边,我非常用心听他们的讲述,在他们讲述里边两种话语之间的穿插让我听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说非常困难?我在捕捉他表述里边,对于两种不同类型影像的表达,缺乏一种共识,在自己身上也缺乏一种共识,我们可能用记录影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创作,又可能用艺术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记录影像,这个是一个问题。拿一个记录影像的标准、共识,去谈论所谓艺术影像,这就是有问题的。
还有一点,特别李舸先生在他的表达过程中,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暗和了西方评论人在西方摄影走到1950年代过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个现象是纪录摄影师,很多人选择退出。这和现在我们国家很多纸媒摄影记者思考、思虑的问是是如此相像。
他们二位摄影家的讲述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摄影师并不是自己作品很好的讲解者。这个阐释人可能需要旁边人,需要其他人阐释他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摄影就是为了拍得更好看吗?你可能有些思路需要打开——摄影美学
诗毕竟是诗
寻找影像的表达方式 | 李泛谈影论道
你是摄影师?还是相机操作员?
推介 | 岁月时光上的艺术----桑皮纸画
影像·艺术( 第一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