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年的‘老痰’,没有‘化痰之药’,还能...
30年的‘老痰’,没有‘化痰之药’,还能一朝而愈?关键就在这一点

有个病人,自述,“我几十年的老痰了,怎么治也不见好。每天得吐上无数口,咳嗽倒不是明显,痰黏黏的,咳出来不是那么费劲,白白的,胶冻样,几十年了,也不知道哪来这么多痰。”

我开方:桂枝、白芍、赤芍、牡丹皮、桃仁、生地黄、茯苓、川楝子、石斛、北沙参、枸杞子、当归、麦冬。

结果呢?复诊的时候,他非常开心的说,“从来没有这么见效的,现在咳痰已经减少一半以上,口已经不苦了,仍然口干,可能老是讲课,说话多闹得。”

有的人会好奇,或者疑惑,明明是30年的‘老痰’了,那为什么不用一味‘化痰之药’?

我们一点一点的分析:

既然他已经迁延了30年了,不用想也知道,他看过的医生,定然是不计其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至于化痰之方,我想起码用过五六十个了吧,既然他能找到我,那只能说明——常规的化痰之方,对他已经没有作用,或者说,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那么,我该怎么办?

我想到了一句话:“见痰休治痰”,这话啥意思?它不是说真不治痰,而是找到痰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其实不只是痰,我认为,一切的病,想要有的放矢,找到它的根源是前提。

然后,我又想到《丹溪心法》里,说过这么一句话:“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很显然,朱丹溪前辈的意思,是说治痰当以治气为主,但是治气不是一味的理气补气,而是顺气,更准确地说是使气顺,然后津液随顺畅的气流行起来,痰自然而然就化了。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方法论、思维,代表不了他就适合。

这个病人,他口干,舌质苍老,苔薄黄少津,这不是阴津不足吗?但是,真要这么简单的话,也不至于迁延30年了。

然后病人,面色虽然暗黄,而是油油的,我判断,这应该不是简单的阴虚火旺可以解释的。这样来看的话,如果只是简单的痰浊阻滞,也可以见到面色油垢,但是以前用化痰之法,为什么就没有疗效呢?

最后,发现病人舌暗,足跟干裂,同时考虑久病,我判断,应该有血瘀才是,毕竟“久病入络”,再说了,作为老一辈的教师,吸入几十年的粉尘,是避免不了的,这不是渐入肺络吗?

再结合他口苦,口涩,加上常年咳嗽,我认为他的气不顺,首先因为瘀血,其次在于肝肺不调,还有就是阴虚气浮,于是才用了那个方,才有了那个结果。

复诊的时候,他舌质没有什么变化,苔已变为薄白,中部苔已经有了。脉象没有太多变化,仍然弦而滑。

这很明显是切中病机了,于是我仅仅只是在,前方加了半夏,合用麦门冬汤的意思。

迁延30年的‘老痰’,不用一味‘化痰之药’,一朝而愈?关键就在于——‘中医思维’。

像这个病人,用到的就是‘见痰休治痰’,但是说到底,就一句话——找到疾病的根源,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立足的根本所在。

我曾遇到过很多病人,有的是因为医生,不加辩证,对着书本,草草开方,硬生生的拖成了20年的痼疾;有的是自己套别人的方子,结果越用越严重,完了还怪人家方子不对。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寻找到疾病的根源呢?

我自己的看法是,无非两点。一是重视脉诊,切忌随便一搭,一分钟就草草了事,至少也需要3-5动;二是不拘泥课本、不拘泥前辈的经验,万万不能被其束缚了手脚,知常达变,才是正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动态
痰多一分,命短一寸!真正祛痰之法,远超你的想象
孙子兵法与中医
中医:咳嗽有痰老不好?原来病因有3种,4个常用中医方,止咳化痰
感冒后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偏方(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