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沪语悦读】里弄生产组(上)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里弄生产组

作者:陈永生

沪语改写:冯济民

诵读:王维杰

文字修正:丁迪蒙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时长6分16秒。

我是上海六八届高中生,1969年春天到外地插队落户七年多,76年夏天病退回来。因为我73年底勒外地胃做手术,切脱五分之四。

当年知青回城,除脱少数有机会顶替爷娘之外,一般侪由当地街道安排进街道里弄生产组,简称生产组。可能三因为我是老三届高中,又是重点中学毕业个,所以呒沒拨分配到下头“生产组”,而是留勒街道机关,勒“集体事业联合管理组”,简称联管组工作。当然,编制仍旧算是生产组个。

(上海里弄生产组)

阿拉是徐汇区漕溪北路街道,简称漕北街道。伊北起徐家汇、肇嘉浜路,南到中山西路、龙华,西面从宜山路开始,东面到宛平南路,地方大、人口多。街道办事处就勒漕溪北路浪,面对区政府。

我勒街道机关个辰光勿长,总共只有一年半,但调过几个岗位,做过勿少工作,接触人蛮多。先勒街道图书馆,勿久调到联管组,做过会计、人事、后勤,参加过工作组,基层蹲点也去过,最后,借到街道政宣组,再创办职工学堂,教师、教务侪是一家头兼。所以对生产组,我还是比较熟悉个。

当然,上海个生产组也勒发展变化个,我现在写个只不过是我勒“生产组”个搿段辰光,上世纪70年代后半期。

(上海里弄生产组一般都在“幺贰角落”)

一、体制性质

上海闲话当中个“生产组”,是比较特殊个名词,有两只含义,狭义搭广义。

从狭义讲,顾名思义,伊是从事简单生产劳动个组织。具体讲,就是以里弄居民为成员,承接工厂个一眼外加工生活。所以,“生产组”也叫“里弄加工组”,受居委会个领导。至于街道统一管理,是后首来个事体了。

从广义讲,到后来伊又是上海个一种生产体制,属于小集体。伊是当地街道管理个、从事生产、经营等项目个单位,就是所谓个“街道集体事业”。

(上海里弄生产组一般都在“幺贰角落”)

用当时闲话讲,“集体事业”分两块:“生产”搭“生活”。前者从事加工生产,比方各种小厂,是正宗个里弄生产组;后者从事生活服务,比方服务站、幼儿园、饮食店、房修队等。还有,“人民防空指挥部”勒各街道个基层单位,也属于“生产组”性质。

当时个上海,有三种所有制,全民、大集体、小集体,由于还呒沒个体户,所以“生产组”是勒顶下头个。

(里弄服务站,见许国璋《英语》插图)

 二、 业务情况

先讲“生产”一路。一般侪是为正规工厂加工眼简单个零部件,所以,名称当中个业务部分也搭主体工厂相同或者相似。因为伊最早属于里弄,所以名称一般侪是“居委会+业务+组”。

下头是阿拉街道个一眼例子:

紫阳手帕组→汉阳手帕厂,汇站螺丝组→星光螺丝厂,漕北机绣组→景福针织厂,庄家宅喇叭组→交通电器厂,北赵巷皂粉组→固本肥皂厂,龙山锁组→四新锁厂,南赵巷皮鞋组→宝屐皮鞋厂,鲁浦缝纫组→上海皮鞋厂等。

从区域范围看,生产组接个业务侪是附近工厂个,因为涉及到运输,生产组大多侪勒弄堂里,属于“幺二角落”,汽车开勿进去,侪要靠“黄鱼车”个,搿就需要对口工厂靠得近,越近越方便。当然,也有远个,比方潘家宅胶木组→上海胶木厂、汇南电容组→复旦电容器厂,天钥五金组→上海工具厂,搿个就要辛苦运输工人了,侪是靠踏“黄鱼车”运输个。

(恢复高考时的图书馆)

从产品内容看,生产组加工个一般侪是眼单一、简易个产品,呒沒啥个技术含量,用现在闲话讲,属于密集型个人工劳动。当然,伊也是勒发展变化当中个,我进去个辰光,有眼生产组也有小型机床设备搭相应个技术工人,有少数个还好有自家独立个产品。当然,搿个也搭大量年轻人进入有关。伊拉有文化、有技术。所以,我进去个辰光,名称侪已经改为“XX厂”了。

“生活”一路阿拉街道也勿少。服务站有“裕德”、“沈家宅”等以居委会冠名个,伊拉从事修补、裁缝、洗衣、理发等业务。幼儿园有三乐、潘家宅、天钥、鲁浦咾啥。饮食呢,有南海饭店、天钥食堂等。另外还有房修队、砖窑场等单位。

(未完待续)

普通话:

里弄生产组

陈永生

我是上海高中六八届,1969年春到外地插队落户,七年多,于1976年夏病退回城,因为我于1973年底在外地做了胃切除手术,五分之四。

那年头知青回城,除了少数有机会顶替父母外,一般都由当地街道安排,进其下属的里弄生产组(简称“生产组”)。

可能由于我是老高中生,又是重点中学毕业的,所以沒被分配到下面从事生产的“生产组”,而是留在街道机关,在“集体事业联合管理组”(简称“联管组”)工作,当然,编制仍算是“生产组”。

我们是徐汇区漕溪北路街道(简称“漕北街道”)。它北起徐家汇、肇嘉浜路,南至中山西路、龙华,西始宜山路,东至宛平南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街道办事处就在漕溪北路上,面对区政府。

我在街道机关的时间不长,前后总共才一年半,但换过几个岗位,做过不少工作,接触过不少人。

我先在街道图书馆,而不久便调到“联管组”,当过会计,搞过人事,干过后勤,参加过“工作组”,下过基层“蹲点”,最后借到街道政宣组,创办职工学校,教师教务都由我一人兼。

所以说,我对“生产组”还是比较熟悉的。

当然,上海的“生产组”也是在发展变化中的,所以,我写的只是我在“生产组”的那段岁月,即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后半期。

一、体制性质

上海话中的“生产组”,是个比较特殊的名词,它有两个含义,即狭义的与广义的。

从狭义上讲,它是一个从事简单生产劳动的组织,即顾名思义。具体说,它就是以里弄居民为成员,承接工厂的一些外加工业务,所以,“生产组”的全名为“里弄生产组”,也叫“里弄加工组”,它受居委会的领导,至于街道统一管理,那是后来的事。

从广义上讲,“生产组”到后来又是上海的一种体制,属“小集体”。它是当地街道所管理的那些从事生产、经营等项目的单位,即所谓的“街道集体事业”。

(正是由于如此,故在本文中,对广义上的“生产组”一词,打上“双引号”,以示与狭义的区别)。

用当时的话说,“集体事业”分两大块:“生产”与“生活”。

前者从事加工生产,如各种小厂等,即正宗的里弄生产组;后者从事生活服务,如服务站、幼儿园、饮食店、房修队等。

还有,“人防”(“人民防空指挥部”在各街道的基层单位),也属“生产组”性质。

当时的上海,有三种所有制,全民、大集体、小集体,正是由于还沒有个体户,所以,“生产组”为下者。

二、 业务情况

先说“生产”一路。

“生产”一路的生产组,一般都是为正规工厂加工一些简单的零部件,所以,它名称中的业务部分也与主体工厂相同或相似。也正是由于它最早隶属于里弄,所以,它的名称一般都是“居委会+业务+组”。

下面是我们街道的一些例子:

紫阳手帕组→汉阳手帕厂,汇站螺丝组→星光螺丝厂,漕北机绣组→景福针织厂,庄家宅喇叭组→交通电器厂,北赵巷皂粉组→固本肥皂厂,龙山锁组→四新锁厂,南赵巷皮鞋组→宝屐皮鞋厂,鲁浦缝纫组→上海皮鞋厂等。

从区域范围上看,生产组所接的业务一般都是附近工厂的,因这涉及到一个运输问题,生产组大多都在弄堂小巷里,“幺贰角落”,汽车开不进去,全靠“黄鱼车”(上海的一种人力货车),这样,就需要对口的工厂靠近,越近越方便。

当然,也有较远的,如潘家宅胶木组→上海胶木厂、汇南电容组→复旦电容器厂,天钥五金组→上海工具厂,等等,这就辛苦了运输工人,因为他们是踏“黄鱼车”的。

从产品内容上看,生产组加工的一般都是些比较单一简易的产品,沒什么技术含量,用现在的话说,即密集型的人工劳动。

当然,它也是在发展变化中的,到了我进去的年代,一些生产组也有了些小型的机床设备及相应的技术工人,更有少数的还能有自己独立的产品。无疑,这也与大量年轻人的进入有关,他们有文化、有技术。

所以,我进生产组时,名称“XX组”都已改为“XX厂”了。

再说“生活”一路,我们街道也有不少。

服务站:有以“裕德”、“沈家宅”等以居委会冠名的,它们从事修补、裁缝、洗衣、理发等业务。

幼儿园:有三乐、潘家宅、天钥、鲁浦等。

饮食:有南海饭店、天钥食堂等。

另外,还有房修队、砖窑场等单位。

(未完待续)

来源:“吳越小豬”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里弄生产组与小工厂
黄浦报 里弄生产组
顺昌路老美校旧址寻觅&周围点滴
画说闸北|当年光华坊的居民这样解决“就业难”
78年上海居委会的大妈,感觉好亲切
弄堂里厢那点事(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