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宣武门外大街历史沿革


宣武门外大街,南北走向,北起宣武门内大街,南至菜市口大街,因在宣武门门外得,俗称顺承门大街。辽代在安东门外郊野。金代大约为光泰门的位置(在今宣武门以南)。明定都北京后,将元代城墙南拓。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城楼,瓮城,并把元顺承门改称宣武门,其下大街称宣武门大街。清乾隆时称宣武门外大街。民国和解放后沿称。1965年维持原名。
1865年(清同治四年)7月3日,我国第一条铁路在宣武门护城河外至菜市口路段兴建。英商杜兰德试运行蒸汽机车作为展览宣传,铺设木枕铁轨路长约500米。国人看到冒烟铁家伙自动行走“大惊”,清政府因“殊甚骇怪”,还没等到铁路载客运营,就命令步兵统领衙门派人拆除。但这毕竟是在中国大路上行走的第一条铁路线,载入中国铁路史。

解放前,宣武门外大街没有有轨电车。1929年北平开通第四路有轨电车,由崇文门经东单牌楼、天安门、西单牌楼至宣武门城楼北侧,全程4.6405公里,共设9站,称南线。
1959年3月10日开通西直门经宣武门到前门的5路无轨电车,全程7.77公里。1959年11月11日延长到天桥。1967年5月22日改为经宣武门、菜市口、珠市口到天桥。1969年延长到白石桥始发。1976年5月1日改为105路电车。无轨电车5路(今天105路)是使用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无轨电车,这种车型曾向前苏联出口3500辆,是当年中国技术最先进的无轨电车,北京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今天只有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才能看到这种车的照片和资料。即使50年后北京的新无轨电车有的地方真还不如当年的进口车,例如没有后面两根绳子的张紧装置,三门结构比现在双门在高峰时乘客上下更方便。

2000年随着菜市口南下路的建成通车,宣武的交通拥堵情况大大缓解,但由于宣外大街从庄胜崇光百货商场以南到菜市口百货商场的一段道路狭窄,形成“栓塞”,严重阻碍交通。宣武区政府决定自筹资金1.5亿元,拔掉这个“塞子”。2000年10月24日,宣外大街道路拓宽工程正式启动,宣外大街道路拓宽工程北起前青厂胡同,南到菜市口,全长650米,向东拓宽35米,拆迁居民270余户,单位18个。改造后的大街从宣武门到菜市口,全长1.1公里,路宽70米,四上四下车道,铺设水、电、气、热等7种市政管线,2001年“十一”前竣工通车。
宣武门外地区,主要指宣武门外大街东西二侧地区,西至上下斜街,东至南北柳巷,东面是西琉璃厂。这里是“宣南文化”的诞生地,主要包括琉璃厂纸墨笔砚、古旧书、古玩字画文化,和宣武区的“会馆文化”。
清代禁止汉人在内城居住,即使是一品大员也要住在外城。宣武门是官员们每天进入内城“上班”的出入大门,因此,大部分四品以上有资格“上朝”的官员都选择在宣外大街居住。
宣武门外大街东侧清代有陕西韩城会馆。乾隆时状元王杰住此。此人为官廉洁,正直敢说。后来其寓所义捐做会馆。今为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等单位占用。往南有规模宏大的江西会馆。北京著名的《晨报》编辑部、北京最早的自来水井等。街东有灵石会馆。再南为歙县会馆。我国货币改革家王茂荫住此,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惟一提到的中国人。这里还是我国著名国画家黄宾虹住处。其南为宣武门外大街小学,前身是义和团团民进京最早烧毁的美国教堂。又南为春明学校著名文艺家白杨、林海音就读处。再往南为清代菜市口刑场。
清代最高级别考试单位在内城贡院,因此,为进京赶考的全国贡生提供住宿条件的地方会馆,在宣武门外地区应运而生。民国时期统计,在宣武共有清代各省、府、县会馆402座,其中一半在宣武门外大街地区。
宣外大街西侧有达智桥、校场口、老墙根、上斜街、下斜街、储库营等明代老胡同。
校场口因建有明清两朝兵营操练场而得名。操练场面积很大,现在形成校场口胡同一条至七条,还有小六条、小七条、小八条、小九条。清代校场口地区会馆林立,有灵石、韩城、三原、云南、宣兴、广东、山东、永新、漳州、贵州、正阳、温州、蒲城、长安、云南、径阳等十几家会馆。
上斜街和下斜街是金中都南城外的河道,西侧是金中都内城著名的三庙街。清代建有武宁、番禺、东莞、四川、太原、歙县、商山等会馆。
达智桥胡同因有石桥而得名,是明代建设外城最早形成的胡同,属于校场口地区。旧日胡同内明代嘉靖朝两个对立人物杨椒山和严嵩就曾在此比邻而居,后严嵩将杨椒山害死,后人为纪念其忠勇,在此修建了杨椒山祠堂。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也发生于此。
宣外大街东侧有香炉营、前后铁厂、前后青厂、海柏、椿树、西草场、棉花地等七十多条大小胡同,南通琉璃厂文化街。清代这里会馆林立,在百所以上。最著名当时江西会馆、顺德会馆、四川叙州会馆、广东顺德会馆等。
海柏胡同的顺德会馆,曾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考据学家朱彝尊的旧居。他一生著作甚多,在史学考据上所作的贡献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他最为著名的史学著作,是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北京地方史志的专著《日下旧闻》。该书为后世研究北京史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日下旧闻》成书之后,在其基础上有不少史学家作“补”,“增”,“考”,可见其史学价值之珍贵。目前,该书仍是研究北京史所不可缺少的一部著作。在文、史学界虽然无人不知朱彝尊。
宣外大街南口的棉花胡同,明代是四川女将秦良玉搬兵救京城的兵营,后来定居这里种棉花而得名,形成上下棉花一条至八条。清代胡同内有十几家会馆。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形成中国国粹剧种京剧,不少京剧名家都居住在棉花胡同。这里俗称“棉花地”,意思是说,要想下海学戏,就要到棉花胡同拜师学徒,称“下棉花地”。
宣外大街的椿树胡同,明朝起就叫椿树胡同,后来演变成了十条以椿树命名的胡同。这里临近西琉璃厂,是乾隆皇帝编撰《四库全书》的地方,所以也是朝廷重臣和名人聚集最多的地区,像汪由敦这样的乾隆宠臣都居住在椿树胡同。进入民国,这些豪宅被分散卖出,又成为富有的京剧名人的宅邸,尚小云旧居就在这里,直到1996年被拆。
宣外大街南口叫菜市口,再往南是南横街。解放前,南横街路北是民居,路南是荒地、水塘和坟地。明代路南有黑窑厂,与琉璃厂相对,一个是烧制琉璃瓦的砖窑,一个是烧制砖瓦的民窑。清末黑窑厂废弃改称陶然亭。清代,这里曾是水泽国,是京城人郊游的好去处,因此,在南横街以北,清朝重臣大多在这里建造府邸,形成丞相胡同、米市胡同内的豪华府邸,曾国藩的府邸就在这里。
“重臣云集”和“会馆经济”,曾给宣外大街带来商业市场繁荣。清代的宣外大街可以说是商铺林立,有戏楼、酒肆、茶楼、商铺、银号、药店、书店、当铺、棺材铺、车马店、旧货市场等等,为长期和短期居住在这里官员和市民提供生活娱乐服务。

进入民国以后,清朝官员们都“下了岗”,把房子转卖成为民居。200多所会馆也是如此,大部分变成同乡住户的民居。由于宣外大街失去了官员富户,变成一条纯粹的居住街道,商业形式也随之改变,就像现在禁止“公款吃喝”后,酒肆、饭店只能“转向”为大众居民服务了,小饭馆、小商铺、油盐店、杂货店、铁匠铺、山货店等等多了起来。因此,民国时期的宣外大街没有形成名扬京城的老字号商铺。
解放后的1956年,宣外大街的私营店铺都公私合营了,主要商店就有一家——二层楼高的宣武门副食品商店。宣外大街北口还算热闹,主要是有西河沿旧货市场。商铺最集中的是宣外大街南口的菜市口地区,那是宣武区的商业中心,有菜市口百货商场、菜市口菜市场、菜市口电影院、鹤年堂药店、菜市口委托商店、南来顺饭店、骡马市日杂商店、菜市口浴池等知名商业。相对来讲,宣外大街中段两侧基本都是民居,白天道路上客流显得冷冷清清的。
1994年至2000年,宣武门外大街东侧先后划定了四个危房改造区,以东西走向的西河沿街、前后青厂、西草场三条胡同为界,先后建起西河沿住宅小区、庄胜住宅小区、富卓住宅小区、椿树园住宅小区,目前正在建设80万平米的棉花片高楼大厦。
在宣外大街形成的大型商业是“庄胜GOGO崇光百货商场”和“富卓商业中心”,其它的小商店、小饭店都拆光了。


宣武门外大街的西侧正在规划建设“宣武区传媒大道”工程,已经规划建设20年了。原来宣外大街北口的中国图片社老楼已经变成了一栋深色的玻璃大厦,其它建设的项目至今还没有拆迁。


目前的西侧达智桥校场口地区老胡同,还是老样子。南口的广安胡同地区已经拆迁完毕,规划建设“新菜市口百货商场”,据说以卖“金子”为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武门有什么来头?
老北京各地会馆列表
四川营胡同
新中国这首歌被定为国歌——北京西城校场头条手机速写
菜市口的珍贵记忆
果子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