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桩功如何练出内劲,看懂了你就会辨别桩功的真谛

姿势对肌肉的作用

我们生活的日常行为,各种动作,都是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用来完成的,人因有骨而立,因有筋而行,筋络控制肌肉,进而能够行走自如,做出各种动作。比如我们的肢体活动与呼吸动作,就是依赖骨骼肌(骨头上附着的肌肉)收缩来达到目的;心脏跳动也是由心脏的平滑肌收缩运动来完成,包括肠,胃,子宫,膀胱,血管等脏器的活动,也是有平滑肌的运动来完成,老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一定得记住,咱们全身有600多块肌肉散布全身,如果没有肌肉的缩展运动,那么人也是很难运动的,没有运动的可能,而肌肉的运动,就是与筋络直接相关,可想而知,肌肉在其中扮演着运动行为的主要部分,起到力的过度与力的直接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都有误解,认为只有明显的肢体活动才是运动,肢体活动的幅度越大,运动量就越大;肢体不活动,就没有运动,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没有运动量。其实这种误解很多人都有,其实我们人,只要或者,就有肌肉的运动,只是眼睛看不见而已,毕竟古人云:眼见为实。其实就像心脏24小时都在工作一样,这是内在的运动。在今人判断功法类别,如静功动功,因为站桩外表看着不动,就把站桩看为是“静功”,因为桩功的意念,精神,姿态等都相对稳定,称之为“静功”也是理所当然。说静功,其实这里指的是身体动作的静,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静,站桩是有动有静,由大动到小动,再到微动,内动,生生不息之动,有这么一个过程。而站桩有文练也有武炼,这个如果单纯说是静功,其实也是不全面的,本身就是强化内在气机自发运转,平衡阴阳的方式方法,有动有静,其中包含着多种内在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内练的方式,也有一定的运动量,与跑步,打球等运动锻炼有异曲同工之效,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改善体质也是有一个阶段过程,这个相信受益者都清楚。

很多人了解过老廖所讲的松而不懈,说的就是肌肉要充分放松,当然,只能笼统的讲一下,因为局部肌肉之间,松紧是有变化的,虚实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了解学习站桩,会发现哪怕一个老师讲的再好,也不一定适合自己。而且站桩并不是想体育锻炼一样以运动量来衡量,讲究的是进入状态,这才是关键,不是练了就有效果,而是按照正确的方法有正确的感受,才有效果。站桩时虽然没有肌肉的肢体运动,但是同样能练到肌肉,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就是我们站桩的时候,肌肉是保持放松的,但是却讲究松而不懈,肌肉与骨骼以及筋络,其中骨骼要正,骨缝贴合,符合生理弧度,肌肉充分放松,筋络则是牵着肌肉,筋络之所以这样的目的是让你能随时从这个状态下脱离并活动,而体内的劲是通过骨骼传递,气则是通过筋络传递,所以气到力到,力到血行,血行病除,气血通则百病消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站桩时,会有力(劲)的产生,而普通人初学由于姿态不到位,再加上平时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僵劲,所以力通畅会被阻消,这也是很多人练习站桩,练了几个月,几年,啥功底都没有的重要原因。

其中最多的就是肌肉的阻力,因为很多人练习站桩时,肌肉没法很好的放松到位,这导致站桩后全身酸痛难忍,而且效果不是很好,只是把自己的耐力给练起来的,而身体体质的改善却极其有限。桩功练的力(劲,说力更多人能够理解)是活的,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不说死气沉沉的,而且是柔和的,学过物理的朋友都知道,力和力之间是可以相互抵消的,而我们桩功练的这个力,是非常纯粹的,不够纯粹就得纠正提纯,比如拳击手打沙袋用的是局部肌肉使用猛力,所以沙袋打得晃悠起来。而桩功练出来的力,是内在的,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当我们有基础之后,如果你细细体会会发现,当你同样是做打沙袋的时候,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受到的反作用力会被很好的卸在脚底,这股力就可以从身体整体的骨架,肌肉的张缩,筋络的配合,肢体的运动等上面找到答案,尤其是肌肉的收缩舒张,在这上面可以得到解释。

我们练习桩功进入状态后,进入入静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气功态,这时咱们的肌肉放松,心静气平,思维活跃,此时肌肉在特定的姿势下,耐力得到了增强,并且力的运用更加娴熟,运用更加灵活,尤其是全身放松,呼吸会更加深层,身体内在的肌肉也是处于放松的状态,本能的工作会让它们更加得心应手,自然而然的调理调节身体,让气机自发运转,平衡阴阳。气,一般指的是“炁”,只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气,这是咱们古人对于自然科学现象的一种认识,是古代哲学角度的一种概念,在古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就像风水一样玄乎,中医里面也是讲究望气,可以用气来解释我们的身体,就像《景岳全书》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医门法律》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那么气就是有生有死。

基本上所有的功法都会涉及到气这一块,包括健身锻炼,比如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有氧讲究内外气的训练,无氧讲究内气训练。这个气,是一种贯穿全身的精微物质,包括生长发育,脏器运行,血液循环,生津液,行动等等,无不依赖气,有气才有力,亚健康的人都是有气无。古人说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有气才能推动血液运行,气血无力不能行,而我们的所有活动,哪怕不活动,也会耗气血,毕竟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只是消耗气血的量不同而已。而当我们练功进入站桩状态的时候,在入静的状态下,气血消耗会降低到最低程度,气机通畅,自发运行,强化身体机能,调动气血,激发潜能。达到“肌肉不练而自练,气血不养而自养”。

咱们常说“练功养气”,比如打坐,吐纳等等,而气是其中的关键,我们经常说的力气,其实古人说的是“些许气力”,有气才有力,所以练功养气的结果会产生力,力由气生,气由力动。通常情况下,很多人所习惯的发力方式是来自于局部肌肉的配合产生的劲,放出去是收不回来的,并且用劲过猛会伤气,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简单来说,普通人的发力方式来自于肌肉,来自于身体的前面发力,在阴阳学说里面,前面是属阴,背后是属阳,由于经常使用前面的缘故,所以阴盛阳衰,而且练到的是肌肉,练的是阴柔的;背后属阳,我们练功时站桩的动作,就能提一身之阳气,练的是骨骼,刚好与我们当下人的生活习惯相反,这种锻炼方式自然而然对于很多亚健康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上面说到很多人的发力是局部发力,而站桩练的是整体,尤其是进入站桩状态时,是“六面争力”、“浑圆力”,气贯全身,在整体内外劲力的运用起到全面性的作用,这种力是可以收的,在前面给大家讲过,初学者最重要的就是卸掉身体上的僵劲,而这一般指的是动作上的僵劲,只有卸掉身体上的僵劲,你才有基础做到力的有出有收,收一般都是透过腰胯使力回过来再卸到脚下,所以这种用劲并不会伤气,主要就是习者要习惯并掌握全身的协调性。包括所谓的爆发力,比如所谓的寸劲,如果只是单独的局部肌肉发力,那么势必反作用力会让你受伤,相反,咱们把意、气、力同时集中于一点时,调动全身气血,运转腰胯做好卸力,一拳打出,爆发力非常。

老廖一再强调站桩时肌肉尽量保持放松,这是有原因的,如果肌肉没法很好的放松,那么不论你做什么,你要用力,势必会事倍功半,并且,我们练的还是骨骼发力,反过来习惯骨骼发力,而非单纯的肌肉带动骨骼,是骨骼带动肌肉。这么跟大家说一下吧,你们可以去找一些实验者,取一个健身房的专业教练,再取一个功地干活或者经常干活的农民工,你让健身房的教练来跟着农民工干农活,你会发现刚开始一段时间能够很快跟上农民工节奏,随着天数的增加,健身教练会越来越累,但是相反,他的力气反而有所增加,逐步适应,不信各位大可尝试,健身的练法,大多是古人称之为的外练,主要是训练身体的各个肌肉群组,而农民工,比如百八十斤的农作物,他们要能挑起来,绝不是单纯的靠肌肉发力,其中被动的会用到骨骼发力(运用骨骼之间的一种协调方式,并非骨头能自己行动),看着不高不大,但实则力气并不比这些肌肉男差。阳性的发力与阴性的发力,没有好坏之分,不要去纠结于字面意思,那都不切实际,要落在实处,而正确的发力方式,一定是先阳后阴,负阴抱阳,而不是反过来,可能有的人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得告诉你,这就是事实。也就是我们的发力方式是先后背再到前面,先骨骼再肌肉,骨骼的控制主要是筋,之前说过人因有筋而行,因为我不是生物学的,所以我只能说自己的看法,就比如你们在吃鸡爪的时候,你去活动它的脚筋,你看它的鸡爪会不会跟着动,还有就是,人的脚筋断了的,你看他能否行走,你先你去了解就知道了,因为时间缘故,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把这些证据给例举出来,但是给了大家一个思考方式。

在我们运劲的过程中,力是由骨骼发出的,气是走经络,其中二者之间的,就是肌肉,肌肉包含着筋络与骨骼,我们的肢体运动离不开肌肉的配合。很多人都知道练功要抻劲拔骨,这是基本功,不然筋络不够柔软,肌肉虽然配合做动作,但是你肯定是做不标准的,因为这是老廖个人的看法,所以你们在别的地方所了解的与老廖讲的说的有一定的区别。我们要能够运劲的前提,肌肉必须得放松,骨缝与骨缝衔接,力能传递,而肌肉在进行的过程中,起到协调纠正,使反作用力能消吊,并且透过肌肉经过骨骼给卸掉。该发力的肌肉紧,该放松的肌肉松,这是其中的松紧配合。如果没有肌肉的配合,力量是不够大的,但是肌肉绝对不是非常的紧,因为它还要卸力,不然肌肉容易受伤,因为文笔有限,我很难具体给大家描绘出来,大家只需要记住,这种力的发出,是直接贯穿全身的肌肉纤维收缩舒张,血管的扩张,心脏的舒张,呼吸的配合,都达到高度协调同频共振,这也是拳法里面的动中取静,以静为基,出拳者眼不跳,心不乱,气不喘。

很多人看过老廖写的深度讲解站桩的文章,甚至比某些收费教学讲的都要详细,但是终究只是初学入门阶段的,而你要能达到练出内劲的程度,这完全因人而异,老廖以前有底子基础,练习桩功几个月气通大小周天(就是气到了,你能感觉到,以前坐禅早有实证,只是不如站桩明显),但是这个气到,并非你就能运劲,这是有区别的,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练习,就比如你练身上的僵劲都很难,还谈什么运劲?贪心不足蛇吞象,想得多,做的少。在1986年的《体育报》载《肌肉的奥秘》中说:“人体有大小肌肉639块,大块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每根肌原纤维又由1500根肌球蛋白细丝和3000根肌动蛋白细丝组成……咱们先不管在生物学教的身体上的肌肉这一块,就单纯的说肌肉,如果我们的肌肉同时向一个方向用力,那么力量甚至可以达到25吨,当然这只是理论。但是这也说明了人体产生力的大小,不在于肢体的活动(主要是传到),而在于用何种方法姿势来配合支配肌肉的运动。

正常情况下,不论咱们做什么,肌肉都是有松有紧的状态,包括你睡觉,也是如此,始终有一部分肌肉会产生收缩运动,其余的大部分肌肉都处于休息状态。但是咱们练习的桩功却与之有所不同,咱们是保持好姿势,进入一种松静自然,舒适得力的状态,虽然是保持站立,但是我们的骨缝与骨缝之间是相互嵌合的,关节与关节之间都是保持微曲的状态,没有死角,有能够随时活动发力的基础,有利于气机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肌肉是处于放松但不是松死的,因为你得能够随时发力活动,必须得有这个基础条件(舒适得力),在此基础上,下肢弯曲度不大,上肢弯曲度合适(这里指动作外表看起来,自己感觉是曲中求直),此时我们全身的大部分肌肉有机会参加收缩运动,本质上是放松,但实则这股劲却贯穿始终。长期坚持练习,开始阶段酸麻胀痛等感觉较小。体质差的朋友会有疲劳感,大多是朋友没有太大的反应。

站桩时肌肉的运动,只有收与缩,但是它的本质是松,以松为基。不同于正常的肌肉配合的运动锻炼,站桩并非直直的站着,而是保持一种放松的姿态,身体的重力通过骨骼卸到脚底,肌肉本身不用力,也没有肢体活动,而肢体却保持钝型弯曲度,张力又很大,形成突出的对比,却又理所当然。简单来说,就像肌肉两端被固定,长度不变,这时会产生一种张力,这是我们找到浑圆力的关键,就像一个弹簧一样,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弹簧本身是不用力,这个力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的本能,所以这时练到肌肉的关键之处。

我们平常的运动锻炼,是自己刻意用力来锻炼肌肉,而站桩则是被动来练,主要就是找到并维持这种浑圆力的感觉,以达到“肌肉不练而自练”。通俗的来说主观运锻炼都是单独去刺激肌肉,进而提高身体机能的活动性,而站桩的撑劲,也是同理,但有所区别,主要就是放松,让骨骼传到力的时候,间接作用在肌肉上,起到锻炼的目的,这样后面你用力的习惯中,会自然的有骨骼带动肌肉进行发力,而不是肌肉带动骨骼。

讲到这里,老廖得讲一下站桩的文练与武练。

我们站桩,文练与武练的区别在于对劲的运用,文练不用管劲,只需要维持站桩松静自然的状态即可,而武炼则是维持劲始终都保持的练法,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有误解,说廖老师不是不讲武术桩,讲的是养生桩吗?的确,我说的就是养生桩,文练武炼都是养生桩,讲的是细节,很多教学的地方没有这些细节,老廖给大家讲出来,其中的练法技巧,有的与武术桩类似,所以很多人会有误解,并且我也说到出拳发力的一些支末,发力习惯这一块,虽然我们不习拳,但是你得知道,你练的东西,本质意义上是可以给武术打基础的,只是各地教的讲的不同而已,武术绝不是你们所看到的电影电视剧上面那么华丽,这是套路练法,当下很多教学的都是从套路的有招到无招过度,而老廖给大家讲的是根本,习不习拳都无所谓,但是你有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基础底子,比如高桩站着有基础后可以逐渐压低练低桩,基础扎实,这是功夫不离的本质。当你清楚老廖讲的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师傅讲的说的站不住跟脚,而且你能很好的辨别是怎么样的,是不是真功夫。

这个文练与武练是老廖提出来的,武炼需要建立在卸掉身体僵劲的基础上才可以,不练练出来的是浊力,不纯粹,没意思,浪费时间徒劳而已,因为老廖讲的东西,有很多都是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希望大家能认真体悟,文练,把动作做好,不用意念,不管呼吸,保持姿态,进入站桩状态,能入静为佳,当你的体质变得健康,平常生活感到身轻如燕的时候,开始学卸掉身体僵劲,主要就是找感觉,记住正确的感觉,正确的发力方式,知道丹田发力,掌握,这时可以练呼吸(内壮),此时仍然可以不管意念。随后能找到劲的时候,再学意念的配合,在深入劲的运用,在这个基础上称之为武练,功夫功力都是练出来的,所以不花功夫又怎么能练出功夫来呢?我明确的告诉大家,那些学武术的,学功夫的,没有这个内在,你就是在练花架子,不能打。虽说老廖不教拳法,但是这个基础的本质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廖站桩:站桩讲的是“浑元力”,那么练习涉及什么内容呢?
大成拳浑圆桩(常志朗)
六面整体浑圆力科学速成秘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试题及答案)
站桩不是站,而是“展”(二)
我所知道的大成拳-张金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