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昔日小院的花草树木

*回首往事

昔日小院里的花草树木

现在,人们都大张旗鼓地在“绿色”上做文章,什么“绿色环境”、“绿色出行”、“绿色食品”等。其实就我个人经历感受,人们早就重视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和为自己创造绿色清新的居住环境。本文标题的“小院”,是泛指那时候不少人们居住的院子,尤其是那些独门独院的小院和四合院,居住在那里的居民一般都喜欢在院子里种花儿,这些花儿与院子里的树木交织成绿色或彩色“画面儿”,既美化环境,又能呼吸新鲜空气。我家搬进大杂院后,就没有自己支配院内环境的权利了,充其量也就是在自己屋前的台阶或窗台上摆放几盆花儿,而不像那些独门独院的住户,可以随意美化院内环境。

那些大杂院在各平房大院还没有兴起乱搭乱盖之风时,各住户还是很在意自己住屋前环境的整洁,也注意爱护院内公共环境的整洁。住户除了把屋内摆放不下的一些物品整齐地码放在屋前台阶上外,在台阶和窗台儿空余的地方,一般都摆几盆花儿,所以家家门口不使人感到杂乱。在那些院子面积较大的院子中间的地面儿,经住户商量,大家共同开发一块地,并用竹竿儿搭起花架,种葡萄或葫芦、丝瓜等。夏秋季节走进这些大杂院,首先就能看见那花架上绿色藤叶,给人清新明快感觉。据说那些果实也是院内住户分享。

那些住在独门独院小院的住户,更在意自己环境建设。如我旁门儿小院的住户与我家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也是我和父母经常交往的邻居。我小时候和他家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大姐姐常一起玩儿。这家院子面积不大,有北房两间、南房两间;院子东边是厨房和影壁墙的背面儿;西墙边儿有一棵枣树,枣树南边儿是一块面积约三四平方米的空余地面儿。邻家那位大爷用木桩和绳子圈出一块2平方米的地面儿,在里面种上茉莉花、串红、牵牛花儿等花儿,后来这院的老奶奶又买来一种花儿,记得好像叫“西番莲”。在他家精心护理下,那些花儿在茁壮生长。我小时候经常去摘一朵茉莉花或牵牛花玩儿,邻居大妈倒是不说我什么,只是“提醒”我“小子爱花儿长大可怕媳妇儿啊”,我那时候哪里懂得什么是“媳妇儿”呀,只不过看见花儿好看,就摘一朵玩儿而已。到了上小学时,我们学唱一首歌《牵牛花儿像喇叭》,歌词是:“牵牛花儿像喇叭,喇叭吹起嘀嘀哒,小玲玲写封信给解放军,感谢他们保卫祖国功劳大。”当时,班里有几个同学没有见过牵牛花儿,于是我下学后去那位大妈家,要求摘几朵花儿给同学们看看,大妈亲自摘了十几朵给我。我第二天分给同学,大家很高兴。上学后,我一般不随便摘花儿,因为已经懂得爱护花木。

我家周围还有几户独门独院的小院,那些住户或用木桩、绳子围成种花的地面儿,或用砖围成种花地面儿,总之,家家都喜欢养花儿。我家对门是个长条儿形大院,院内只有一排北房和三间西房;南边都是空余地面。这院内住三户人家,大家共同靠南墙开出一块长3米多,宽1米多的长方形花池,里面种满鲜花,每逢春夏秋三季,那五颜六色的花儿在绿草衬托下非常美丽。特别是我家附近居住的那位近亲,他家是三进四合院。走进他家大门过了门洞儿,外院有一棵高大的海棠树;走过垂花门,里院的十字甬道把宽阔的地面分成四块整齐的绿地,靠外的绿地上种着各种名贵的花儿,与院中的葡萄架和里面绿地两侧的十几棵石榴树相衬,使里院像一个小花园,我们夏季在那里乘凉感到非常舒服。

那时候,不管我走进任何一家独门小院或四合院,走进大杂院或庭院,几乎都能看见花儿和树。没有人号召什么绿色环境,但是人们都有创造美好环境的自觉性和自发的爱美之心。这种心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各个小院的各自的“美”。我上高中时更喜欢环境的绿化和欣赏各种名花儿,由于我从小不自己串门儿,所以不少亲友的家也很少去。我母亲看到我这么喜欢花儿,于是带我去我父亲的一个老朋友家,我分别称那家的男女主人为“三姑父、三姑”。因平时只是我父母和他们走动,所以直到上高中我才第一次去他们家。

走进三姑住的独门独户的小院,我简直被院里景色惊呆了。那小院里足有几百盆花儿,分别摆放在屋檐下的窗台或台阶上;靠院子南墙用木板搭有花架,每层也摆放着花盆儿;北屋前的地面用砖围砌两个长方形花池,里面也种着鲜花。听爱花如命的三姑父给我介绍了各种花儿的名称和产地后,我都听入迷啦。仿佛瞬间,我眼前的三姑父变成了影片《秋翁遇仙记》中那个爱花如命、勤劳善良的老秋翁!三姑父家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小院,不,应该说是五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那院子里一切摆设是那么整齐有序,地面是那么干净。我感到三姑父这个当老师的,肯定也会给他的学生们带来美的概念。

然而,随着极“左”路线开始盛行,特别是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到来后,这一切绿色或彩色的“美”,也随着“革命”暴风雨的冲击而花叶衰落。当时这种爱花儿爱美的爱好被斥为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被警示“香花掩盖着毒草”等。如果出身不好的“黑五类”家庭,这种养花就不是什么爱好,而是继续梦想恢复资产阶级的享受生活;如果出身根红苗正的“红五类”家庭,这种爱好也成了被资产阶级生活情调腐蚀的苗头。特别是在那场“红色风暴”到来后,那些“红大爷”在社会上疯狂折腾起来,几乎所有养花养草的家庭,都不约而同、心照不宣地被迫来了一场集体表演的“黛玉葬花”悲剧,而且几乎看不见有人家公开明显地养花儿了。

这里要特别提及我的那位老邻居、老朋友三姑父。“文革”到来后,我才知道他原来是个所谓的“右派”(后来平反了),自然难免被抄家的命运,所以他的那些花儿的命运更可想而知啦!那些花儿被彻底摧毁后,三姑父身体也就一天不如一天啦!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因唐山大地震,不少院内搭起了防震棚,后来有些大胆的住户将“棚”升格为“房”,借此解决自己住房紧张问题。见没人干涉,于是平房大院邻居互相仿效,很快各大院开始了乱搭乱建之风。不管是大杂院还是已变成大杂院的原整齐的四合院,几乎瞬间变得杂乱无章、破烂不堪。而且不少住户开始争夺本院公共地面,不是砌个小屋放杂物,就是在院子空余处公开放杂物,不少院子成了乞丐的“老窝儿”。那绿色地面不是被侵占,就是几乎变成了“垃圾站”。不少原来热爱自己居住环境的住户,其时恨不得马上搬出这残破的大院。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不少住户随着地区拆迁搬进了整洁的楼房,从而摆脱了那已变得恶劣的居住环境。

但是要命的是,不少人几乎染上了乱搭乱盖、乱堆乱放的“瘾”,真好像大烟鬼染上烟瘾一样,而且把这“折腾”的坏习惯带进了居民楼区。令我百思不解的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在明亮整洁的住房和楼区生活,而非要把自己居住地方变得和“猪窝”一样!尽管有些人也装修房屋,但装修完后却在住房周围继续乱堆乱放,似乎装修无非是“赶时髦儿”!不少人家装修后其居住环境是“室内‘光’”、“外面脏”!严重的是,这些人不仅不能创造绿色环境,而且变着法儿地破坏绿色环境。他们把楼后绿地改成“菜窖”、“鸡窝”、“破烂堆放地”等,甚至乱搭乱建乱改动门窗和室内设备。就是那些街头花园的绿地也遭了殃,草地到处是狗屎和乱丢的废弃物…….人们不禁要问:守着这些人能建设绿色环境吗?

虽然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但我有时候还是怀念昔日那宁静整洁绿色的小院,小院里那些花儿和草,那些树!有时候我也在反复琢磨:为什么现在越提倡创造绿色环境和整洁环境,而不少住户却反其道而行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想有个这样的小院……
搬家—一个北京人近40年的居住变迁记忆
吾家小院
在农村,我愿有一个院子,在四季里等你!
美哒哒绿色小院
男子低价买负一楼,喊来挖机变成一楼。一楼住户:院子也成他的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