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街串巷的手艺人

0老北京杂谈

走街串巷的手艺人

 

    如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就北京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来看,不仅衣着服饰时髦华丽,家里的生活用具更是进入现代最高生活水平行列。仅一般家庭来讲,价格可观的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已几经“更新换代”,至于一般的锅、碗、盆及小型日用品更是不断弃旧换新。而解放前直至上世纪5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那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就衣着服饰来讲,依然是依据“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规律;至于家里的一般生活用具,如锅、盆、碗、笼屉、桶、桌椅板凳等,一经损坏,也只能找人修修补补,直到实在不能用了才不得不买新的,就这还得挑价格便宜的买。这种状况,从另一面来讲,倒也方便了那些手艺人。所以千百年来流传下一句老话:“历年饿不死手艺人”。

由于上述原因,过去不少劳动人民叫自己的孩子从小拜师学艺,为的是将来有碗饭吃,所以使过去的北京城里不仅有不少修理人们日常用品的店铺,而且在大街小巷里经常有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老百姓找他们修理损坏的日常生活用品不仅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我的童年时期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中期,我家所居住的胡同就在现在的北京站口位置,周围相接相通多条胡同,是老北京城典型的胡同区。我记得,那时胡同里不仅每天都有卖吃食小贩的吆喝声,而且也有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的吆喝声或其招揽生意的响器声。经常出现在我们胡同里的手艺人,有焊洋铁壶的(因据说那时用的铁是外国进口,所以带个“洋”字)、修鞋钉掌的、修笼屉的、锔盆锔碗的、补锅的、箍桶的、修理搓板儿的、磨剪子磨菜刀的、修理雨伞的等。鉴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这些手艺人实实在在的技艺彼此相需,相处倒也十分融洽。

现在一般家庭用的都是电气锅、高压锅、不锈钢饭铲等,而过去别说这些电器用具人们见都没见过,就是一般家庭有个较好的炒菜的铁锅、铁铲子就不错了,据说有的家庭的一些较好的生活用品,还是家中女主人陪嫁带过来的,可见当时人们是多么珍惜自己家里这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呀!“穷”,是实情,所以家里用具坏了,只要能修就修,为的就是省俩钱儿。因时所需,就出现了众多的手艺人。那些手艺人的辛勤劳动,不仅给自己挣了糊口钱,而且给用户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开支。应该说这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的技艺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很高的。经他们修理的生活用品,一般又能使用很长时间,有的甚至能连续使用几年。走惯了街,走熟了脸,你要是没有真本事,别人不再找你修理用具,那么岂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所以我记得那时的这类手艺人,几乎是没有骗人的。不仅不骗人,而且这些人在自己混熟了的胡同里的人们心目中有很好的声誉。这大概是,在这类人心中“人缘好才能有财源”、“和气生财”等经营观念扎根很深。他们不仅认真为用户修理器具,而且特别重视“感情投资”,真可谓服务到家。如我们邻院住着一个年过70岁的孤寡老人,每次这些手艺人来到我们的胡同,几乎都要到该院去问一问老人有什么需修理的东西。如有,他们不仅上门取走去修理,而且修理好了还亲自给老人送进屋里。在价钱上也往往比正常收费标准低许多,至于“小打小闹”的修一下连钱都不收。“旁观者清”,他们这种仁义之举,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而且也赢得他人的佩服,自然人缘有了就不愁生意了。

有趣的是,事实往往真是“人熟是一宝”,久而久之这些手艺人与胡同里的孩子们混熟了,小孩子眼睛“尖”,往往一看见这些人进胡同,便主动通知自家或邻家有器具要修理的住户。这无形中帮了这些手艺人很大的忙。更有趣的是,那时,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的胡同里的孩子们,却有着似乎是“天生的”、“超龄的”编歌谣或顺口溜的本事。这种本事的结果,使得这些手艺人未进胡同,却已人人尽知。因为“习惯成自然”,胡同里的人们从孩子们突然哼唱的歌谣声中,就知道是哪类手艺人进胡同了。如,有锔盆锔碗的手艺人即将进入我们胡同时,在胡同里玩的孩子立刻会哼唱:“锔盆锔碗儿锔大缸,锔破了大缸换新缸……”;有磨剪子磨刀的手艺人来到,便一起喊着:“磨剪子,磨菜刀,磨老太太的后腰!”顽皮之举,却为手艺人的到来做了“广告”。当然,这些手艺人招揽生意也有他们自己的吆喝声和特色的吆喝词儿。现在,谈到或表现老北京传统的吆喝声中,大多侧重于吃食,这样把一些各具特色的手艺人的吆喝声忽略了。流传的大概就是有数的几句,比较普遍的就是“磨剪子勒,戗菜刀!”据说就这句还是不少人从现代京剧《红灯记》里学会的。其实这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的吆喝声和吆喝词句,也非常多,而且各具特色。如修理搓板儿的吆喝是:“我修理搓板儿!”特别是最后“板儿”两个字的音拉得特别长,还有一定音调。再如,修鞋钉掌的手艺人的吆喝是:“修理皮鞋!”等等。

总之,多少年来,手艺人靠自己的手艺,换来收入,养家糊口;而胡同里的平民百姓为节省生活开支,并使损坏的生活用具修好继续使用,也离不开这些手艺人。这种息息相关、各取所需的“生活链”,不仅使双方受益,而且铸就了老北京的一种民俗风情,形成了老北京胡同的一景。

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党和国家对这些手艺人的关心,他们逐渐走进自己的归属部门,形成了我国最初的“服务性行业”,如今更成为我国的一大主要产业。

已经有近半个世纪没有看到那众多的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了,但是我们这些60岁以上的人,大概不会忘记他们活跃的那些年代,不会忘记他们曾给胡同里的平民百姓带来的方便和服务,更切身感受到:我们已进入现代化、高水平的生活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怀念!怀远街头那些传统的老行当,你还记得几个?一起来重拾童年记忆
回忆老北京“叫卖”声声--瑛子
儿时记忆:远逝的那些吆喝声
北京渐远的叫卖声 | 黄开发
侯 磊丨《一日货声》
这些青岛街头消失的老行当,你还知道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