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正把我们引向死亡,不过我们可以起来反抗



过去25年,世界互联网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生活的标配,我们使用它们的方式已经永远的改变了我们与他人和信息之间的关系。这伴随着很大的缺陷,一位专家说:我们似乎更少生活在现实世界,彼此也少了许多交流。

研究型心理学家及加州大学夺命戈斯山校区前心理部主席Larry Rosen的一项调查研究了通信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他与加州大学旧金山校区神经科学家Adam Gazzaley的新书《分散的思维:旧大脑生活在高科技世界》里,他调查了通信技术如何令我们难过,并更倾向于分心。Rosen说:真实的人类交流不仅仅是在屏幕上交流单词及图像,它还包括肢体语言、声调、情绪的展示、结论以及与令人一个人面对面的亲热。

 “我们不再交流了,只进行连接。”

分心发展到了新阶段

Rosen承认他是一名“极客”,他说他对技术的喜爱始于一次父母带他去加州大学电脑实验室,他们用点矩阵打印机打印了一幅米老鼠的图片,现在他的家里布满了可连接设备,能够在任何时候满足他的注意力。

他说:“我们总是有被吸引的倾向,那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一种适应性:我意思是,作为一个穴居人,如果你很容易被分散注意力,你就会死亡,问题是技术世界改变了一切,因为现在你有太多被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你口袋里就带着一个可以分散注意力的设备。

 “我们多少有点乐意被分心了,但我们不乐意更改我们的行为,我常常开玩笑似的将这描述为“巴甫洛夫的狗”——一种条件反射,我们甚至在研究中看到当你铃声响起时,心跳会加快,皮肤电反应增加,除非你有讲‘哦,我想我得离开下’的习惯,否则你会有立刻拿起手机的条件应激反应。”

 “坦白讲,这一现象始于美国在线:你有新邮件!我意思是就是类似的思维模式——告诉你有真正重要的事等着你,让你从正在做的任何事情上分心。”

Rosen说:现在,当被我们的设备分心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时,这个有点讨人厌的新玩意儿已经随处可见。


开车时编辑短信,最优秀的驾驶员也避免不了事故

自我接受的分心在现实世界已经产生了影响。例如,分心驾驶在恶性交通事故中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分心驾驶正杀死人类”Rosen说道,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分心驾驶——甚至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件——像名人死亡,他担心人们依旧认为开车时偷偷瞄一眼手机或者编辑个短信没有大碍。

他说:“很难让人们断了那样的念头。”


让你分心可产生巨大利润。

 

互联网娱乐号令标准普尔500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已经发现兜售娱乐可以产生利润,一些公司一直把我们引向互联网或者通讯设备,以此产生利润,自1990年世界上出现了互联网以来,这类公司市值突飞猛进,到了2007年,苹果公司又开发出了第一部iPhone

9月中旬,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埃克森美孚、强生、通用电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标准普尔500公司中占据最大市值前十名——意味着10家公司中有6家从事消费者通信技术。


什么是做许多事情都很糟糕的委婉表达?

过去20年推动最新技术繁盛的三个最大驱动是:email、手机和社交软件,他们解放了人类,增加效率,但也造成了我们可以多线程处理事务的错觉。

 “多线程”这个名字有点使用不当,因为这暗示我们能集中注意力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而事实上我们并不能,人类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所以,“多线程”仅仅是——耍盘子——一类称之为“任务切换”运动的详尽描述,做那些活动时,我们的注意力不停地在各种任务上来回切换。

Rosen说当他在对初中、高中及大学学生进行研究的时候,记录他们在正常情况下被要求处理一项任务的情况,他发现绩点较低的学生花费在任务上的时间比例较少,他们的学习安排、一天总的社交时间、任务偏好不停地切换,而不是选择一口气将分配的任务完成。


 

别将集中注意力跟Facebook弄混

一项研究显示浏览Facebook网页预示着较低的绩点,不论是仅仅访问了一次还是15次。在他的新书里写道:访问一次社交网络就足以预示较低的绩点。

Rosen说他将实验复制到学习上,要求参与者在家监视他们处理一项15分钟的任务,并设置好闹钟,每分钟提醒一次他们,记录下当前正在干什么。

 “我们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他们15分钟的学习仅维持了大概9分钟,每次学习持续3-4分钟,这对学习来讲远远不够。”

当参与者被问到没有学习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Rosen55%的人被交流或上网设备所干扰。

 “他们在想:我有Facebook账户,有Instagram账户,有Pinterest账户,还有Snapchat,三个Email账号,最好查看下他们”Rosen说道。

即使这些设备的通知声被关掉也于事无补,并不是铃声让你产生了条件反射,而是你头脑中内化的铃声产生了条件反射,是大脑的生物化学反应对你产生了作用。


如果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了,而你没有把他放在社交网络上

大部分的内部干扰与当设备在跟前引发的高度焦虑感相联系,那是一种普通的焦虑感——如果不上网你就不存在——一种高度概括的网络流行语“上图,否则就好像没发生过”现象。

人们不再活在当下,那就是分散注意力心理——分心意味着并没有活在当下,我们正看到人们越来越不擅长互动或者交流这改变了什么是活着的定义。

社交网络提高了人们占有时间、感受责任的筹码。


当他的手机和弦声响起时,他立刻想到了食物


甘愿成为那条听见铃声就流口水的狗

有这么多机会上网,而且又有那么多我们认识的人在上网,即使我们关掉了通知铃声也会担心错过了什么。

Rosen说:“那正是令我担心的——我们从里到外都会产生条件反射,我们大脑色生物化学成分正在误事。”

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焦虑,制定规则使我们平静下来,例如紧张的时候进行深呼吸,这就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我们可以控制焦虑的程度。担心错过了什么并想要查看信息是可以控制的,有意思的是我不确定人们有没有感觉到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你不尊重睡眠,睡眠就不尊重你

Rosen的研究显示上网设备也干扰了我们的睡眠质量,我们许多人睡觉时旁边都守着一部手机,要么睡前都会看下文章,要么用笔记本完成最后一点工作。上网设备发出的亮光会影响入睡的自然准备过程,有时直接无法入睡。

最令Rosen担心的是青少年平均每周亏欠12小时睡眠时间,连续缺少睡眠长久累积会造成疲劳,而这永远都弥补不了。这些对睡眠周期的影响会使得身体无法清理大脑思考产生的有害物质。

当你入睡后,脊髓会释放出多余的液体到大脑,以清理白天葡萄糖和氧气消耗所产生的副产品

Rosen说;“睡眠不好的话,就会滞留有毒物质,使人健忘。”


无聊?试试冥想吧


无聊的益处

我们也会用设备来打发无聊的时间,无论是排队等候,坐火车或者等朋友时。问题是,无聊时思维的必要状态。

Rosen说他有位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浏览5,10,15年前的人们又多么无聊的历史数据来观察是否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有任何联系。

 “我的直觉告诉我,现在的人类会更加感觉无聊,更加无法忍受无所事事。”

 “无聊很有意义,当你无聊的时候,大脑将激活的位置进行奇怪的连接接下来你就会进入漫无思绪、白日梦的状态,那个时候你的大脑将不同位置的信息聚集在一起,然后你就会出现‘嗯嗯嗯,就这样办!’或者非常有创意的时刻。”

 “我们需要无聊的时刻来让大脑做它最想要做的,把不同区域——旧记忆、新记忆、想法等点点滴滴联系在一起。把手机放你旁边看你能保持这种无聊的状态多久,其实挺不容易的。”

Rosen将那种状态比作冥想——练习者放任思绪在头脑中游移,并注意力放在当前时刻


拿走他们的手机看看会发生什么

 

技术戒除不起作用,但我们可以适应

解决焦虑及上网设备对我们的影响不是靠戒瘾,没有手机我们许多人就无法工作或者联系到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并且突然戒除的话,一旦戒除期一过通常会导致旧习惯复发,甚至因为担心戒除期间错过的内容而更加焦虑。

在他的书里面,Rosen建议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更好地平衡现实跟屏幕生活。

 “这很难,我们进展的很慢,不会很快就戒掉,那也是为什么我开始采用这些策略时有15分钟的间隔,不到15分钟不要查看你的邮箱,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你能适应为止,然后你就会意识到世界并没有倒塌,因为你没有7分钟内答复邮件,取而代之的是20分钟后才进行回复。”


一些与上网设备共处的策略

为了对抗分心,这里有几条Rosen在他的书里推荐的几条办法:

驾驶:开车的时候编辑短信或者查看邮件会让车祸的风险增加23倍,不论你认为你的驾驶技术有多么优秀。最简单的办法是关掉手机,同样也有一些APP——例如DriveOFFDriveMode——会在你行驶速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自动关掉邮件及短信。


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任务上:关掉手机提示音,告诉重要的联系人你会暂时无法联络,提前休息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重要的通知,不要利用休息时间又返回到手机上:适当的活动,做做白日梦,或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线下社交:Rosen提到最新的“手机堆”现象,人们出去吃饭或者喝酒的时候将手机放在桌子中间,如果谁先拿起手机就得负责买单。Rosen说:“我认为这是‘我想要活在线下,可是没有帮助我做不到’的觉醒。”

在家里创建通信盲区,或者建立跟面对面社交环境类似的边界。

睡眠:如果你是用手机放在枕边作为闹钟的话,就买个便宜点的闹钟吧,把手机放在不容易触到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把令人分心的上网设备请出卧室,使用APP,例如安卓手机上的“重要电话模式”或者iPhone里的“免打扰”“限定通话人”功能,可以在你休息时锁定非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及短信。


尝试这样不发图片的生活

 

在我们面前的通常是最重要的


“总体上讲,技术很神奇,但我们使用它们的方式并不神奇,我想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当我们聚焦的时候会更高产,不管做什么,既我们的学业、一篇我们要写的工作报道、与朋友的一次对话、看一场球赛等等任何事情。”

“经验是宝藏,你记得的越多,生活就越丰富多彩,如果你能不受通信技术干扰的学习,你就会取得成功。而我所看到的是我们正回避摆在眼前的事情转而投向手机的怀抱,这令我有些担忧,因为眼前的事通常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力下降会不会和手机有关
大脑碎片化:这些习惯让你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
科技让分心成为常态,让专心变成奢侈品,你也是这样吗?
被侵犯的注意力
《手机大脑》书评: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你的日常行为正在不自觉的摧毁你的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