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风反复发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这些经方能否治你痛风?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483期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是怎么治疗痛风的?

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现存部分,后来被人们一分为二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尽管痛风或痹证疾病在当时还未能彻底完善和系统,但在《内经》对于痹证辩证的基础上,张仲景也在书中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尤其以《金匮要略》中的贡献更大。

今天的科普就来介绍下《伤寒杂病论》里那几个涉及到痛风辩证和治疗的不多的方剂,对于惊天的人们是不是还能用?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与太阳病和少阴病篇章中零散地做出了对于痹病的论治。

比如张仲景在《伤寒论》第92条说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博,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在这里,桂枝附子汤,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中医医生治疗寒湿痹或寒湿痹阻型痛风的基础方,再加减化裁治疗。

在《伤寒论》第175条中,张仲景又接着论述到:“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看来,在《伤寒论》里,涉及治痛风的方剂附子汤或桂枝附子汤,主要针对的还是寒痹或寒湿痹的治疗。

《金匮要略》中对历节风、血痹、胸痹、肾着等痹症的治疗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历节风、血痹、胸痹、肾着等肢体痹、脏腑痹的疾病辩证。

比如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痹的说法:“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张仲景在论述血痹治疗时,说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肌肤盛,重因瘀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从上面张仲景对血痹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在东汉时期,人们认为痹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侵袭,正气不足,风湿相博,或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或身劳汗出,衣里湿冷,长此以往痹症就发生了。这是导致痹症的外因。

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经络而流注于关节,阻碍气血运行,则形成痹症。

张仲景对于痹症的治法治则或治疗方剂,《金匮要略》上记载的主要有解表、疏风、散寒、化湿、通气、养阴、和营等方法。

治疗的方剂有——

解表剂麻黄加术汤;

散寒除湿的有乌头汤;

疏风和营的有桂枝芍药知母汤;

益气通痹的有黄芪桂枝五物汤;

温经通阳的有桂枝附子汤等。

比如说到桂枝芍药知母汤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危直,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在说到黄芪桂枝五物汤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在说到桂枝附子汤时,张仲景在《在《金匮要略》中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博,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2021加油带头人#,2022年度开启痛风健康千名捐助援助计划,如果您正处于尿酸高痛风反复发作困境,可私信留言报名。为您一对一解惑答疑,科学有效降尿酸,远离痛风发作之苦。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再犯,远离肾结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圣张仲景有个方子被现代医家推崇,因为痛风在它面前只是纸老虎
不敢相信!仅四味药,就能搞定痛风、风湿、关节痛?还屡用屡效?
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后...
《经典里的中医智慧》
4.1.1 桂林本《伤寒杂病论》导读(11112101)
承气汤VS痉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