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寒痹阻证

①风寒痹阻证:

病机为风邪寒邪痹阻经络关节,而见肢体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紧或弦缓。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选用防风汤加减。

防风汤

防风、甘草、当归、茯苓、杏仁、桂枝各30克,黄芩、秦艽、葛根各9克,麻黄15克。

方义:防风麻黄祛风散寒,当归秦艽桂枝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茯苓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共奏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②风湿痹阻证:病机为风湿之邪侵入肌体,痹阻经络、关节而致本证,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重着,痛处游走不定,屈伸不利。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厚腻,脉浮缓,或濡缓。治法: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各20克,藁本、防风、甘草(炙)各15克,蔓荆子10克,川芎10克。

方义:方中羌活独活为君药,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者相合能散周身风湿,梳利关节而通痹,,防风藁本发寒止痛,而祛肌表风湿,为辅药,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合蔓荆子升散在上的风湿而止头痛,以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合用, 主治风湿痹阻证。

③寒湿痹阻证:病机为人体营卫气血失调,寒湿外邪杂至而成。证见肢体关节冷痛、重着。舌质胖淡,舌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选用附子汤加减。

附子汤

附子(炮)5g,茯苓三两9g,人参6g,白术12g,芍药9g。

方义:方中附子温经通阳,散寒祛湿,通络止痛,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姜皮渗湿,芍药合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④湿热痹阻证:病机为:多因素体阳气偏胜,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湿痹证经久不愈,邪留经络,蕴化为热所致。主要症状为: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热痛,有重着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燥湿,宣痹通络。选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减。

白虎加苍术汤

知母 甘草 石膏 苍术 粳米 。

方义:方中知母石膏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佐粳米甘草养胃和中,本方有清热燥湿之功效。临床中加五苓散。

⑤淤血痹阻证:病机为:淤血停聚或疾病日久,正虚血瘀,不通则痛。主要症状:肌肉关节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久痛不已。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沉涩。治法:活血化瘀,舒经通络。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红四物汤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各15克。

本方组成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剂,使淤血消散,,脉络通畅,疼痛可止,临床中加四逆散效果明显。

桂枝芍药知母汤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12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麻黄12克 生姜15克 白术15克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10克(炮)

金匮要略里,在痉湿暍篇湿痹。


他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湿家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可与麻黄加术汤。

病人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薏甘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风湿相搏,身体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

风湿相搏,骨节疼痛,全身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附子,白术,桂枝,甘草

诸肢节疼痛。身体魍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

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疼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白术、茯苓、人参、芍药

活血散(外敷)乳香、没药、杜仲、续断、骨碎补、三七、当归、红花、丹皮、大黄、芒硝各15克,川芎、冰片各10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湿骨病第一方,温阳通络、祛风除湿,骨缝深处风寒湿痹亦可除
痹证的经方治疗 作者:黄仰模
风湿骨病第一方,温阳通络,祛风除湿,把骨缝邪气给“拔”出来
风湿关节痛常用方剂
风湿痹六经辨证论(上篇)
关于“风湿”的笔记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