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镰火石火筒子

 火镰火石火筒子

火镰火石火筒子是旧时西彩石人的取火工具。在火柴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西彩石的先民们祖祖辈辈一直使用火镰火石取火。这一古老的取火方法从不知起源的何年何代一直沿用到上世纪中叶火柴在西彩石出现。

火柴早期的名字在西彩石村称之为“洋火”,与其他舶来品例如洋油、洋布、洋线、洋铁等一样,都有一个“洋”字。这一名称在西彩石村一直沿用到文革后期。洋火的引火部位(俗称“洋火头”)屡经变迁,有赤磷、黄磷、白磷等等。这些种类的火柴最大缺点是不安全,只要把“洋火头”在裤子上轻轻一蹭就会点燃,有时装在口袋里的“洋火”在走动中也会被摩擦自燃而冒烟,故而后来发展进化为现在仍在使用的安全火柴。但在火柴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内,除少数富裕家庭外,西彩石的普通农家还是使用火镰火石取火。大约从建国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火柴逐渐普及到全村农家。记得文革初期,西彩石村家家户户使用的都是济南火柴厂出产的木片质地盒子的前进牌安全火柴。文革开始后到七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日用生活物资供应突然紧张起来,油盐酱醋肥皂火柴,全都凭购物证按户或人口供应。那时西彩石供销社大隅头门市部窗口,经常排起购买紧缺物资的长龙。火柴的供应数量是每人一个季度两盒,二分钱一盒。尽管是计划供应,但也不一定每次都买得到。农家百姓过日子天天都要生火做饭,夜晚要点洋油灯,有的还要吸烟,谁家也离不开火柴。火柴满足不了供应,老百姓自然又想起了那个古老的取火办法,于是多数农家特别是家有吸烟人用火柴比较多的人家又重操起了用火镰火石取火的旧业。

西彩石人用火镰火石取火的工具主要有三大件,即火镰、火石和火筒子。其中火筒子本身并不是取火工具,而是用来盛装取火用的“火头子”的辅助用具。由于火筒子里面总是装有“火头子”且彼此寸步不离,故而它沾了“火头子”的光并僭名进入了取火三大件之列。在我的记忆中,旧时西彩石取火三大件的具体情况如下:

火镰:火镰为一长条状小型薄钢板,长约8厘米,宽约3.5厘米,厚约0.5厘米,两端略内缩,整个刃面略呈弧状。火镰必须用好钢锻打,然后象打镢头或菜刀一样淬火,钢性要好,质地要坚硬,淬火不好的火镰质地会变软。钢性强度达不到要求的火镰,或是打不出火,或是硬度不够反而很快被火石磨损坏了。旧时西彩石小隅头张家、东南隅头李家、上崖头王家等各处铁匠铺都锻打火镰。因为火镰属小件物品,铁匠师傅们一般不会拿出专门时间或大块的铁坯子锻打,而是顺便用打制镢头、锄头、菜刀等铁制物品截下来的边边角角等下脚料锻打淬火而成,有时不收任何费用无偿赠送给街坊邻居的需要者。当然,那时集市上卖铁货者也有专门的火镰摊子。其实一些钢性好的物品只要形状合适都可以兼做火镰使用,使用起来顺手即可。记得那时小朋友们都会拿一截折断了的钢锯条做火镰,在蒙蒙夜色中敲击火石“滋滋”地喷溅出流星状火花,远远看上去像夜空中流光溢彩的焰火。

火石:火石即打火时“发火”的石质材料,西彩石人俗称之为“火石”。至于这种石头的学名和化学成分我至今也不清楚,但它看上去带有玉质外表,浓重晶莹的质地泛着白色,纹理清晰分明,有着特殊的发火特性,绝不同于西彩石村盛产的那种富含碳酸钙学名叫石灰石混沌一块的大青石。“火石”石质坚硬,用锤子破碎后往往带有鲜明的棱角,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特点非常便于在“打火”时使用。西彩石村的火石并不是俯拾皆是,但也足够世世代代的村民使用。火石往往与俗名叫“红土”的粘土层伴生,村民们去土场取粘土“垫栏”或“和渣滓”(渣滓:西彩石人称用煤和粘土加水混合捣碎后的煤坯子为“渣滓”,冬季生煤炉时使用,功效类似于旧时城市中的煤球)时经常会捡到火石,另外在河涯边或山脚下也能捡到零星的火石。记得村北白土山之阴那个地名叫“北寺后”的山脚下就有火石矿,上小学时我曾经和小朋友们去那里捡火石。

火筒子:火筒子是装引火用的“火头子”的器具,为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筒状物,长15—20厘米,内径约食指般粗细,以把火头子不紧不松地装进去为宜。之所以用火筒子装火头子而不让其裸露在外,一是防止火头子受潮或破损,保证随时从中抽取出来打火使用,二是便于把引火用完后的火头子插入其中隔绝空气闷熄保存。火筒子一般是截一段带竹节的竹杆加工制成,有的还刻上精致的纹饰,但西彩石大多数农家用一种学名叫蓖麻(西彩石人俗称其为“麻籽”)的植物秸秆替代,既经济简便又非常使用,能起到竹制火筒子的相同功效。

引火用的“火头子”用薄薄的黄草纸卷成。这种黄草纸过去属于民间造纸厂生产的低档土纸,在农村集市上到处都可以买到,大约一百张为一“刀”,十刀或数十刀为一“墩子”。每逢清明、农历十月一祭祖或春节,农家都数刀或成墩子地购买。由于黄草纸经常用于上坟祭祖或祭祀鬼神时焚纸钱,西彩石人亦称之为“烧纸”。又因为农家常用它来引火,故而又名“火纸”。制作“火头子”要先取一张火纸比照火筒子长度裁成适当大小,然后按在桌面上紧压着搓成手指般粗的火纸卷。火纸卷还不叫“火头子”,第一次使用前必须先用火将火纸卷点燃并让其燃烧片刻,然后插入火筒子中闷熄,这样便在火纸卷燃烧过的地方形成了带有灰烬的烧痕,烧痕部位就叫“火眉”,西彩石人也称其为“火眉子”。有了“火眉”的火纸卷就叫“火头子”了,打火时只要火镰火石敲击出的火星溅到“火眉”上,“火眉”即被引燃冒出缕缕白烟。轻轻吹拂引燃的“火眉”,火势便越来越旺直至形成火焰,这时人们就可使用明火做饭或点灯,用完火后吹灭明火插在火筒子里面闷熄就可以了。事情就这么简单。西彩石旧时有句俗语叫“火纸包烟”,大致带有畅快淋漓、不亦乐乎的意思,应该也是源自于用火纸打火或引火这一行为,只是现在很少有人记起了。点燃后没有明火的“火头子”有一个特性,即永远不会自行熄灭,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不会燃起火焰,只是闷闷地慢慢燃烧。遇到适度的微风吹拂,它便冒出火焰,但在大风吹拂下则不会形成火焰,只是火眉处呈现出红红的亮光燃烧的更快一些。因此,旧时西彩石村每逢红白喜事、家族祭祀或民俗活动,主持人手中都会拿着一个由数张火纸卷成的粗大的“火头子”,需要时一口气吹下去便冒出熊熊火焰,用来点燃烧纸或烟花。

西彩石旧时配合火镰火石引火的用品除“火头子”之外还有一种“火棉”。“火棉”也叫“硝棉”,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先把除去谷粒的谷穗——西彩石人称之为“谷穰”烧成灰,然后把旧棉花——西彩石人称之为“套子”用“谷穰”灰水反复浸泡,浸透后捞出晾干即成了“硝棉”。硝过的棉花极易引燃,配合火镰火石打火时只要扯一小块硝棉放在火石下,打出的火花溅到硝棉上就会滋滋地快速燃烧。但硝棉引火形不成明火,只作为老人用来点烟使用。这时老人们会将滋滋作响的硝棉快速按在装满旱烟叶的烟袋锅里,紧吸两下烟就被点燃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西彩石村还有用这种方法点烟的老农,记得他们下地劳作时随身带有装有火镰、火石和硝棉的“火折子”,那种“火折子”用黑土布缝制而成,大小和样式非常类似于现在用来装钥匙的皮革小包包,拦腰用一根带子系着,劳动中途休息时便拿出来打火吸烟。

除此之外,旧时西彩石村的老人们为方便吸烟用火还经常使用更简易的火绳。火绳用玉米穗子上面的须线两股拧制而成,小手指般粗细,一米或数米长。玉米须拧成的火绳具有类似于火头子的特性,点燃后不宜熄灭,也总是闷闷地燃烧,速度很慢。但火绳无论怎样吹都形不成明火,也不会熄灭,只作为点烟用火。那时下地劳动的人群中,经常会看到将点燃的火绳盘在“镢柄”或“锄杠”上倒提着赶路的老农,看上去类似于提着一条小蛇,燃着的火绳冒着缕缕青烟。开始劳动时他们将火绳挂在地头的树枝或庄稼上,中途休息时轮流用来点烟。大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西彩石村再也看不到用打火方式或火绳点烟的老人了。

用火镰火石取火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带有火眉的火头子紧靠着放在火石下方并用左手捏紧,然后用右手持火镰呈切线状切击火石,发出“嚓嚓”地敲击声,蹦出的火星便成簇地喷向火头子。火星落在火眉上便引燃火头子,然后轻吹火头子冒出火苗取火就结束了。这一过程在西彩石土语中称为“打火”。由于“打火”与旧时农村年龄较大的孤男寡女非婚同居的“搭伙”同音,人们往往把此“搭伙”过日子误认为在一起用火镰火石火筒子“打火”做饭。其实这一理解也没错,在一起“搭伙”过日也有“打火”涵义,免不了会天天“打火”生火做饭。现在的西彩石人做饭烧菜早已用上液化石油气或电器化了,最起码也是常年不息的蜂窝煤炉,“打火”这个词已经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大家也不用为分辨“打火”和“搭伙”而犯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园往事(5):火刀 火石 火纸闷子(许广洲)
父亲的旱烟袋
为什么古代的火折子,像打火机一样一按就冒火?
为什么古人把吃饭叫做“打尖”?
燧人氏2—中华台028
油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