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综合实践活动“四维”目标看劳动教育


来源 | 《实践基地课程平台》

栏目 | 特别关注

导语


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被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是学校劳动育人的专门课程之一。

文章1604字,阅读预计5分钟

1
价值体认:以“亲历实践”促进劳动价值观形成

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立足点,劳动教育首先要解决认知、态度及情感问题。当前,青少年群体中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的现象屡有存在。价值体认的目标体现的是“亲历实践”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将劳动价值观嵌入价值体认目标,需要在学生开展服务活动、日常生活劳动、职业体验活动等亲历实践中,引导他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价值体认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运用好综合实践这种“动”起来的劳动教育形式,促使学生完成个人生命的价值建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
责任担当:以社会责任引领“日常劳动”习惯
劳动不仅是态度,也是责任和习惯,这就需要破解将劳动当作“学校要求我才做”“有时间我才做”的额外事的现实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责任担当目标,便有引导学生将劳动作为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要求。

责任担当旨在培养学生“围绕日常生活开展服务活动,能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在责任担当中落实劳动教育目标,即把开展劳动当作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助做,集体的事情争着做”,并一以贯之,是劳动责任、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培养的关键所在。


3
创意物化: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

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也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创意物化目标的达成,与劳动精神和态度培养高度相关。创意物化目标指“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一目标的载体是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生产劳动或模拟生产劳动互动,如各类职业体验活动、设计制作活动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常见活动形式都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定岗位上经历劳动过程。学生参与各类手工制作、陶艺、木工、家电使用、绳结、模型设计等设计制作项目,是学习并运用劳动技能的过程。学生参加各类军训、学工、学农、职业岗位体验等活动,是体会职业劳动的艰辛、感受各行各业职业精神的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岗位体验中融入大胆想象,体现创新创意,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劳动体验,同时感受并传承坚守执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4
问题解决:在“手脑并用”中激发劳动智慧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的劳动对接并运用知识。这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问题解决目标指向一致。

问题解决目标要求学生能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在开展劳动时强化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通过“研中学”“做中研”的方式,结合学科知识,重视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运用智慧、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劳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点答疑丨什么是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关系?
“三主两辅”: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样态
劳动教育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
第十五讲:形成劳动价值观,养成劳动新素养
实现红色教育课程化
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