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春典”

真正孤陋寡闻,长这么大才知道世上还有“春典”一说。前段时间看《读库》(0604),内有一篇《故人2002》,讲到一段对话——

A:您这活杵头子怎么挡呀?

B:老张家的活,挺念的。

A:咳,那可置不下杵。

B:一般都是均杵。

A:撅也得置呀。

B:那是。您看,中千儿?

A:行,回头有尖局再置呗。

这就是“春典”,说是“曲艺界的行话”,看着有点像禅宗的打机锋。我后来查了些资料,其实“春典”并不限于曲艺界;春典用于整个“江湖”,是旧时江湖各行业相互联系交流的一种特殊语言,亦即行话、隐语、切口,也就是所谓“江湖黑话”。这种黑话的交流,外人看来好像对暗号,《智取威虎山》中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差堪拟之。

我想可能会有专门介绍“春典”的书,准备买一本来了解一下。检索后,发现没有(没有发现)。大概是江湖人“宁舍一锭金,不给一句春”的约束起了作用吧,行话(隐语)不允许外传,因此没有专著流通。不过相关的文章还是零星发现了几篇,如1988年第7期《武林》杂志上有一篇《春典探微》,19909-10合刊的《华人世界》上有一篇《江湖春点海底黑话大揭秘》,辽宁文史资料第34辑《杂巴地旧忆》中有一篇《江湖艺人“春典”》,中华书局出版的《江湖丛谈》中也含有“江湖之春点”,等等;为了其中一篇文章,我只好把整本杂志买来。也好,每篇各有特色,可以互补:《春典探微》比较简单,是综合性的介绍;《江湖艺人“春典”》,列举了较多的隐语;《江湖春点海底黑话大揭秘》,是作者对本人相关经历的现身说法。《江湖丛谈》则比较全面,不仅讲春典,而是融春点于全书中。

从上述文章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春典”有的人也叫“春点”。传说“春典”是江湖人从读书人的字典引用来的,那么典、点混用(还有叫“唇典”的),对这一说法的支持力度是不足的。另一种说法倒是很有可能:最早的江湖行话分南北两派,南方行话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和“北典”各不相同,南北两派之间没法沟通;后来经几辈江湖首领的努力,才将“南春”和“北典”统一起来,统称为“春典”。春典起源于何时,无考。有说源于宋朝,春典也叫“徽宗语”,说是徽、钦二帝被北国虏去,君臣内部说话,为了不让北国人听懂,便说起了暗语。说起源于明、清,那当然更靠谱一些。传说有三兄弟浪迹江湖,一为护院,一当镖师,一入绿林;三人商定暗语为内挂、响挂、朋友,后来不断补充,世代相传,发展成江湖行话“春典”。

“春典”有什么用?闯江湖不会春典几乎寸步难行,“不懂江湖话,举目无亲朋”;而能说春典,江湖内便是一家人了,做艺、吃饭、盘缠,都可以相互资助。著名的马三立故事便是最好的例子。马三立年轻时离开天津去山东济南演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到济南已经身无分文。他便想去找个地方卖艺赚钱,向人打听,知道南岗子市场是一个卖艺的好地方,不过到了之后发现这里卖艺的地方已经被占满了。马三立在市场里转,看见一个变戏法的,等到他演完收钱后,便上前说:“辛苦辛苦!我从天津来,是团春的,这几天念啃,您能否赏个穴?”变戏法的一听是同行,立即满口答应,把场子让出来让马三立演。马三立跟着变戏法的一起演出了十几天,在济南立住了脚。

春典的另一大作用,是在别人不知情时用行话提醒同行。比如场上的艺人在台上表演,该接他场的人未到,怎么办?“掌穴”的就会叫表演的艺人“嗨点使”或是“马后”,就是让艺人放开使活,演得长一点。如“掌穴”的说“蹶着点”或是“马前”,意思就是可以少说一点段子中不必要的情节,缩短演出的时间。

据说马桂元(马三立的大哥)有一次在棚子里说相声,他徒弟冯宝华从外面进来:“师父,外面下雨了。”一句话,观众全跑了。按理,这时他应该说句春典:“摆金(下雨了),着点(快点完事)。”有一次杨少奎撂地说相声,忽然发现人群里有小偷,如果他大喊一声有贼,观众肯定立刻“开闸”(全跑);这时杨少奎用了一个江湖的办法,他说着相声,忽然加进一句“老荣,杵门子了”,提醒小偷,让他收手。小偷也属于江湖人,懂春典,于是立即收手。

还见过一例,原天津曲艺团团长孙福海小时候出去演出,偶然拉肚子,团里有个变魔术的老年人拉着他到街上买药,路遇一个药摊,魔术师和摊主互道辛苦之后,就让对方拿药,说“要尖的,不要腥的”,对方立刻明白,白送了一包药,吃了就好。(如果不说春典,非但不会白送,还可能会给假药)

江湖上的春典,当然也会用于串通骗人,《江湖春点海底黑话大揭秘》一文中多有列举。但该文中说,《阿宝篇》的“引言”就把被骗归咎于受骗者自己,而并非“做阿宝”者的罪过:贪者必贫,君子引为大戒,佛门亦以为五戒之首,故做阿宝咎不在“相”而在“一”。还有:贪官者,民贼也;奸商者,民蠹也;豪强者,民之虎狼也;……不义之财,人人皆得而取之,故曰做阿宝者非“千”也,顺天之罚而已。此外,江湖文化“盗亦有道”,骗人也要有原则性:博观而约取,取之不竭其力,不伤其根,上顺天理,下快人心;若竭“一”之力,伤“一”之“丙”(性命),取非不义之财,“鸣鼓而攻之可也”。至于欺骗的实例,我这里不转述。

江湖行当通常分“风” “马”“”“四大门和”“”“”“”“”“” “”“八小门。风、马、雁、雀四大门统属于骗术门,大致而分(有不同说法):风(或蜂)指一群人蜂拥而至,协同行骗,速战速决;马(或作麻)指单枪匹马的个人行骗;雁(或燕,也作颜)指以女色为诱饵进行行骗;雀(或作缺)是一帮人花钱买官缺,然后大捞一笔。八小门通常指江湖八种职业:金(算卦相面)、皮(卖药)、彩(变戏法)、挂(练武卖艺)、评(说评书)、团(圌,说相声)、调(行骗、偷窃)、柳(唱大鼓曲)。江湖之人不论是哪行,先得学会了春典,才能够吃生意饭。从前江湖人将一句春点看得比一锭金子还重,外行人一句也不知道,如今因为流行日久,有些“半开眼”的人,也能在各种场合调几句江湖侃儿(普通流行的);至于江湖各行隐语,外行还是不知道。

春典用语是怎么定出来的,基本上看不出究竟,如数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作柳月汪泽中申星张艾车(ju),除“中”对“五”还有迹可寻外,其余皆难释所云。(会不会是以哪里的方言为基础改造?)当然个别的蛛丝马迹还是能发现一点,如有几个姓,张(弓长子蔓)、胡(古月子蔓)、董(千里草蔓)等比较简单,孙(行者蔓)、孔(圣人蔓)、康(谷皮蔓)等也容易理解,但多数如赵(灯笼子蔓)、李(操手子蔓)、白(有红氏蔓)姓氏及其他如东叫“倒”、西叫“切”、南叫“阳”、北叫“密”、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之类,就不知所自了。

老江湖人使用春典是为了做买卖挣钱,皆恶不分场合“团春”调侃儿;有些刚入行的江湖人,学了几句春典到处乱侃,江湖老前辈是很为不满的。《江湖丛谈》里有一个小故事,说两个生意人住店,有一天用春典对话,店员听了以为是做贼的;偏巧那夜店里丢了东西,伙计便告诉了掌柜,掌柜则报告了县官。县官恰是老江湖出身,问清原因,让手下人打了他们一顿;两人认为自己清白无罪,县官用春典警告他们,绝不该当着空子乱团春,谁让你们在外人面前说春典的?该打。

我连“半开眼”的人也算不上,闭嘴吧,免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听不懂的相声“黑话”
旧社会闯码头的人说江湖黑话,究竟是起什么作用?
古今江湖黑话大全
想在古代江湖上混,这些黑话你懂不懂?
扒一扒江湖黑话隐语的龙门阵:炮哥堂子深哟
江湖上那点事儿·春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