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日化五厂
北京名牌“光明牌一焗黑”是如何被糟蹋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染发被看做资本主义国家的毒瘤,备受争议。“文化大革命”中,烫发、染发更被视为洪水猛兽。
但是随着社会的需求,中美建交后的1972年北京护肤化妆品市场出现转机,北京市化工局组合原有的护肤品生产企业,还从科研部门抽调三百多位技术人员,充实组建了北京日化一厂到六厂总共六个日化企业。
其中安排北京日用化学五厂为专业研发、生产染发剂的企业。但是当时我国对染发产品的研究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一点基础,因此染发产品研发之路无疑显得任重而道远。
北京日化五厂的前身是崇文区的一家街道集体企业,生产雪花膏,没有自己的品牌,靠给别的厂家加工贴牌商品,厂里没有技术人员,厂区占地面积不到4亩地。
1972年北京日化五厂成立,到2009年黑胶原的成功研制,经过3代人,整整四十年的艰辛研发之路。毫不夸张地讲,北京日化五厂的发展之路,就是我国染发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1974年,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染发产品问世,剂型为粉剂,售价仅为3毛8分钱,虽然在使用上极其繁琐,需要提前将粉剂熬制成液体才可以使用,但是由于是国内第一款黑发产品,因此备受青睐,产品定名“光明牌”,含义是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1978年,在粉剂染发的基础上,北京日化五厂改进了生产技术,生产出水剂染发剂,减少了前期熬制过程,使染发过程变得更为简单,正式进入了第二代水剂染发时代。
1987年,由于水剂染发产品的核心成分“乌尔斯”被检出严重铅汞超标,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于是,就用苯二胺代替(笔者注;化工原料“苯”是致癌物质),膏状染发剂全面取代水剂染发剂,从此染发市场进入第三代染发剂时代,光明牌“一洗黑”、“一焗黑”迅速占领北京市场。
                         

                   

           

1992年,香波技术开始普及,以香波取代染发膏成为了当时的主要染发手段,但是由于生产原料及染发机理相似,被定义为第三代的升级产品,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1992年以后,北京日化五厂开始合资生产阶段。国营日化五厂已不复存在了。该厂上级单位北京丽源公司和外资生产企业,靠着日化五厂的品牌,在北京染发市场挣大钱。

              北京表壳一厂的结局

梁先生,北京市人,1953年出生。69届初中毕业生。19695月到黑龙江生产建设553连当知青。十年后的1979年返城,被分配到永定门外革新西里116号崇文区表壳厂当工人。
梁先生正赶上北京市大力发展热销的“三大件”之一手表工业的好时候,这个1968年成立的集体所有制不到200人的小厂,被升格为国营企业,归北京市一轻局领导,改称北京表壳一厂。
1979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第一年。这一年,国家为满足十年浩劫后百姓对物质的追求,加大了对轻工业的投入。崇文表壳厂也借此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二年,北京市一轻局投资盖起高大的生产楼,气派的办公楼,一个大集体的区属小厂就此成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大厂。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也就是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期,大量的电子手表涌进了内陆市场。很快物美价廉的电子表便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国产机械表也从此一蹶不振,就连上海、双菱等名牌国货表,也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百姓对物质的追求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日化用品逐渐取代了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的地位,成为轻工行业新的龙头老大。
正是看到了日化行业的巨大潜力,原北京表壳一厂审时度势与日化行业联姻,组建了新的北京日用化学五厂,以生产染发产品为主。
合并后不久,国内消费品市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厂子的产品也由北京市百货公司的统购统销变成了工厂自产自销。这一重大变革,不但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还打破了北方产品不过长江的销售格局。
日化五厂于1987年实行了全员承包责任制。责任、权力、利益结合调动了经营者的使命感,任务、贡献、报酬挂钩激发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产量大增。利用光明牌一洗黑一焗黑方便、快捷、实用、价廉的新产品,日化五厂“光明牌”商品很快就在染发市场独占鳌头,销售额翻了翻的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众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抢滩登陆。面对洋品牌的强势冲击,就连风头正劲的日化业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自保的境地。
在政府热衷于与外商合资的大环境下,北京丽源公司(日化五厂的上级)选择了与德国汉高公司合资的途径。1996年在日化五厂原址成立北京汉高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
由于汉高公司的中国的销售策略,外国汉高染发产品占领了中国市场,而日化五厂的“光明牌”销售额不升反降,呈逐年下降之势。
靠着光明牌这块金字招牌,企业维持到了2002年。这一年,代表中方的丽源公司用极低的价格卖了中方的股份,出卖了国家利益,出卖了中方员工的利益。企业也由合资公司转为外资公司,改称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专门生产高价的外国品牌染发品,国产名牌“光明牌”消失了。
独资后不久,德方经理开始大规模清洗中方员工。一个拥有数百人的中型企业,最后被清洗成不足百人。
就是这几十名员工也未能坚持到最后。2012年由于公司所在地被政府征用,德国人注销了汉高北京分公司,揣着巨额补偿款,到北京其它地方改头换面搞生产去了。
2012年3月20日,对汉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原北京日用化学五厂)一百来号退休员工来说,却是一个今天就要离开工厂的日子。
这一天,公司的几十位已经离厂的员工来到位于南三环的天津百饺园,享用一顿特殊的午餐。席间,多年未见的工友们欢歌笑语,互道珍重。但在每位员工的心里都有一丝挥之不去的伤感。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公司举行的最后一次活动,也是他们在公司吃的最后一次午餐。
当他们走出百饺园的大门,就变成了一群没有单位的游兵散勇了。而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工厂也就此灰飞烟灭了。





上面是2012年正在被拆毁的公司办公大楼的照片,还有一张是与日化五厂合并前表壳一厂部分员工在工厂大门前留影的照片。

        光明牌“一焗黑”的“假鬼”市场

现如今染发和焗油,已经不再是白发人的独占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染发作为追求时尚的方式。奇异的发型,变化多彩的颜色,成为现代中国高消费的流行趋势。在北京大型商厦,首层显著位置的昂贵租金柜台,都被外国、合资化妆品和护发染发品牌占据。
在北京的高价染发品中,至少有十几家还打着北京日化五厂的招牌,卖假合资外国名牌染发品,最近几年为北京日化五厂创造么的名牌“光明牌”的侵权事件,还打了好几场“啰嗦”官司,都说自己才是正宗的。
下面举例一家自称是日化五厂“光明牌”产品的外资企业。
北京润生堂化妆品研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染发剂和护发类产品的专业公司。我公司是原北京丽源日化五厂(与汉高合资后)的改制企业。1974年中国第一盒染发剂就是在我们这里研发生产的。以光明牌系列染发产品(光明一洗黑、光明一局黑、天然一洗黑)响誉全国及出口东南亚等国家。
1999年,北京日化五厂改名为北京润生堂化妆品研发有限公司。企业继承了传统染发剂的生产经验和在市场的信誉,为了打造民族品牌,同时使染发剂的科技含量更高,使染发更安全、更健康、更快捷,染发后不伤发质、不沾皮肤、极大减少过敏率等。
2001年,企业与亚洲富有盛誉的染发剂研究所韩国东星制药株式会社及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研究所进行了技术合作,生产上市了绯诗染发系列染发剂、绯诗蜂胶抗过敏系列染发剂及护发产品系列。(笔者注:现在该厂生产的染发商品竟然全是韩文,没有中国字)
绯诗染发系列产品的科技优势是:用现代科技的包裹渗透上色技术替代传统的漂浅上色技术,百次染发不伤发;植物抗过敏染发不含对苯二胺等有害物质,使染发更安全,极大的降低了过敏人群。解决了染发群体染发过程中出现的五大问题,过敏问题、损伤发质问题、沾皮肤刺激气味和彩染后发质变黄等。
笔者查阅北京市技术监督局颁发2004年染发产品单位生产合格证书登记表,北京润生堂化妆品研发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在海淀区万寿路东街,到那里一看,原来是在楼房里租了一间屋子,充当全国连锁销售部。
上网一查,北京润生堂化妆品研发有限公司的登记地址竟然有十几个,在朝阳、在丰台、在海淀,在昌平、在顺义、在门头沟。
这些厂家一律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世界一流,人才聚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流水线保证产品质量一流,是中国大型企业集团。
下边二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是北京润生堂化妆品研发有限公司的所谓现代化流水线的包装和产品检验车间,几名员工正在把产品装进包装盒和贴外国商标。看过以后,您是否感觉似乎又回到日化五厂六十年的街道集体企业的生产环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那些当年的“北京制造”
✅上海人,这些上海的老品牌你还记得吗?
把2元生意做到190亿,打到宝洁心服口服,这个男人值得所有人怀念!
19岁进厂,33岁当厂长,然濒临倒闭,营销奇才上线,一跃全球第五
吉林纪事:乐口净,重庆街上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牙膏厂的
片仔癀(600436):制药业绩大幅提升 日化产品尚未发力-2012-8-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