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成钢年度荐书:重读托克维尔、孟德斯鸠、米塞斯与哈耶克


推荐书籍:

  1.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2.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

  3.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 米塞斯《社会主义 : 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

  5.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辅助读物:

  1. 菲·邦纳罗蒂《为平等而密谋》

  2. 露丝·斯科尔《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过去七八年里,由于重要人物的推荐,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变得尤其引人注目。但是如何理解这本书,则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人们基于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但是大多数流行的解读,与托克维尔写这本书的原意没有多少关系, 因为他们忽略了托克维尔这本书围绕的基本问题:即十八末和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宪政改革面对的困境。

事实上,与《旧制度与大革命》紧密相联的是托克维尔早年更重要的著作即《美国民主制度》。那本巨著除了准确的历史记录和精辟的分析之外,充分表达了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称赞和想往,与他在大革命一书中对法国的批评形成鲜明对照。在这两本书中,托克维尔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民主XZ的制度以及寻找法国在建立民主XZ方面挫折的原因。他从对比的角度,分析法国建立XZ的困境,理解为什么会产生法国大革命,解释法国大革命的结果。

《美国民主制度》一书讨论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成功地建立了XZ,以及美国的XZ是如何运作的。非常重要的历史事实是,在美国制宪过程中,美国的“国父”们,除了继承从英国带来的立宪传统外,也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影响, 尤其是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历经27年对欧洲各国历史和制度的研究写成的巨著。其中最多被世人引用的成就是他概要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独立的XZ制度。而这来自于他在英国考察的三年,对英国的立宪制度的潜心研究和总结。专门就这个最重要部分来说,与其说这是理论,不如说是对英国实践的总结。这是自从英国建立了第一个近现代宪政制度以来,对这个制度的第一个全面的理论概要。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孟德斯鸠对美国立宪有直接的重大影响,但是对法国大革命没有产生主要影响。尤其在大革命的暴力中,他的思想完全被抛弃(直到几十年后法国的XZ改革者们才重新重视孟德斯鸠的理论)。为什么如此?这是托克维尔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

依靠对民主宪政制度理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透彻领悟,对民主宪政美国实践(《美国民主制度》)的详尽了解,在十九世纪中叶,托克维尔亲身投入了法国的宪政改革。他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但是,如同第一共和国被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复辟所摧毁,第二共和国也被路易波拿巴政变摧毁。托克维尔本人也因政治原因被捕。

与英美对比,为什么法国的宪政路程如此艰辛?历经失败后的托克维尔,在晚年集中力量为自己,也为法国,为世界推动宪政寻找答案。写下了《旧制度与大革命》。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大多数的分析集中在大革命之前的旧制度,以及旧制度对大革命和大革命之后制度造成的影响。他发现,法国十八世纪末宪政改革的失败,以及法国大革命造成的后果,基本上都来源于法国的旧制度,来源于大革命前一两百年旧制度的演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旧制度与大革命》忽略了法国大革命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即雅各宾专制和巴贝夫主义。

托克维尔(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

在法国大革命中产生的雅各宾专政(他们自称恐怖统治),以及在雅各宾专政时期产生的巴贝夫主义(平等密谋团体),对法国更对世界有重大影响。所谓的法国大革命,实际是18世纪末法国宪政改革失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总称。概要的看,有的史学家说宪政改革的失败是大革命的开始;也有的史学家说,是大革命结束了宪政改革。

在雅各宾政权建立的恐怖统治(Reign of Terror)中,最重要的是“公共安全委员会”和“革命法庭”。恐怖暴力是雅各宾政权的官方政策。此后,俄国布尔什维克系统学习了这个榜样,把用暴力清除政敌,作为建立和维持极权制的必要条件。罗伯斯比尔说,“恐怖暴力是正义的,...人民政府在革命時期的基础…是恐怖暴力…。”

在雅各宾专政被推翻之后,巴贝夫和他的同志者们,及其愤恨靠政变推翻雅各宾专政后建立的督政府。他们密谋建立一个彻底平等的新社会,在那里要废除一切特权(包括革命政府的特权),废除一切私有产权。这开创了密谋策划暴力行动,试图夺取政权推行共产主义的先河。巴贝夫在谋划武装政变失败后被处死。

有志深入理解深入了解法国大革命以及以上三部经典著作的精髓(而不只是某些章节的文字)的读者,可以阅读历史学家斯科尔著的《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这本书是围绕法国大革命,为雅各宾俱乐部领袖罗伯斯比尔写的传记。另外,作为历史文献,邦纳罗蒂著的《为平等而密谋》有很高的价值。邦纳罗蒂是巴贝夫的紧密伙伴和同党,作为同案犯一起被捕。这本书是邦纳罗蒂被释放后整理出版的记录巴贝夫主义和巴贝夫密谋的一手原始文献。

格拉克斯·巴贝夫(Gracchus Babeuf,1760年11月23日-1797年5月27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活动者和记者。

托克维尔在世时,没能见到继承巴贝夫的布朗基主义(巴黎公社领导人。列宁深受其影响),更没能见到巴贝夫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这个重大忽略,被米塞斯《社会主义 : 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所填补。他们与孟德斯鸠-托克维尔的立场相近。继承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思想,米塞斯和哈耶克的分析指出,私有产权与人的自由与平等不可分。剥夺了私有产权的社会,权力一定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一定不受制约,一定会侵犯人权,一定使人丧失自由。由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统治经济,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一定造成不平等。简而言之,为了自由和平等而消灭私有产权,一定适得其反。苏联东欧出现的问题见证了《社会主义 : 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和《通往奴役之路》中的预言。经济学者们也许乐于了解到,米塞斯和哈耶克是最早提出激励机制问题和信息问题的经济学家。他们的思想为机制设计理论、激励机制理论、信息理论、契约理论等经济学前沿领域奠定了基础。而事实上,诺奖得主赫尔维兹本人早年是哈耶克的学生、助手。

(本文是删节版。全文见网站版)

许成钢先生推荐图书


學人Schola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托克维尔的印记
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
托克维尔 | 大革命前的法国政府
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的历史事件]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意”百年———孟德斯鸠、严复与我们的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