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石桥与支机石桥迷雾
userphoto

2023.10.26 四川

关注

青石桥与支机石桥迷雾

青石桥

青石桥是唐代跨金水河上的八桥之一, 前蜀王建于永平四年(公元914年),9月曾斩宝历寺僧人于此,建桥时命名龟化桥。清代四川巡抚宪德倡导重建,完工“踩桥”定名为"青石桥"。清末,青石桥是金河进水流入华阳地界的第一桥,名气大得不得了。

关于青石桥的历史,《同治重修成都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初张仪张若城成都屡颓不能立忽有大龟出于江 周行旋巫言依龟行处筑之,城乃得立”。所掘处称大池龟伏其中

《类林杂说》卷十四也有相同的记载:“秦遣张仪收蜀,仪至蜀,筑成都,屡筑屡坏,仪患之。忽有大龟行于野,其迹周围数十里。仪使役夫以龟所行围就筑之,遂不坏。城既成,龟辄死,仪使人藏龟所遗壳于武库后”。

张仪依龟迹筑成都城,从空中鸟瞰,城如大龟,所以成都别名龟化城。传说当年给张仪指点迷津的那只神龟,后来在秦大城的东南角升天,乃在金水河上建桥一座来纪念神龟,建桥时命名龟化桥

虽然,民间传说,不足为凭。但是,青石桥桥连通路的南北,却是不争的事实。青石桥一带有金河在市中心的主要码头,外来物资的输送大多经过这些码头周转,久而久之周边便形成了成都城中最重要的市场,车水马龙行人较多,为使桥面耐磨,建桥时采用了岷山青石铺桥面。古时成都的桥梁修好之后,还有个“踩桥”仪式,时任四川巡抚便将此桥更名为:青石桥

遗憾的是多年来一直未见青石桥真容(照片)。

拨开支机石桥迷雾

2012年春节正值中国农历壬辰龙年,龙者巨蛇也,龙年咏蛇是非常靠谱之事,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龚琳娜一曲《法海你不懂爱》引发了歌坛巨震。

《法海你不懂爱》源于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爱情故事《白色传》。故事梗概是:法海和尚把白娘子压在了西子湖畔的雷峰塔下,生拉活扯地拆散了白娘子与许仙这一对恩爱情人。

法海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和尚,他过于注重的分辨,而无视世间的正、邪、爱、恨。法海和尚真的是不懂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然而,天地人神皆潸然泪下,感天撼地,雷峰塔终于倒了,成全了白娘子和许仙。

坊间有把标注为 Chi Bridge, Chennugtu 的照片(图一、图四),误判为青石桥照片,给照片罩上了一层迷雾。

法海你不懂爱而山川早水先生却不懂成都方言“支”为何意?

汉代传说,天上有织女,织布时织布机会有晃动,乃用一块石头支垫在织布机脚下。

又传“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

支机石的拼音为:zhijishi,但成都方言本不发卷舌的zh,而老外处理(听、说、写)成都方言时,更是将zh_z混为一潭了。

韦氏拼音是英国人 威妥玛(Sir Thomas Wade),于19世纪末任英国驻华公使时,以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在外国人编写的介绍中国国情的图文中,主要用来拼写地名。

韦氏拼音晦涩难懂,不免引起很多人的误判,加上图片中的注释为: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于是乎就硬生生地把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抗到了青石桥的头上去了,真是六月飞雪——窦娥冤。

百度百科指出:

邮政式拼音和威妥玛拼音法并未完全消失。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用的就是邮政式拼音。同时,为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少量享誉海内外的商标至今仍旧使用威妥玛拼音法,例如:茅台Moutai,中华Chunghwa等等。

汉语拼音推行之后,威妥玛拼音法虽在国内基本不再使用,但在西方学术界仍较为流行。某些历史名人的英文拼写方式也采用了威妥玛拼音,例如:蒋介石ChiangKai-shek,宋庆龄Soong Ching-ling,宋美龄Soong May-ling,等等。这是需要特别留意的,有人在把这些人物译回汉语时就闹过笑话。(蒋介石被翻译成——常凯申的笑话源远流长了……)

有些使用威妥玛拼音的专有名词已被吸纳为英文的外来语,例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易经I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等等。碰到这些特殊词汇时,也要特别留意,否则也会闹笑话。

为此,特别使用翻译软件对支机、支机石桥、青石桥这几个词进行了在线翻译:

 (图一)在线翻译的威妥玛拼音——支机、支机石桥、青石桥 

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 这个韦氏拼音标注翻译后的结果:

Chih Chi——支机  

Bridge(沿用了英文)——桥

Chennugtu(多了nu两个字母)——Chengtu——成都

那么把这些翻译结果连接起来,就是:成都支机(石)桥

所以文首那张“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的照片与青石桥毫不相干,它就是支机石桥!

要识别,山川早水拍摄的“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只需要把时间空间位置这两个基本要素弄清楚,就不会雾里看花了:

1、时间要素:日本教习山川早水来成都的时间是哪一年?又是何年离开成都的?

史料显示:山川早水与四川高等学堂签订的合同日期为:

大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初五日 (1904年12月11日)

大日本明治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图二)光绪30年四川高等学堂与山川早水签订的协议

按照网上相关描述:1905年2月,29岁的山川早水启程前往成都,1905年4月1日抵达成都北门驷马桥,一年之后的6月,便从望江楼乘船离开成都了。也就是说山川早水在成都的时间段为:1905年4月1日——1906年6月,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留居成都。

成都支机石桥”的照片,如果说是1905年——1906年间,山川早水留居成都时拍摄的青石桥,那么,《民国华阳县志》记载:青石桥:治东三里青石桥,石材平式,清乾隆五十七年创建,民国十五年改修,旧称龟化桥,原有屋,改修时拆卸如今无形。

请注意:青石桥原为廊桥,民国十五年重修时才把屋顶拆除的,山川早水先生1905年拍摄照片时,又是怎样把青石桥上的屋顶“掀开”的呢?难道山川先生可以超越时空,拍到十一年后(1926年)的景象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成都这座科幻之城,到是在清代就真的可以预知未来(民国的)的景象了!?

2、空间位置依照光绪五年地图,1894年重新绘制的《四川省城街道图》、宣统三年《成都二十七区图》都明确标注青石桥是连接路两端的桥,桥并不正对着任何一座庙宇,而是路中之桥。

那么,山川早水先生又是怎样乾坤大挪移,把一座庙宇连同树木,都一股脑儿地挪动到桥头上去的呢?

 (图三)光绪20《四川省城街道图》、 宣统三年《成都二十七区图》上的青石桥

只要把时间、空间这两个要素捋清楚、弄明白,“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就是铁板钉钉的成都支机石桥

(图四)Chih Chi Bridge, Chennugtu(成都支机石桥)

全文完,谢谢阅读,欢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都故事》
每日悦读II“这里是成都最古老的一条街”
「成都必吃美食路线3-1」青石桥最好吃的一家肥肠粉!
老照片:1984年成都农贸市场
成都所有老街名称的来历全集!
城市历史 ▏成都街巷的来龙去脉,记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