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章评论

(一)循序渐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高考物理文理基础科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

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我认为必须引导学生坚持“循序渐进”这个原则。即是按课文的章节顺序,稳扎稳打。具体操作:①对每节课文坚持认真阅读,及时消化,理出要点;②独立完成相应的巩固作业,检查自己对所涉及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程度;③每章结束,可借助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出本章知识线索;④每逢大型考试(如佛山一模、广州一模、佛山二模),再将知识回头联系。以上各项如能持之以恒,则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定会有相当的收益。

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后,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即形成基本技能。学生只有把能力培养好了,在考试中见到新问题时才有办法解决。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包含了三个方面要素:一是要有广泛扎实的知识基础;二是要善于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三是掌握新知识对进一步的学习或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的意义。据此,在高考物理文理基础科复习中,我注重从如下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1。培养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来自对客观物理现象或事实的抽象与概括。如力的概念是从物体相互作用造成物体运动改变的许多现象中概括出来的,要让学生理解力的知识,首先就应培养学生对这些事实或现象有准确的了解,知道该项知识所依据的基本现象或事实是什么,从这些事实或现象中如何得出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任何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有两方面含义:定性含义和定量关系复习时,必须告诉学生从定性含义,定量关系,物理实质,决定因素等方面去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3。培养学生理解物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物理知识体系中,有的知识处于核心位置,是关键和支柱,从这些知识出发可导出另一些知识。如高中力学知识的核心是牛顿定律,其基础是惯性、力、加速度等概念,它们从实验总结出来。从这一核心出发,可导出功、机械能等概念和机械能守恒等规律。复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弄清所学知识中,哪些是核心知识和从属知识,它们间有何联系。弄清各项知识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使思维条理化,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能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学会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及时纠正错误。人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是通过与人脑中原有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往往会产生歧变,即新知识的一些含义丢掉了,一些知识本身没有的含义却附加上去。如有些学生将“摩擦力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错误地引伸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怎样才能减少以至消除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呢?最好的办法是对同一问题设置多个不同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去作鉴别。如关于惯性可设置下列物理情景让学生判断其正误: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匀速或静止)的性质。②一切物体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③惯性由质量量度,与物体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所在位置无关。④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⑤物体在加速时比减速时惯性大。⑥物体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大。⑦物体只有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这样通过在新的情境中进行鉴别,从多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通过专题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在对基础知识理解基本到位的前提下,采用分类、对比的方法,设置如下六个专题进行复习,1文字概念题(要求识记了解)2、简单分析推理题(要求理解应用)3、简单计算题(要求理解应用)4、物理图象题(要求理解应用)5、物理实验题(要求理解应用)6、物理学史实(要求识记了解)。通过专题复习,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对“物理图象” 初学时一般只能就事论事,学的是一个个图线的某个方面的意义。复习时若还是机械重复一次,认识必然还是支离破碎,不能提高认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个“物理图象”的专题,综合一下已有的对图线的各项认识,就能从图线的涵义、截距、斜率、走向、覆盖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线的物理涵义。这样,对图象的认识、解释、翻译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重视对物理思想方法的小结提高。

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物理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对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静力学、动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此外,在讲课中,要讲清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物理量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价值的东西。

三、高考复习的教训和培养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高考复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培养能力要逐步提高,

而不能一气呵成。逐步提高大概有这么几步:

    要能理解、领悟。不理解就很难形成概念,也就无法运用。模仿性操作。比如作练习题就主要是模仿性操作,练习题不是随意出几个题就完成了任务。做练习是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复习选题时,要认真地考虑培养能力的问题。独立操作。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也就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情景中去。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当然这个新情景中的问题必须是用学生学过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创造性操作。这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如果达到了这一点,那么能力就算培养起来了。

2.高考复习中,能力培养应当始终坚持不懈,符合学生实际,提出适当要求。不

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培养能力既要有步骤、有重点,又要一贯坚持,逐步提高要求。在每一个阶段,要求要适当,不要过高。如果教师要求过急,总希望在某个阶段就把学生所有的能力培养好,这是不现实的,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3.培养能力也要注意因材施教,高考复习宜采用分层达标教学模式。

能力的形成与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关,有的学生在这个能力上成长快些,有的学生在别的能力上成长快些,要注意这个差异。如果传授知识要注意因材施教,培养能力就更要注意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不管教师工作得多么有成效,群体教学在课堂或学期的每一阶段都会产生误差”。由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课堂教学只统一按中上学生水平要求授课,那么中下学生就难于接受,无法理解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高考复习中,必须根据学生个人素质、学习成绩,实施因材施教。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采用分层次目标教学。每复习一块内容,都要依据《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低起点的系列训练题。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强化训练。做到精讲巧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起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沿波而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高层次目标要求。这样做才有可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成绩。

4.对“应付高考”还要避免:让学生大量做题,滥做难题,搞“题海战术”。这是一种片面的做法,目的是想提高高考分数。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忽视了打好基础。违反了学习规律,结果是降低了教学质量,高考分数也未能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考物理寒假复习攻略:分三个阶段更专业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参考系列——关于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一卷24题
从2005年高考题的错解引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初三物理复习从三个阶段入手
高二物理知识点,最全面最集中的重点知识,...
★★★高三物理总复习第一轮精品学案goo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