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经常上火、容易生病!4招3碗汤,有效降火、提高免疫力!

儿学堂

学了那么多,目的是要会用!周末我们花上1分钟的时间,看看在生活中怎样实际运用吧!

孩子经常上火、容易生病!

4招3碗汤,有效降火、提高免疫力!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家长问:

许教授您好,感谢您经常发推文分享调理方案,帮助了很多无助的妈妈。推文我看了不少,可是看的时候感觉很容易,落实下来又拿不准。最近还越来越严重了。不得已求助许教授。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方案解惑,万分万分的感谢。

基本情况:我家娃4岁2月,女孩,身高100厘米体重30斤,身高体重增长慢,有黑眼圈和眼袋,睡眠质量差,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经常说梦话,很少一觉安稳睡到天亮。大便经常干硬。3天左右一次。胃强脾弱爱吃东西,容易上火嘴巴红。

既往病史:曾3岁半的时候有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治疗半年现终于好转。去年刚上幼儿园体质差,反复支气管炎,咳嗽,经常声音沙哑。容易上火。很少发烧一生病就老是支气管炎咳嗽。

目前的情况:工作原因今年3月份我们到泰国生活了。这边天气特别热也好也不好,好的是来了就没再感冒支气管炎了,鼻炎结膜炎也没复发了。不好的是太热,吃冰饮也比较多了。也许是这个原因导致脾胃更差了。现在每天都说肚子痛,不舒服,去医院看医生摸了下肚子说肚子里有硬块的大便没拉出来导致的。开了几瓶乳果糖,氢氧化镁,西甲硅油这些泻药。我觉得这些治标不治本没给她用,验血居然查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最近也总喊累。大便还是干要3~4天才拉。

孩子的情况有点复杂,一直很迷茫。希望能得到许教授的指导,应该怎么调理孩子的体质?万分感谢!

答:

通过案例中家长的描述以及孩子的舌象图,我可以大致判断出孩子体内是有虚火的。舌质红、舌偏瘦这些都是很明显的脾阴虚的表现。脾阴虚伴有积热在之前的案例中很少碰到,所以家长对这种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在日常调理中也存在着误区。

脾阴虚通常会被误认为是“上火”,家长会经常给孩子喝一些寒凉清热的“凉茶”,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雪上加霜,让孩子的体质越来越虚,极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今天我就借着这个案例来讲解一下脾阴虚、积滞化热的孩子平时该如何调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

● 主要症状:生长发育缓慢,经常肚子痛,爱吃东西但是不消化,容易上火嘴巴红。

● 舌象:舌质红、苔少、中间凹、两边凸。

● 大便:大便干硬,3天左右一次。

● 睡眠:睡眠质量差,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经常说梦话,很少一觉安稳睡到天亮。

● 脸部:有黑眼圈和眼袋。

● 既往情况: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病史。体质差,反复支气管炎,咳嗽,经常声音沙哑。

脾阴虚、易“上火”,根源是积滞化热

什么是脾阴虚?意思是体内的物质不够,特别是脾的阴液不足、亏虚,是脾运化功能失常的一种表现。

脾阴虚的孩子,阴阳不平衡,濡润的阴液不足,身体通常会出现干燥、燥热的表现,比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眼袋偏紫红色,舌头小、红,舌苔少或者有裂纹,手足心热、脾气暴躁、入睡困难、眼睛干涩、怕热等。通常家长说的很容易“上火”的孩子,其实大多是脾阴虚。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案例中这个孩子的情况。这个孩子也有明显的脾阴虚症状,如舌质红、少苔、入睡困难、大便干硬等。脾阴虚,实际上就是脾虚的一种,是由脾胃气虚演化而来的,脾虚则无法运化食入的水谷精微,导致积滞存停于中焦,久而久之化热入里,内热不停灼伤脾胃中的津液,最终导致脾阴虚。

孩子阴虚、积滞化热,热邪上扰心神,孩子还入睡难、睡眠质量差、多动、爱发脾气等。胃中有虚火,腐熟功能相对偏旺盛,但是脾胃津液亏虚,运化能力较弱,孩子就会表现为爱吃东西但是不消化。

反复腹痛、大便干硬,都与脾阴虚有关

《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由此说明,案例中的孩子频繁出现的肚子疼也是脾阴虚的一种表现,脾胃中津液亏虚无法濡养腹部的经脉,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孩子肠中的阴液亏虚,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就会停滞不前,不断吸收肠道中的津液,大便就会变得干硬难解,久而久之,甚至会造成便秘。而当孩子大便不畅时,单纯依靠乳果糖、氢氧化镁、西甲硅油等促进排便的药物,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长期用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甚至逐渐丧失自主排便的能力。案例中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这是很值得认可的。

积滞化热,易感外邪

《内经》中写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孩子易生病,反复支气管炎,还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病史,是因为体内正气不足,脾胃一旦有积热,内热蒸腾,孩子的皮肤腠理就会打开,伏邪就趁机而入,导致发病。

《灵枢·刺节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孩子抵抗力是先天形成的,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好了,孩子的抵抗力才能足。阴虚体质,阳不敛阴,阴虚阳亢,所以孩子老是容易上火。

总结一下,案例中的孩子属于脾阴虚的体质,脾虚为本,积滞化热为标。虽然现在舌苔不厚,但不代表孩子体内没有积热,睡不安稳、大便干硬,“10秒判消化”中的睡眠与大便都不正常,提示孩子脾胃是有积的。

脾阴虚、积滞化热,调理应注重消积热、滋脾阴

孩子的问题看似很多,但实际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家长先不要自乱阵脚,要把握住问题的核心,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日常调理时,脾阴虚的孩子需要以消积热、滋脾阴、养阴和营为主,只要积热、脾虚的问题有所缓解,那么腹痛、大便的问题也会跟着改善。

● 控制饮食是基础,切忌生冷寒凉的饮食

导致孩子脾阴虚的根本原因是积滞化热,所以控制饮食是很重要的。不要看孩子现在胃口很好,舌苔也不厚,假如真的肆无忌惮吃东西、喝冷饮,脾胃是会受伤的,后期调理也会变的非常棘手。

像案例中的这个孩子,虽然总是有上火的表现,但本质上是脾胃功能差引起的。孩子现在在东南亚地区生活,气候相对较热,总是吃一些冷饮肯定是不利于孩子的体质调理的。一方面,冷饮的糖分都比较高,属于滋腻之物,容易阻碍脾的运转;另一方面,孩子生活的地方气候炎热,出汗也会特别多,阳气随汗液浮散在体表,那么体内的阳气就相对偏少、不足,长期大量地喝冷饮,会损伤脾阳,导致脾胃越来越虚。

孩子虽然属于“纯阳之体”,爱动爱闹,但是“脾常不足”,脾气偏虚,脾阳也容易不足,尽管孩子有上火的症状,但从调理脾胃的角度出发,我并不建议家长去给孩子吃太过寒凉败火的食物。而且,吃太多寒凉的食物,寒性凝滞,气机流动就不通顺了,不通则痛,从而加重孩子的腹痛问题。

另外,我想提醒家长一句,东南亚地区热性水果会比较多,比如榴莲、芒果,这些水果吃多了不好消化而且还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家长在给孩子吃的时候也要把握分量。

● 控制消化,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

孩子之所以容易“上火”,一方面是脾阴虚,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但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积食没有及时地消导,继而入里化热所致,这才是脾阴虚、易上火的根源。

因此,家长每天都要坚持“10秒判消化”,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如果有一个方面或以上不正常,就提示孩子积食了,要及时地消食导滞。因为案例中的孩子有大便干硬的问题,所以积食时更要选择新三星汤,坚持2~3天,并配合素食。新三星汤中有通便润肠的莱菔子,可以帮助孩子排便,糟粕排出体外,也不容易内热。

从孩子的症状来看,孩子已经是脾虚日久,单纯用新三星汤消积热,力度不够,效果也会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家长可以在新三星汤的基础上加入3克的独脚金,可以增强消积热的效果。

● 健脾养阴是关键

如果孩子长期积热,用消积食疗消积的效果不好,又找不到健脾的机会,就可以考虑攻补兼施。案例中的孩子既脾虚又积滞化热,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桃苓汤攻补兼施。

桃苓汤中的五指毛桃能健脾补肺,行气利湿;土茯苓能清热祛湿;芦根能清热生津,除烦利尿;鸡内金能健胃消食;全方能调和脾胃,一方面能消积祛湿,另一方面能清热滋阴,很适合脾阴虚、胃强脾弱的孩子用。家长可以让孩子喝三天停四天,坚持一段时间,喝的那三天尽量保持素食,可以给孩子吃点豆腐、西红柿等清热生津的蔬菜。

桃苓汤:五指毛桃 15 克,土茯苓 10 克,芦根 8 克,鸡内金 6 克,猪瘦肉 50 克

等孩子脾胃状态有所好转,积食情况有所缓解,就可以安排健脾、补脾,每周安排1~2次白术佛手汤 冬斛饮,这个组合食疗尤其适合脾阴虚、胃强脾弱、入睡困难的孩子用。案例中的孩子平时容易上火,白术佛手汤整体偏温燥,作为日常调理方可能会容易上火,所以,可以在白术佛手汤的基础上加入益气阴、降虚火的冬斛饮。

脾土生肺金,只要孩子的脾虚有所改善,肺卫功能强健,抵抗力也会有所提高,自然也就不容易支气管炎。

白术佛手汤:白术10克,佛手6克,土茯苓15克,陈皮2克,猪瘦肉适量

冬斛饮:石斛8~10克,麦冬8~10克,菊花3克,枸杞子5克

● 坚持小儿推拿促进肠排便

除了食疗之外,推拿也是很好的选择。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组脾胃阴虚导致便秘的推拿手法,日常可以给孩子做一做:补脾经200-300次、运板门200-300次、清大肠300-500次、按揉博阳池300-500次、揉二马300-500次、推下七节骨300-500次、顺时针摩腹5分钟。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句,食补不如睡补,脾阴虚的孩子更要培养晚上21点前入睡的习惯。夜晚主阴,睡觉是阳入阴的过程,孩子晚上睡觉会让阴液得到滋生。就算孩子睡不着,也要准时上床,尽量让孩子安静下来。

积滞化热、脾阴虚、反复生病的孩子,更需要家长放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调理。临床上,很多家长都说不知道怎么帮孩子调理,或者调理不得法,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没有系统地学习辨证基础。我在《儿童脾胃课》中就对基础的辨证知识有更为系统的讲解,另外,在《儿童调理与舌象40讲》中还介绍了帮孩子调理的“四步法”,并通过10大儿童常见问题的案例来讲解,简单易上手,希望家长好好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便秘、羊咩屎,要吃什么通便?
上热下寒的孩子越来越多!4招有效调理,补得进,不上火
根据发热时间段不同,即可判断实热虚热,也可判断是否有水湿!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脾虚,是脾阴虚还脾阳虚
脾虚分为脾阴虚和脾阳虚,孩子哪些症状可以辨别,该怎么调理?
宝宝七岁,睡觉出汗,易上火,爱趴着睡觉,舌苔脱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