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的格局》:你知道这个高效学习的方法吗?
userphoto

2022.07.01 安徽

关注

V:qfq1199

备注“公众号”

*
前言
《学习的格局》第二章提到:《认知天性》这本书里,全球11位前沿认知心理学家为学习的本质做了一个定义--就是解决好知识链和记忆节的关系。

作者黄静洁老师的诠释是:知识链,是考验学习者把学习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条和信息网络的能力,而记忆节就像在知识的链条或信息的网络上,打牢一个个属于自己的记忆烙印,来帮助每个学习者快速地检索和准确地提取所学的内容。

所以从学习功能来看,记忆就是对知识和信息的调取和运用,只有那些被学习者形成了知识链和记忆节的学习内容,才可以在大脑中更有效的提取和运用,而那些没有形成知识链或信息网络的学习内容,会变成零散的浅层记忆,不容易被随时提取和利用。

秋叶大叔形象地把这种没有形成知识链的学习者称为松鼠型学习者,把形成知识链的学习者称为蜜蜂型学习者。

蜂群的习惯是在采蜜前先把蜂巢的框架搭好,然后努力采蜜、消化、分泌蜜蜡,一点点把蜂巢的框架完善,这样蜂巢越来越完善,可以容纳越来越多的蜜蜂,(也可以理解为新的知识)。

熟悉蜂巢结构以后,每只蜜蜂都很容易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蜂群再大也不会乱,直到一个蜂群足够大了,这就好比一门知识掌握得足够多了,蜂群会自然分化出一个新的蜂群,带着一整套模式去建一个新的蜂巢。

当我们学通了一门学问或者技能,我们就可以像新蜂群建新巢一样很快复制到其他学问和技能学习中去,越学越快。

松鼠的习惯是在冬天来临前到处捡松塔。它们看到松塔就去搬,然后放在自己觉得还比较安全的树洞里,放了很多,冬天来临时,很多松鼠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把松塔储存在哪里了?只能吃到离自己最近的几个树洞的存粮,关键是到了第二年,松鼠又要把找松塔,存松塔的游戏再玩儿一遍,永远是在低水平上重复。

可爱的松鼠,天天都在努力,但是每一年都在重复一件事,每年都要从零开始。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在网上买了很多课,也收藏了很多好文章,仿佛这样做了,自己的压力就会小一点,这多像松鼠,怕冬天粮食不够,每个松塔都想储备起来,可是我们的大脑根本记不住这么多碎片化的知识,我们样样都存了一点,用的时候反而记不起它们,一片茫然。

所以我们要学蜜蜂,先从简单基础的东西开始搭建框架,理清自己的学习路径,一点点积累,一次实现一个小目标,一年一年积累下来,收获肯定是很可观的。

那么,在成为学习高手前,要先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对自己学习的方向没有信心,就会在选择方向这个事情上反复纠结,迟迟不能进入学习模式。所以就像蜂群搭建蜂巢,要先选定位置,再开始搭建一样,蜜蜂型学习者在做事之前能够快速选定自己的目标之后,所有的努力都围绕目标展开。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蜜蜂型学习者都会先想好接下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们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能够根据轻重缓急分配不同的时间,而不是想起什么做什么。

那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需要心中有一个学习地图,知道这个领域有哪些内容要学习,要具备哪些能力。为什么人喜欢玩游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游戏都有既定的路线图。只要完成固定任务就可以进入下一关,然后继续打怪,最终打败大boss。

很多学习者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学哪些能力才够用,也不知道要学到怎样的水平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学到中途看不到进展,就容易怀疑自己选择的方向,一纠结就迷茫,一迷茫就半途而废。

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学习,提前设计好路线图,让他们知道这样走下去一定可以打倒大boss,那孩子的学习意愿和动力,一定会大大增强。

学习要构建全局视角,比如,把孩子的“阅读理解”领域想象成一棵树,那么这个领域的重要问题就如同树枝,树枝上还可以再有树枝,而不同的知识点如同树叶,分属于不同的主干和枝杈,如果画出了“阅读理解”的知识树,就等于构建了这个知识领域的全局图,先画整体框架,再深入学习,这种结构化学习,可以让我们快速进入一个领域。

在确定学习方向后,就要尽可能画出完整的知识框架——先建立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想优先突破的单元,这种方法会比按部就班的学习效率更高。

画知识框架树不要怕一开始不完备,这并不影响什么。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开始主动画知识框架树,就等于开始拥有全局视野,就会有鸟瞰全局的尝试,然后逐步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短板在哪里?训练内容缺陷在哪里?学习进度延迟在哪里?从而避免在一个知识点上精力投入过多,不会耽误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点的宝贵时间。

有了知识框架树有两大好处:

1.可以从全局角度安排自己的学习侧重点

2.可以从全局角度分析自己的学习完成度

比如,我要搭建自己的写作领域知识框架树,我就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这样可以帮助我自己快速建立起关于写作领域的知识内容的初步印象,而且可以极大节约后续学习的时间成本。

大量阅读的重点是逼自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整理出大量的关键词或关键问题,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点或感到困惑的点变成一组一组关键词或一个个关键问题,然后组织到知识框架树上去。

我用的是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个关键词或关键问题就归类到框架树上,问题积累多了就做细化分类,然后再增加做好如何具体归类,就可以在积累的过程中树立出一个自己的知识框架树。

不必在意自己的知识框架树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合理,是否足够专业,可以随时修正和调整,重点是要强迫自己一开始带着整体思维去思考问题。

高手学习时,擅长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树。

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知识,还能反复利用这些知识系统地解决问题。

学会这个学习方法,你就会成为学习高手。

作者:雪凌,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儿童阅读指导师。一个不甘平庸的教育工作者,喜欢阅读写作和交朋友。“阅读滋养童心,习惯成就未来。”专注于亲子阅读指导,希望链接优秀的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维导图:暑假到,用这些方法背单词吧!
“不知道选哪个方向,就去离钱最近的方向”
1.4沈小星分享
高手是如何学习的?——构建系统学习的思路及方法
晚上有许多蜜蜂在蜂箱不进蜂箱是怎么原因呢?
如果蜂王死了,几小时内其它蜜蜂会变得怎么样?看完太佩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