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看清真“假”:防止买到“假”理财的三种方式

特别提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看清楚是真的银行理财还是“假”的银行理财,真的银行理财产品和假的银行理财不能傻傻分不清

你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是真的银行理财产品吗?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还有假的银行理财产品?你相信吗?你可能不相信银行销售的会是假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假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存在却是千真万确的。

什么是假的银行理财产品?所谓的“假”的银行理财产品假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实不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二是也不是银行正规代理的理财产品。通俗地讲,就是银行机构网点或者银行员工个人自己私自销售的非本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不是经过银行审批同意的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内部和媒体称这种假的银行理财产品为“飞单”,就是银行员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违规私售非银行自主发行或代销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

2014年4月,甲某在某银行办理开户储蓄手续,该支行员工黄某向甲某介绍某款黄某违规私售基金理财产品,甲某通过A银行将100万元转至某投资管理中心在C银行的账户中。后该款理财产品给甲某造成投资损失本金及收益111万元。

《中国经营报》报道,原建行金牌理财经理张某曾在某建银行宜春支行和桂林支行供职,于2011年至2015年期间在两家支行向十多位客户销售虚假理财骗取9860万元。

最受人关注的可能就是民生银行假的理财产品案,之所以最受人关注的原因在于:一是金额大,涉案金额有30多亿,被称作有史以来第一大“飞单”案;二是银行支行行长参与并主导,所有的销售过程支行长都参与了;三是参与人员众多,受骗者众多有150多人,银行很多员工都有参与有10多人。四是处罚重,不仅北京银监局对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给予合计27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支行长张颖给予取消终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对王月玮给予取消5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行政处罚。对另外9人也分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和禁止1年内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对张剑、周瑾分别给予警告并处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处罚机构和当事人已经是后续的监管操作,那么对于购买理财的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如何防止购买那些飞单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才是最重要的。

结合上面的案件,我们要知道的是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如何避免购买到“假”的银行理财产品陷阱呢?

首先看合同: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要签订的是银行的理财合同而不是第三方理财合同

是谁的理财产品不要看是在哪里购买的,更不要以为是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特别是要防止购买到那些假的银行理财产品,即银行的工作人员私自销售的飞单,连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都不是,根本没有任何的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

因此,如果你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清楚无论理财产品的名称叫什么,哪怕与银行的理财产品名称完全一样,只要合同不是与银行签订的,或者虽然有银行的合同但是还有第三方的名称在合同中出现,那么,很有可能就是遇到了假的银行理财产品,坚决不能购买。

其次看是不是银行正式的理财产品:要购买银行的正式理财产品而不要购买所谓的转让性的理财产品

一些假的银行理财产品以转让性的理财产品出现,名称与银行的理财产品名称相同或相近,但是仍然是从第三方手中购买,号称是从第三方手中转让的理财产品,事实上就是打着银行理财产品转让的旗号,实际上销售的可能是非法理财产品或者假的银行理财产品。

以民生银行假理财产品案为例,客户反映就是在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副行长、理财经理强力推荐,在柜台内购买了“非凡资产管理保本理财产品”。虽然是在银行柜台购买,但是工作人员明确这是别人已经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转让,从而掉入购买理财产品的陷阱,以不是银行的第一手产品而是其它客户转让的名义,实际上你购买了第三方的理财产品。

这里还要提醒的是,现在确实有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转让销售,那么如何分辨是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而不是假的理财产品呢?方法只有一个:银行转让的理财产品在手机银行或者网络银行上是可以查询和购买的,而如果银行工作人员推销的转让的理财产品在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上查询不到,那么肯定是非法理财产品。

其三看资金流向: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一定要确保资金进入银行帐户而不是第三方账号

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在银行柜台购买,也可以在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上购买,但是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不要让其它人代理办理购买理财产品,即使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助办理也是不可以的,很多购买了假理财产品的案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在购买过程中有代办行为,导致购买过程失控或者造假。

另外,还要把握一点,如果你购买理财产品时是转账,那么一定要看看你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是不是进入了银行自己的账户,还是进入了第三方公司的账户。你的资金转入谁的银行账户这一点很重要。很多购买假理财产品的资金就是进入了非银行机构如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其它企业和个人,你就有可能购买到了假的银行理财产品。民生银行的假理财产品案,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就进入了个人账户而不是银行的账户。

是不是购买到了假的理财产品,就简单的这么几点你就能知道:

先看你签订的合同是不是与银行签订的合同、再看是不是银行正规的理财产品而不是什么转让的、最后再看看是不是资金进入了银行的账户,如果在这三点中任何一点发现了问题,你购买的理财产品可能就有问题,你应该及时进行申诉和投诉,尽快索取回自己的理财资金,以确保资金安全而减少资金损失。(作者:麒鉴,专著于财经金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案发酵,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怎么防止被骗?
瞬间吓醒!工商银行爆出大消息!54亿理财大案,13家分行卷入!
某银行信托产品将资金划至私人账户 如此理财敢玩吗
诈骗银行资金三大套路
民生银行再现亿元“飞单案” 投资人追讨资金三年无果
“明星行长”买十余套房产别墅后被判无期:还原民生银行27亿诈骗窝案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