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治疗心病有十三种方法

心病是中医临床比较多见的病症,其症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伤寒论》对心病证治的论述颇详,治法明晰,组方严谨,有法有方可循,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作用。现根据论中有关条文内容,浅析归纳为十三法,供同道参。

  • 一、温心通阳法

用于心虚作悸之证。论中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太阳病,过发其汗,损及心阳,心失温养而出现心悸欲按之证,当以桂枝甘草汤治之。方中取桂技温通心阳,甘草益气,二药相合,辛甘化阳,心阳得复,则心悸自止。临床上常以本方为基础,适当加味,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病。

  • 二、温化水饮法

用于水饮内停犯心作悸之证。如356条云:“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当服茯苓甘草汤”。引起厥而心下悸的原因,是由于阳虚饮停心下,水气上逆于心所致。改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则悸症可除。又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为误吐、误下损伤心脾之阳,水湿运化失司,停聚中焦,上凌于心,治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脾化饮。82条云:“太阳病,发汗.……心下悸……真武汤主之”。太阳病过汗,损伤心肾之阳,心肾阳虚,水气不化,上逆凌心或心动悸,用真武汤温肾化水,则悸症可除。临床上此法常用于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属水饮为患者。

  • 三、平冲降逆法

用于阳虚欲作奔豚和心阳虚已发奔豚证。如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此因发汗过多,伤及心阳,心火不得下蛰于肾,肾水无以蒸化,水停下焦,有上逆凌心之势,以致欲作奔豚,治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心阳、平冲逆。又如117条:“烧针令其汗……,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此为过汗伤及心阳,复受外寒引动肾气乘虚上冲发为奔豚。治用桂枝加桂汤平冲降逆。临床上此法常用于胃肠神经官能症有上述见症者。

  • 四、潜镇摄纳法

用于心虚所致烦躁惊狂证。如118条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此为心阳受损,心神浮越所致,治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潜镇安神养心。又如112条:“伤寒……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得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此因火迫大汗出,心阳亡失,心气散乱,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潜镇安神,则惊狂之证可除。临床上此法常用于癫痫、眩晕、失眠及神经官能症等。

  • 五、和里解外法

用于热入血室扰乱心神证。如145条:“妇人伤寒,发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妇女经期来潮或适断之时感受外邪,邪热内陷血室,上扰心神,治用小柴胡汤和里解外,则昼日明了,暮则谵语等症可愈。临床上此法多用于妇女经期紧张症、神经官能症等。

  • 六、活血化淤法

用于蓄血致狂证。如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宜桃核承气汤”及124条云:“太阳病,六、七日……,其人发狂者……抵挡汤主之”。此因表邪之热,循经深入下焦,邪热与血淤相结,淤热上扰心神所致。至于治疗,轻症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淤,重症用抵挡汤或丸以破血化淤。此法常用于精神分裂症及神经官能症等病属血淤者。

  • 七、通里攻下法

用于阳明腑实及燥热上扰心神证。如212条:“伤寒……,不大便五六日……,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大承气汤主之。”此因邪热与肠道燥实内结,阴液耗损,浊气上扰心神所致。治用大承气汤峻下火热燥结,以救阴液,阴液得复,则上扰心神症自除。临床上此法常用于热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惊厥或精神病属阳明腑实者。

  • 八、回阳教逆法

用于阳虚,虚阳内扰心神证。如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此为误治,损伤阳气,内耗阴液,阴阳俱虚,虚阳上扰神明,治用茯苓四逆汤益阴回阳,阴阳得复,则虚阳扰心之症自愈。临床上此法常用于中毒性休克及脱水症致厥逆心衰等病。

  • 九、清宣郁热法

用于汗吐下后,余邪未尽,热扰胸隔证。如76条:“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此因汗吐下后,余热留郁胸隔,上扰心神,治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驱其余邪,则“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可除。临床上此法常用于热病后期之烦热失眠症。

  • 十、辛寒泻火法

用于阳明经热盛,上扰神明证。如219条:“三阳合病……,谵语遗尿……白虎汤主之”,此系三阳合病,邪热独盛于阳明,上扰神明,用白虎汤以辛寒泻火,折其邪热,则谵语遗尿自除。临床上此法常用于各种急性热病高热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 十一、滋阴降火法

如303条:“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即少阴热化证,治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热,交通心肾,则水火相济,“心中烦”“不得卧”自除。临床上常用于失眠症属阴虚火旺者。

  • 十二、育阴利水清热法

论中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卧者,猪苓汤主之。”此乃阴虚水气不利证,用猪苓汤养阴清热利水。临床上常用于慢性病过程中失眠症属阴虚兼水热互结者。

  • 十三、补益安脏法

用于心之气血不足证。如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此为中阳不足,心失所养,用小建中汤温中养心,调和气血,气血充,阴阳和,则悸而烦症可除。又如,“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条)”。此为阴阳两虚,心失所养,用炙甘草汤通阳复脉,滋阴养血,则悸可宁而脉可复。临床上此法常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属心之阴阳两虚者。

张仲景之《伤寒论》对于心病的治疗,内容广泛,立法精当,变化灵活,是其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继承仲景治疗学思想,推动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研究,将会有所裨益。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传经, 直中

合病数经病同行, 并病它证现此经, 传经体强在三阳, 体弱容易传三阴,

由阴转阳病将愈, 直中三阴病沉沉.

太阳病证

太阳经腑表里畅, 经病伤寒中风双, 经证发热诸脉浮, 头项强痛恶寒凉,

伤寒表实必恶寒 无汗浮紧麻黄汤, 中风表虚热恶风, 有汗浮缓桂枝汤,

腑证气分血分淤, 气分蓄水血淤肠, 膀胱蓄水尿不利, 五苓散喝行水长,

蓄血淤热小便利, 桃核承气抵当汤, 太阳犯胸分两类, 虚烦结胸水热亢,

虚烦栀子豉汤用, 结胸大陷胸丸汤, 结胸类证有脏结, 热入血室太少阳,

心下痞证脾胃堵, 五泻心汤用之康, 太阳温病不恶寒, 发热伤阴口渴强,

风温脉来浮不紧, 自汗身重神不爽, 滋阴清热勿汗泻, 银翘散类治无仿,

发热恶寒发于阳, 宜攻发外桂枝汤, 无热恶寒发于阴, 温里宜用四逆汤,

太阳少阴两经病, 四逆汤可救急慌, 太阳阳明必自利, 面赤额痛葛根汤,

太阳少阳半表里, 大小柴胡桂枝汤, 咽淋疮衄血汗寒, 不可发汗汗则伤,

太阳欲解巳午未, 变证观脉随证详.

(太阳病八特点: 1. 经证—分伤寒和中风. 2. 腑证—分为气分和血分. 3. 太阳犯胸—分虚烦和结胸. 4. 结胸类证—此不是结胸证, 分脏结, 热入血室, 太阳少阳合证. 5. 心下痞证—用五泻心汤治. 6. 太阳温病—含温病, 温病为重证. 7. 太阳合病—太阳少阴, 太阳阳明, 太阳少阳. 8. 变证—观脉随证治疗.

此外, 太阳温病和风温是两类证, 和中风及伤寒不同, 温病是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 热伤津液, 伤阴, 所以口渴. 风温比温病严重, 以上两证用滋阴清热之药, 如银翘散类. 不可发汗泻下.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也可从太阴合治.

结胸—实热证, 按之痛, 按之石硬, 食欲不好, 或便秘, 寸脉浮, 关脉沉, 舌苔黄. 是热邪侵.

脏结—虚寒证, 如结胸, 但不是结胸, 饮食如故, 时时下利, 脉浮, 关脉细小沉紧, 白舌苔, 滑者难治, 也有痛, 脏结无阳证, 和腑无关, 不可攻, 治疗用理中汤加枳实, 是寒邪侵.

虚烦—烦者热也, 热郁于胸, 虚者没有夹杂有形之物就只是虚, 虚烦而不得眠, 心中懊憹, 坐卧不宁. 如果按之有有形之物, 则为实证, 是大陷胸汤证 )

结胸

结胸实热硬和痛,食欲不佳黄苔从,寸脉浮数关脉沉,太阳犯胸水热涌。

脏结

脏结虚寒结胸类,饮食如故下利亏,寸浮关沉细小紧,苔白脉滑难治回,

无阳勿攻无腑证,理中加枳温阳归。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恶寒发热头身痛, 喘而无汗表实宜,

去沫除烦先煎麻, 麻桂甘比三二一.

桂枝汤

桂枝汤恶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表虚有汗此为功,

项强葛麻喘杏扑, 抗炎解热痛痒松, 服前盖被喝热粥, 微微出汗遍体通.

五苓散

五苓散倍泽泻君, 白术桂枝猪茯苓, 太阳水热尿不利, 头痛微热渴欲饮.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桃黄君, 桂硝甘草破血行, 下焦蓄热经腹胀, 淤热互结狂扰心,

晨起空腹服微利, 活血化淤法则灵, 大柴胡汤合本方, 实性诸痛气血凝.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发烧主, 热聚胸隔虚烦堵, 心中懊憹卧不宁, 胆囊食道发炎苦.

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葶苈杏, 白蜜黄硝甘遂粉, 水热互结仰不伏, 项强有汗结胸痉.

大陷胸汤

大陷胸热痰水满, 大黄芒硝甘遂散, 剧痛拒按脉沉紧, 便秘烦燥渴气短.

五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心下热痞便不爽, 按之无物软不痛, 关上阳脉烦尿黄.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寒热痞, 芩连黄泡煎附子, 下寒怕冷出汗补, 上热心胃轻泻宜.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连芩, 呕泻干姜甘枣参, 寒热交结心下痞, 气滞食积无痛行.

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参干姜, 黄连芩夏枣甘尝, 水热互结痞食臭, 腹鸣下利散水强.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黄连芩, 干姜夏枣会人参, 寒热互结胃虚痞, 肠鸣呕烦降胃行.

四逆汤

四逆汤草附子姜, 亡阳虚脱急救方, 手足厥冷过肘膝, 腹痛吐利少阴伤,

大汗休克脉微绝, 心梗心衰抑郁良.

葛根汤

葛根麻黄桂枝用, 芍药甘草姜枣同, 项背强痛恶风主, 无汗表实解肌松,

先煎葛麻后诸药, 太阳阳明经证从, 恶寒发热头项强, 自利面赤额痛逢.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夏大黄, 芩芍枳实枣生姜, 少阳阳明合病烦, 寒热往来肋痛常,

心下痞痛呕不止, 利胆排石苔黄当。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少阳宗, 参夏甘芩姜枣同, 寒热往来肋痛疸, 口苦脉弦呕烦从,

胆胃不和兼扶正, 胃虚气逆苔白逢,柴胡桂枝合方用,太阳少阳两经功。

(方中柴胡量大,用半斤)

瓜蒂散

瓜蒂豉汁赤小豆, 痰涎宿食峻吐求, 胸痰痞硬呼吸差, 寸脉微浮余脉休,

丁麝葱解呕不止, 烦燥气冲上咽喉,

(吐法也是治太阳病的一个办法, 其代表方为瓜蒂散。若改散为汤则疗效更佳)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二味, 敛阴平肝血虚陪, 两足腓肠拘急痛, 筋脉痉挛难伸回.

抵当汤

抵当水蛭虻桃黄, 少腹硬满热如狂, 小便自利无湿热, 身黄沉结淤血亢,

虻蛭三十炒去脚, 同煎血下不再尝.

(热重于淤血的证用桃核承气汤. 淤血重于热的用抵当汤, 脉沉结. <内经> 淤血在下使人发狂,

淤血在上就使人善忘.)

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加附汤, 胸痹气短咳痛当, 阳虚畏寒夜卧甚, 脉沉弦缓舌淡详.

(桂枝汤去芍药, 再加附子. 如果脉促, 桂枝汤去芍药, 不加附子)

二《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

少阳主枢顺畅达, 口苦咽干目眩花, 寒热往来气热郁, 玄细沉紧肋痛发,

经证暴聋目赤痛, 腑证口苦呕烦加, 关脉浮大盗汗眠, 三阳合病少阳查,

少阳三禁汗吐下, 随证权变治勿差, 少阳欲解寅卯辰, 小柴胡汤主治佳.

(少阳病有三个特点: 1. 经证—耳聋, 目赤, 头痛, 治小柴胡汤. 2. 腑证—口苦, 心烦, 喜呕,

治小柴胡汤. 3. 三阳合病, 治在少阳—关脉浮大, 盗汗, 欲眠, 治从少阳, 治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少阳宗, 参夏甘芩姜枣同, 寒热往来肋痛疸, 口苦脉弦呕烦从,

胆胃不合兼扶正, 胃虚气逆苔白逢,柴胡桂枝合方用,太阳少阳两经功。

(方中柴胡量大用半斤)

三、阳明病证

阳明本性通温降, 燥热内结恶热伤, 四大热渴汗脉洪, 面赤苔黄里实亢,

邪热传里腑病同, 滑数沉实便秘常, 胃家腑实泻下主, 太阳正阳少阳襄,

太阳阳明脾约湿, 尿频便秘胃热当, 正阳阳明胃家实, 大承气汤峻下光,

少阳阳明大便难, 胃燥大柴胡汤尝, 麻子仁丸三承气, 大小柴胡白虎汤,

阳明热证上中下, 栀子豉汤清上强, 白虎清中猪苓下, 经证宜用葛根汤,

湿热黄疸有三证, 茵陈蒿汤里热防, 麻黄连翘赤豆表, 栀子柏皮一般黄,

阳明欲解申酉戌, 潮热汗出谵语狂.

(阳明病有五个特点: 1. 腑证为主—胃家实. 2. 经证—自利, 面赤额痛. 3. 三阳合病—太阳阳明, 正阳阳明, 少阳阳明. 4. 湿热黄疸证—是阳明热与太阴湿相结合, 影响胆汁排泄, 分三种情况: 之一,湿热在表, 脉浮, 头痛, 发冷发烧,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 之二, 湿热在里, 小便不利, 身黄如橘色, 腹微满, 热大于湿, 渴欲饮, 茵陈蒿汤治. 之三, 湿热在非表非里, 这是一般的黄疸证, 五心烦热, 下焦有热,苔黄, 胃口不好, 栀子柏皮汤治. 5. 热证—热证用清法, 热在上用栀子豉汤, 热在中用白虎汤, 热在下用猪苓汤.

正阳阳明---叫阳明的阳明, 是由阳明本身构成的”胃家实”, 也是火施阳明, 正阳火热是因, 凡和少阳, 太阳无关的都叫正阳阳明.

喜热饮, 病在少阴, 喜冷饮之病多在阳明,

阳明多实热证, 通字是六府的正治之法, 通阳的一个好办法是利小便--太阳腑膀胱..)

大承气汤

大承大黄硝枳扑, 阳明腑实拒按苦, 苔黄焦燥脉沉实, 痞满燥实峻下除.

小承气汤

小承大黄枳扑轻, 苔黄脉滑便燥宁, 里急后重痢疾初, 阳明腑实痞满清.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黄硝甘, 缓下燥实无痞满, 苔黄脉滑口齿痛, 恶热口渴便秘癍.

大柴胡汤(查看上面)

小柴胡汤 (查看上面)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 大黄枳扑杏芍妥, 胃强脾弱津难布, 尿频便秘胃热多.

白虎汤

白虎膏甘知母粳, 阳明气分大热紧, 四大热渴汗脉洪, 气津两伤加人参,

白虎加桂调营卫, 若加苍术祛湿行.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二味, 敛阴平肝血虚陪, 两足腿肚拘急痛, 筋脉痉挛难伸回.

栀子豉汤(查看上面)

葛根汤(查看上面)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栀子黄, 阳黄湿热黄疸方, 肝炎利胆转氨酶, 肋痛柴胡川楝襄,

湿多茯苓猪苓泽, 热重黄柏龙胆尝.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 杏仁大枣桑皮投, 脉浮头痛发烧冷, 湿热在表黄疸留,

蕁麻肾炎浑身痒, 利尿关节特效求.

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甘草使, 湿热黄疸非表里, 五心烦热胃口差, 下焦有热苔黄宜.

(非表非里黄疸, 也就是一般性黄疸。柏皮—黄柏皮)

四、太阴病证

太阴脏证脾阳虚, 呕吐不食胀痛腹, 自利益甚口不渴, 四逆理中虚阳补,

经证太阴中风取, 四肢痛甚烦脉浮, 桂枝汤用可发汗, 阳微阴涩脉转愈,

非寒非热阴阳堵, 腹满时痛脾脏苦, 外迫阳明实满痛, 肝脾气血不和入,

大便不下喜温按, 桂枝加芍两证服, 湿热证明脾阳旺, 暴烦下利去秽腐,

太阴欲解亥子丑, 阴极阳升病易除.

(太阴病有五个特点: 1. 经证—脉浮, 四肢烦痛, 治用桂枝汤. 2. 脏证—脾阳虚, 腹胀痛, 自利不渴,治用四逆辈, 理中汤. 3. 非寒非热证—阴阳不和, 腹满时痛, 治用桂枝加芍药汤. 4. 外迫阳明—腹痛胀满较重, 大实, 大满, 大痛, 不大便, 治用桂枝加芍药汤, 或加大黄汤. 5. 湿热证—阴经作解有下利, 有腐秽之物排出, 病转愈的征兆.

桂枝加芍两证服---非寒非热证和外迫阳明证两证都可用.

暴烦下利去秽腐—病将自愈

六经病中唯有太阴病不渴.)

四逆汤(查看上面)

桂枝汤(查看上面)

理中丸

理中姜参白术草, 脾胃阳虚多涎找, 吐利冷痛食欲差, 畏寒肢冷温按瞧.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药十八, 甘草姜枣同煎佳, 太阳病误陷太阴, 肝木乘脾气血差,

腹满时痛忙柔肝, 缓急止痛病不发.

五、少阴病证

少阴阳虚阴虚推, 但欲寐烦脉细微, 自利而渴欲吐无, 尿白可定阳虚亏,

黄连阿胶阴虚火, 猪苓汤治阴虚水, 亡阳汗出复吐利, 喉肿脉紧病已危,

大承气用三急下, 腹满秘痛咽干回, 咽痛甘草半夏散, 桔梗猪肤苦酒摧,

少阴欲解子丑寅, 阳虚四逆加减随.

(少阴病有三个特点: 1. 寒化证, 热化证--寒化证为阳虚, 多用四逆辈, 热化证为阴虚有热, 代表方为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有火, 猪苓汤治疗阴虚有水. 2. 咽痛—为少阴经证, 有五个方子. 3. 三个急下证—皆用大承气汤.

喜热饮, 病在少阴, 为少阴虚寒证, 四肢为诸阳之本, 手足若温则阳气仍在, 头为清阳之腑, 少阴经之病可以代表三阴经, 少阴病阳虚用四逆汤, 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鸡子黄, 芩芍泻心滋阴当, 心肾不交烦不卧, 舌红细数夜甚亢,

先煎去渣芩连芍, 胶入再投鸡子黄.

猪苓汤

猪苓泽苓胶滑石, 养阴利水清热宜, 阴虚热渴尿不利, 水热互结心烦急.

甘草汤

甘草汤用生甘草, 阴火上熏咽痛找, 少阴伏火热毒侵, 会阴肿痛浓煎消.

桔梗汤

桔梗汤加生甘草, 喉痹解毒咽肿消, 少阴虚火上犯喉, 舌红细数苔尿少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散及汤桂草, 米汤送服含咽少, 风寒客于少阴经, 喉肿痰涎重证瞧.

猪肤汤

猪肤一斤煎去渣, 米粉炒香白蜜加, 咽肿下利烦胸满, 润肺滋肾脾胃差.

苦酒汤

苦酒方醋夏蛋清, 咽喉生疮脓痛紧, 半夏切块入蛋壳, 蛋清拌醋三沸行,

热伤少阴声不出, 少少含咽痛再饮.

(苦酒是醋, 清酒是醪糟)

六、厥阴病证

厥阴寒热消渴要, 气上撞心热上焦, 中寒饥而不欲食, 吐蛔下利乌梅高,

干姜芩连人参汤, 重在苦降呕逆消, 麻黄升麻宣郁热, 寸脉沉迟余脉渺,

当归四逆血虚寒, 寒厥寒利四逆扫, 热厥滑数白虎汤, 湿热清法下法找,

热利下重白头翁, 口渴沉弦黄腻烧, 实利谵语小承气, 腹满胀痛黄苔瞧,

两阴交尽冬至复, 厥阴欲解丑寅卯.

(厥阴病有四个特点: 1. 寒热错杂. 2. 寒, 厥和热之对比, 孰多孰少. 3. 厥阴病讲究厥, 其中包括寒,热, 虚, 实, 三个厥: (1) 寒厥—四逆辈为主, 还有血虚寒厥, 用当归四逆汤. (2)热厥—白虎汤证, 脉滑, 如有湿热证侯出现则不能用白虎汤, 而要泻下. 即清法, 下法. (3). 寒热错杂之厥—乌梅丸证, 麻黄升麻证. 4. 下利, 分寒热, 阴阳, 虚实, 寒性下利用四逆辈, 热性下利用白头翁汤, 实利用小承气汤, 寒热错杂下利用麻黄升麻和乌梅丸.

厥阴病既有消渴的渴而欲饮, 又有饥而不欲食, 饮食一事, 食不食主要在脾胃, 欲不欲则主要在肝胆, 口渴大致可断定为厥阴病, 特别是渴而欲饮, 饮而能消者.

厥阴病有热就是真热, 非用泻药不可, 寒就是真寒, 非用附子, 四逆辈不可, 寒热错杂证则寒热兼而治之.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肝经的热都在血分, 血分有热者, 要长疮, 肝有病则疏泻

不利, 厥阴本身有火, 这是肝火, 三焦, 肝, 肾之火都叫相火, 属阴.

冬至复—冬至后一阳来复, 复卦)

乌梅丸

乌梅连辛桂姜柏, 附子当归椒参采, 上热下寒吐蛔烦, 清上温下久利排.

干姜芩连人参汤

干姜芩连人参汤, 饮食入口即吐当, 寒热错杂苦降主, 寒多可增人参姜.

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知母草, 白术桂枝玉竹芍, 芩姜天冬归苓膏, 阳郁厥逆宣发瞧,

咽肿下利唾脓血, 寸脉沉迟余脉渺.

(寸脉沉迟, 下部脉不至, 服药后要出汗, 汗出可解)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桂枝要, 辛芍通草甘大枣, 血虚肝寒手足冷, 脉微欲绝冻疮瞧.

白虎汤(查看上面)

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热血痢, 黄连黄柏会秦皮, 赤多白少脉弦数, 凉血解毒厥阴奇,

阴虚血热产后利, 再加草胶扶正宜.

小承气汤(查看上面)

最近,一旦办公室的空调罢工,全身上下又粘又酸又臭,只有洗个澡才觉得能勉强接受自己!可同样是洗澡,有的人冲个五六分钟搞定,有的人却非要搓出一堆泥才觉得洗干净了,殊不知夏天洗澡也有健康讲究!

1

洗澡时犯一个错,湿气会越来越重

有不少人洗澡时都习惯搓一搓,尤其是在大夏天里,总觉得搓泥越多越干净……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些灰白色的细长条澡泥主要来自于生理性污垢,是人体皮肤自然产生,分泌的代谢产物,包括老化脱落的细胞、汗液、皮脂等。

此外也有一定的外源性污垢,包括体表微生物、环境污物、各类化妆品或外用药物的残留,以颗粒状沉积在皮肤的表面。

很多人洗澡觉得搓得越多越干净,但其实这个观点是有待商榷的!

过度用力清洁皮肤污垢,会破坏皮肤角质层。尤其在夏天,我们常常会开着风扇和空调,这时候,湿气就会“乘虚而入”。

所以,搓澡别太用力,也别太频繁,否则体内的湿气会越来越重,也会降低皮肤抵抗力以及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总之,搓澡讲究个适可而止,最好隔几天搓一次,温柔一点,以皮肤不发红、不疼为宜。

2

洗澡不擦干,既爱感冒又加重湿气

大夏天里,有些人洗澡后,图省事和凉快,要么草草擦身体,甚至擦都懒得擦,干脆风干……特别某些男士!

其实,洗澡后经常不擦干身体,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被感冒盯上。身体经常湿哒哒的,还容易被湿邪入侵,加重体内湿气。

而且,私处本来就比较潮湿,如果你不擦干,不就让病菌们有机可乘吗!

所以,别偷懒,洗完澡一定要擦干。

那么,不好的洗澡习惯会加重湿气,而好的习惯能够去除湿气。

3

想赶跑湿气,洗澡时多搓这3处!

01 腋窝

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

经常搓一搓,不仅排湿气,还能疏导心经郁火。

02 肘窝

肘窝外侧的曲池穴,都是人体关键“排污口”。

03 腘(guo第二声)窝

腘窝中心的委中穴,也是人体的“排污口”。

方法:每周或隔周在肘窝、腘窝处连续揉搓5~10分钟。(打上沐浴露后再搓,这样能保护娇嫩的皮肤。老年人或孕妇以及其他行动不便人群请小心,谨防摔倒!)

4

这些时候最好别洗澡

但是不管天气怎么热,不管是凉水还是温水,这些时候最好别洗澡,想洗澡也忍着,否则易虚脱、晕厥!

01 满身大汗时

运动后、满身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要在心率恢复到平静状态后再洗澡,而且要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去洗澡,以免虚脱。

02 喝酒后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03 饱餐后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肤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04 劳动后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05 发烧时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十分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06 血压低时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07 饥饿时

饥饿时洗澡,可能会因为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多汗、体力不支的情况

总结提醒:

出汗多的季节,每天洗一次澡即可,最多也不要超过两次。

而为了保护皮肤油脂膜和有益菌群的完整,水温不宜太高,应与体温接近,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但最好也不要洗冷水澡。

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内,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过20分钟。时间过长,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心跳和血压上升,导致心脏负担增大。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阳病兼证
太阳病下纲要
伤寒论应该背诵下来的398条(101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伤寒论方证总汇
《伤寒论》六经病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