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发热的治疗顺序,读《伤寒论》第257条感悟

学习伤寒论,必须“始终理会,先后互参”不得随文演绎。读玩第第

257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产生这样的理解,无表里证也可发热。从这里可以看出四层意思,

第一,表证可以发热,但也可以不发热。有表证发热者先解表治之。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提纲,没说发热,再看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说明伤寒可以不发热,但是必须虚寒,所以发热恶寒发于阳,太阳伤寒可知,无热恶寒发于阴,少阴伤寒也。(这里不说里证)。

再看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说明中风就有发热了,风为阳邪,而且中风透漏出有一点温病的意思了,发热,伤津存在。(吴鞠通《温病条辨》开头温病初起就提到了用桂枝汤)

第二,当然,里证肯定可发热,如阳明病,大热,潮热,汗出等,有里证用清热泻腑法治之。

第三,是不是仲景已经明确提示我们存在半表半里证?因为条文明确说“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就是少阳半表半里!半表半里和解之,

若有入里阳明的病势如第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

治之如下法:看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看出,已汗出应该表已解了,下面出现了心下痞硬,上呕下利,是半表半里了,可以看出,少阳阳明合病出现了半表半里,有发热,有大便异常,即将入里阳明,但还倾向于半表半里时候出现呕吐,下利,没有大便硬,用大柴胡汤解少阳,泄阳明。

如果半表半里少阳偏于向外太阳则如第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第四,最后瘀血发热。

结合辨可下病脉证治第21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汤(大承气汤)。下后,如果还是不解,甚至合热消谷善饥,依然不大便,那再考虑瘀血在里,需要抵挡汤活血通腑泄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匡萃璋
虽有表证实无表邪2
试析伤寒论第251至260条——李国栋
伤寒百问
珠海经方会议张英栋教授讲稿:漫谈经方治表(四)
《伤寒论》中的几个概念讨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