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a—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
Ma—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方法

现在比较流行的移动平均线是5天、10天、20天、30天均线,但是我们通过电脑测试,不论怎样组合,其成功率都在40%以下,使用这样的技术能不赔钱吗?其实很少有人知道,比较实用的移动平均线是63天均线和240天均线和450天均线。

240天均线的用法:如果我们判断长期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就看价格是不是居于240天均线的上方,如果整根K线都向上超越240天均线并且连续6天以上都在240天均线上方,这是股票可能已进入长期上升趋势的信号,但是此时不要马上买股票,而是要等价格回落至接近240天均线时再考虑能否买入,这时需要要看一下相对强弱指标,如果相对强弱指标刚刚死叉或即将死叉则不要买,再看一下趋势向导指标,若趋势向导指标刚由画红柱变为画绿柱或即将由画红柱变为画绿柱,也不要买;等到趋势向导指标绿柱往短画或红柱往长画,才可以买;如果再结合下一段所讲的240天均线斜率分析法分析,效果会更好;如果K线向下跌破240天均线后,10日内又返回到240天均线上方,也构成买入信号(需要结合分析240天均线斜率的分析、同时要求成交量连续放大)。买入后,根据你的个性选则六种常用卖出方法中的卖点卖点卖点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卖出信号。

: 如果上证指数整根K线都向上超越240天均线并且连续6天以上都在240天均线上方,这是股票市场进入牛市的确认信号,如果上证指数整根K线都向下跌破240天均线并且连续6天以上都在240天均线下方,这是股票市场进入熊市的确认信号。

240天均线斜率分析法:我们可跟据240天均线的斜率判断长期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240天均线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之后转向水平发展或开始下降,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可能进入长期下降趋势的信号,如果240天均线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之后转向水平发展或开始上升,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可能进入长期上升趋势的信号。

450天均线的用法:450天均线的用法跟240天均线的用法类似,它可以辨别更长期的趋势,而且虚假信号及拉锯现象更少, 如果整根K线都向上超越450天均线并且连续9天以上都在450天均线上方,这是股票可能已进入长期上升趋势的信号,此后一段时间内,其它指标发出的买入信号可信度会更高一些。

63天均线用法:如果我们判断市场正处于中期的上升趋势中,就看价格是不是居于63天均线的上方,当整根K线都向上超越63天均线并且连续3天以上都在63天均线上方,就构成看涨的信号,但是这时不要马上买股票,而是要等价格回落至接近63天均线时再考率能否买,这时需要要看一下相对强弱指标,如果相对强弱指标刚刚死叉或即将死叉则不要买,再看一下趋势向导指标,若趋势向导指标刚由画红柱变为画绿柱或即将由画红柱变为画绿柱,也不要买;等到趋势向导指标绿柱往短画或红柱往长画,才可以买;同时最好要求“240天均线斜率分析也看涨;如果K线向下跌破63天均线后,5日内又返回到63天均线上方,也构成买入信号(需要结合分析240天均线斜率的分析、同时要求成交量连续放大)。买入后,根据你的个性选则《六种常用卖出方法》中的卖点卖点卖点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卖出信号。注:63天均线的实用性不如240天均线,63天均线适于短线操做,快进快出。

金叉和死叉的用法:我们另外也可用移动平均线的金叉与死叉来作为买卖信号,通过计算机测试,以下的均线交叉信号的使用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一、190天均线由下向上穿越440天均线;二、195天均线由下向上穿越350天均线;三、35天均线由下向上穿越320天均线;四、80天均线由下向上穿越160天均线。发生以上任意一种金叉都可以采用,但是需配和以下技术分析,首先看一下趋势向导指标,若趋势向导指标刚由画红柱变为画绿柱,或即将由画红柱变为画绿柱,则不要买;若趋势向导指标绿柱正往短画或红柱正往长画,则可以考率买;再大致看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平均成交量是不是有所放大,若有放量趋势,买入成功率会略高一些。买入后,可选则卖点卖点卖点中的任意一种做卖出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什么是均线斜率, 均线斜率有哪些排列方式?
短线情报局: 一位资深操盘手分享:短线只用一个均线指标,让庄家无可获利! 均线的法则 美国投资专家葛...
MACD指标为什么会出现顶背离?有什么市场含义
睡前学炒股系列-15常用技术指标简介
判断盘整结束最好的指标工具--布林线BOLL指标详解
EXP-MA指标讲解(EM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