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大都之谜(九)
元大都的蒙古包

在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12601294),元大都有五十多万人口,大部分是跟随忽必烈从蒙古草原杀到金中都的蒙古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了末代元惠宗统治时期(13331368),元大都人口已近百万。
明朝大将徐达攻占北京,元惠宗没做抵抗,带着家眷亲信与残余的蒙古军队骑着马赶着勒勒车逃回元上都去了。
徐达二十万明军曾血洗大都城三日,在大都一些汉人引导下,将城中的蒙古人杀光。80万人口的元大都城中只剩1.3万人,其中大都是来自西域的色母人回回。其实,这些回回不住在大都城内,而是住在金中都老城内的柳河村,即现在的牛街。徐达本身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所以与牛街穆斯林和睦相处。徐达占据的元大都,已经成为一座空城,死城。
按元大都人口平均值是80多万人口计算,每户5人,约有16万户,只有6000户是贵族,其余16万则是平民,户均面积占地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这30多平方米面积给生活在最底层的居民居住,能盖什么样的房子呢?
不要忘记,居住在元大都的居民主要是蒙古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是世居蒙古包的人,30多平方米面积正好能支起一个蒙古包,蒙古包旁边还能一匹马二头牛。如果平民嫌地方狭窄,可以把蒙古包支在元大都外关厢,照常能生活。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的意思,是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



蒙古包最小的直径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
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蒙古包。
元大都时期的平民蒙古包区在哪儿呢?在元大都北部,那是块空地,约占元大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大多史书都说这些空地是闲地和坟地,是不准确的。众所周知,蒙古人没有墓地,调动几十万军民历时20多年修建的元大都,怎能有如此大面积的空闲之地呢?
不是空闲之地,肯定是蒙古族元大都居居住的蒙古包区。那为什么没有留下生活印记的?蒙古包能留下什么印记,那是一个可以搬来搬去的蒙古人住屋,搬走时连牛粪都不留下。
1944年从中国分离出去蒙古人民共和国,至今没有得到台湾中华民国政府的承认。
蒙古国的首都叫乌兰巴托,2008年人口94万人,据说有三分之一市民仍然居住在蒙古包里,他们的蒙古包在乌兰巴托市中心的边缘,中国话称之为“城乡结合部”。下面是乌兰巴托市的几张照片,能否联想出700年前元大都的影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包的来历
气势壮阔的草原,何止是牛羊的世界,分明也是蒙古族牧民的天堂!
蒙古族族徽:蒙古包 苏力定 勒勒车
马背上的民族
创意绘画|草原上的蒙古包
逐渐消失的蒙古游牧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