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份认同》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身份认同》,副标题是:我是谁?我们是谁?我能成为谁?

这是一本讲述社会身份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社会身份充分发挥个人力量集体力量的书。

自打婴儿能分辨出镜子中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人们就逐渐有了自我意识,而有自我意识之后,人们便从未停止过探寻“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脚步。

   哲学家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人类基于思考而存在;神经学家们发现,前额叶皮层、顶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很多脑区都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维持有关。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甚至把“我是谁”,也就是“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单独作为一项人生的重要任务。

而想要说清楚“我是谁”,往往需要通过“我们是谁”来确认。

    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让你写出几个“我是……”这样的句子,我想你一定能写出很多,

比如我是哪里人、

我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我是有着什么爱好的人、

我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等等。

你会发现,哪里人、从事什么工作、兴趣爱好,这些都可以看作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即使是性格特征这样的个人特质,也只有在与他人比较时才有意义。也就是说,身份的个人属性很难与身份的社会属性分开讨论,我们往往是通过不同的社会身份来推演自我形象的。没错,这本书重点讨论的就是人们的社会身份如何塑造着一个人的感受、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有哪些更好的办法控制社会身份对我们的影响。

本书有两位作者,杰伊·J.范巴维尔和多米尼克·J.帕克。杰伊·J.范巴维尔是纽约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曾获美国社会神经科学学会颁发的“社会神经科学杰出贡献青年研究者奖”。而多米尼克·J.帕克,是美国理海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艺术与科学学院副院长,发表过40多篇关于身份和群体过程的论文。

     他们共同写作的这本《身份认同》,出版后便大获好评,在这本书的封底上你会看到很多著名学者对它的推荐,比如《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象与骑象人》的作者乔纳森·海特、《政治秩序的起源》的作者弗朗西斯·福山等等。不仅如此,它还被列入《行为科学》2021年度书单,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协会2022年威廉·詹姆斯图书奖、2022年鹦鹉螺图书奖。

好,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咱们来看看社会身份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一下为什么人们会格外重视和认同某些社会身份,这些身份又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

第三部分,咱们说说如何破除身份的限制,更好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

第一部分

社会身份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咱们通过一个例子一起感受一下。

在德国南部有一个叫黑措根奥拉赫的小镇,小镇的中间有一条奥拉赫河,就像棋盘上的楚河和汉界一样把小镇分成了两大阵营。奥拉赫河以南是以鲁道夫·达斯勒为首的阵营,奥拉赫河以北是以阿道夫·达斯勒为首的阵营。

阿道夫和鲁道夫本是一对亲兄弟,两个人都是鞋匠,在1924年共同创立了达斯勒兄弟制鞋公司,专门生产运动鞋。那时候正赶上德国全民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达斯勒兄弟鞋厂顺着这个势头,发展得红红火火。1936年柏林奥运会,来自美国的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一举赢得了四枚奖牌,而他穿的鞋正是达斯勒兄弟鞋厂制造的,于是达勒斯兄弟的鞋子风靡一时,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追捧。不过,好景不长,没多久兄弟俩之间就有了隔阂。1948年,兄弟俩分拆了业务,也分拆了家。阿道夫在奥拉赫河以北创立了“阿迪达斯”品牌,而鲁道夫则在奥拉赫河以南创立了“彪马”品牌,这两家如今都是总价值超过250亿美元的巨无霸制鞋公司。

这场兄弟俩之间的战火迅速延伸到了整个小镇,居民们纷纷标榜起了自己的阵营,如果一边的居民到另一边的商店买东西,对方就会拒绝为他们提供帮助,甚至走在街上的时候,人们还会低头观察对方的鞋子,避免与敌对阵营的居民打交道,因此黑措根奥拉赫后来也叫做“弯脖子城”。直到两兄弟去世,紧张的局势才有所缓解,2009年,两家公司员工共同参加了一场足球友谊赛,这场数十年的战火才算是画上了句号。

兄弟俩为什么会闹到如此地步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镇子上的居民也都随之彼此对立了呢?没错,这就是社会身份的力量,这场战争看似是兄弟两人之间的个人恩怨,但是他们生产的鞋子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身份,穿着同一品牌鞋子的人,共享着同一种身份。当一个人的身份从个人扩展到集体或者社会层面的时候,我也就变成了我们,我的也就变成了我们的,于是兄弟俩的恩怨也就成了全镇居民的恩怨。

们常常被身份驱使,当人们使用某个身份的时候,就像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镜。这副眼镜帮我们过滤着外界的信息,影响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它会告诉人们如何听、如何看、如何闻,甚至如何品尝。

   比如,“鸡尾酒会效应”是我们很熟悉的心理学效应,它说的是人们总是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声音,而忽略其他的声音。

  什么是自己感兴趣的声音呢?说白了就是关于身份的声音,像是名字,或是和从事工作有关的信息等等。人们能够快速地判断出哪些信息是与自己身份相关的,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信息上,然后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来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

    例如,一个企业家可能会在鸡尾酒会上与其他企业家交流经验,从而加强自己作为企业家的身份认同;

   或者一个时尚博主可能会在鸡尾酒会上穿着时尚的服装,以展示自己作为时尚人士的身份认同。

当然,身份不仅影响听觉,还影响视觉。在情况不明的场景中,基于身份的暗示很可能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和判读。比方说,本书举例,有人调查了美国2011—2018年“警察拦停汽车”的情况,发现关于种族身份的视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警察的决策。因为白天美国警察更容易看到司机的种族身份,所以相较于晚上,在白天,黑人司机被要求靠边停车的比例更大,黑人司机的比例大概是9%,而白人司机仅占4%。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警察在白人司机车上发现违禁品的概率更高,白人司机中大约有18%藏有违禁品,而只有14%黑人司机会出现同类情况。但是由于黑人司机被拦停的次数多,所以看上去就好像他们更容易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再比如,身份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嗅觉。曾经有研究人员对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学生进行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名女学生接连穿着两件不同的T恤跑步,一件是带有圣安德鲁斯大学标志的T恤,另一件是带有竞争对手邓迪大学标志的T恤。然后研究人员随机让校园里的学生们用手去接触这件T恤并闻一闻,结果发现,那些拿过印有自己学校标志T恤的人,洗手的时间更短,并且反胃的次数也更少。没错,我们的感官体验很多时候都是由当前被激活的身份所塑造的,就像当一个人作为母亲的身份被激活,那么她为自己的孩子更换纸尿裤时就不会有太多不适的感觉,但是当一个人作为旁观者,或者作为朋友,让她为其他的孩子更换纸尿裤,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

还有,身份也影响着一个人的食物偏好。作者和同事们曾经招募了250多名美国南方的参与者,想要探索他们的身份和食物偏好之间的联系。虽然这些参与者都是南方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南方人身份认同的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人认为南方是他们身份的核心部分,而有的人却认为自己和南方没什么联系。研究结果发现,当南方人的身份被激活,并且他们确实很在乎这个身份的时候,他们会更喜欢粗玉米粉、羽衣甘蓝等南方的食物。相反,当个人身份而不是南方人身份被激活,而且他们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南方人的时候,他们便不会对南方食物表现出偏爱。

另一个针对幼儿的研究也发现,1岁左右的婴儿就可以根据社会身份的提示来选择自己要吃什么了,当婴儿在两种食物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更偏爱说母语的人认可的食物。身份对人们的食物偏好来说很重要,很多时候食物不仅仅代表卡路里,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情感共鸣,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餐厅,从装饰到播放的音乐都会努力营造一种正宗的体验氛围,因为这样做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些菜肴的喜爱程度。

第二部分

说完了社会身份对我们的影响,接下来咱们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格外重视和认同某些社会身份,这些身份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

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就职的公司特别认可,为自己是那里的员工而感到自豪,别人问起来能讲上好半天,但是有些人则对自己的公司闭口不谈,遮遮掩掩。再比如,有的人钟爱某品牌的商品,只要出新品就会去购买,可以算是这个品牌行走的“代言人”了,但他对另一些有着同等实力的品牌却冷眼旁观。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偏好会受社会身份的影响,某种意义上,社会身份就代表你这个人。当社会身份挠到“需求”之痒的时候,人们就会格外重视这些群体。人们看重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三个:归属感、独特性和地位。

首先,是归属感。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以满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人们希望找到一个或多个群体,让自己得到感情上的归属和认同,获得相互的关心和照顾。归属感的满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作者和同事们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想看看,人们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身份认同与压力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之间的关系。从2020年4月到10月,那些感觉与社区联系更紧密的人,尤其是认为社区成员会在危机时刻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的人,压力感和抑郁感会更小。再比如,当人们对一个群体有很强的归属感时,对群体内成员的关注和记忆也会变得更多,人们能更好地记得群体内成员的面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能快速地辨认出本国人的面容,但是却总觉得外国人都长一个样。

而当归属感遭到威胁的时候,人们便会自然地做一些事情去证明自己的身份。例如,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亚裔美国人作为参与者,来到实验室后,一位美国白人实验人员询问其中一半的参与者会不会说英语,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少数群体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美国公民身份遭到了质疑。在询问过这个问题后,实验人员让他们在网上点餐,结果发现,之前被问到会不会讲英语的那些亚裔美国人更可能点热狗、汉堡、炸鸡这类具有美国特色的食物,而不是选择寿司、咖喱等不具备美国特色的食物。之所以这样选择,作者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在美国公民身份被质疑后,获得一些民族归属感。

除了归属感以外,接下来就是独特性。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某个品牌的忠实用户,为什么买这个品牌,而不选择其他的?

这些品牌有什么魔力呢?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代表就是苹果公司,作者曾经在一所大学进行调研,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为自己是苹果产品的使用者而感到骄傲。为什么苹果公司能收获这么多忠实的用户呢?为什么让众多消费者对它的产品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呢?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苹果公司在用户群体中培育出了一种“不同凡想感”。

 什么是“不同凡想感”?这是一种混合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两个心理需求,归属感和独特性。说白了就是,既满足了人们想要属于某个组织的需求,又让人们从中获得了脱颖而出的感觉。

比如,很多人追求小众,听的歌要小众,穿的衣服要小众,喜欢的明星也要小众,但是又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喜欢,这太孤单了,所以需要寻求同类的认可。不想随大流又希望有人能懂,既想要体验到和同类人的深度融入,又想要享受不同于常人的独特,这种小众文化群体就是在践行这种“不同凡想感”,它实现了融入群体和保持自我特殊性的平衡。

所以,如果一些群体能够做到平衡这两点,那么这些群体的魅力就会是无法抵挡的。

许多众筹项目也是一样,一项对28000个众筹项目展开的研究发现,与众不同是它们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们因此吸引到了更多的投资者,筹到了更多的资金。

说完归属感和独特性,再有就是地位。

   许多家长想尽办法也要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他们认为好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前景、朋友甚至是伴侣。

   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代表着比较高的地位,但是常春藤盟校在地位上也存在着差异,就像大部分人知道哈佛大学属于常春藤,但是少有人知道宾夕法尼亚大学也属于常春藤盟校。所以,当两个学校的学生在描述自己学校的时候,宾夕法尼亚的学生会特别强调一下自己的学校属于常春藤盟校,但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就很少提及,因为人们已经非常清楚他们有处于高等地位的社会身份了。在作者看来,试图向他人释放具有高等地位的社会身份信号,是因为大多数人需要他人的认可才能感觉到自己实现了某种渴望的身份,当一个人成功的信号被他人认可和肯定过,才会让他感到安心,他才会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这种身份。

第三部分

好,前面说了社会身份对人们的影响,也说了人们为什么会格外重视和认同某些社会身份,最后咱们来说说如何破除社会身份的限制?让个人或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第一个方法是扩大道德圈,也就是扩大人们的身份边界。

心理学有一个效应叫做“旁观者效应”,说的是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在现场的人越多,人们愿意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就越低。常见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责任扩散”,意思是人们可能会认为其他人会采取行动,所以自己就不必承担责任了。另外一个是“多数无知”,是说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却以为其他人都知道,当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没有反应的时候,就可能会认为眼前的情况不是紧急事件,也就不会出手援助了。

除了上面的两种解释,书中还给出了其他的答案,从社会身份的角度来看,共同身份感是理解人们什么时候会伸出援手的关键,也就是说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彼此之间缺乏共同的身份。举个例子,心理学家马克·莱文和同事们曾邀请曼联球迷到心理实验室做实验,马克先是让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实验,目的是激活他们曼联球迷的身份,然后又把他们分成了三组,让他们依次步行到另一栋楼去完成另外的实验任务。在半路上他们每组人都遇到了一个紧急情况,就是一个年轻人从他们面前跑过并摔了一跤,捂着脚踝,痛苦地呻吟。当然,这个年轻人是研究人员故意安排的。第一组遇到的是一个穿着一件纯色T恤的年轻人,第二组遇见的是穿着曼联球衣的年轻人,第三组遇见的是穿着利物浦球衣的年轻人。这些参与实验的曼联球迷会帮助这个可怜的年轻人吗?

结果发现,当受伤的人穿的是曼联球衣的时候有92%的人会帮助他,但当受伤者穿的是利物浦的球衣则只有30%的人会伸出援手。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帮助竞争对手俱乐部的球迷。其实并不全是,因为愿意帮助穿纯色T恤的人也不多,只有33%。后来马克又进行了一次这个实验,只不过一开始激活的不再是曼联球迷的身份,而是通过提醒他们是多么热爱“足球”这项传统悠久的运动,来激活更广泛、更包容的“足球迷”身份。结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者这次愿意帮助穿曼联球衣的人和愿意帮助穿利物浦球衣的人几乎一样多,但同样,选择帮助穿纯色T恤的人还是很少。你看,当这些曼联球迷被激发出了比之前更宽泛的社会身份时,他们的道德圈得到了扩展,因此也就更愿意帮助他人。

所以,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单位里,如何让学生们或员工们团结一心,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要努力去挖掘更多可能的共享身份。在同一个学校或单位的一群人,一开始只是恰巧出现在同一空间的一群人,他们之间缺乏集体感和纽带感,并不具备有意义的社会身份。但是只要他们一起经历过一些事,建立起了一种或多种共享身份的时候,这个群体就会更团结,更具有凝聚力,而凝聚力是开展协作的基础。这也就是在参加完团建,或者共同参与了一个项目后,你会感觉与同事们的距离更近了,更愿意在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原因。

第二个方法是表达异见,异是“怪异”的异,说白了就是要敢于表达不同的想法。一个群体因为共同身份凝聚起来后,同样也需要有敢于表达异见的人,去不断完善这个群体。就像书中说的,最深层次的群体忠诚往往包含异见。但是,表达异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过去的时候,往往对敢于发出不同声音的人是感到钦佩的,但是当人们回到现实的时候,更可能的结果是认为表达不同声音的人是异类,是麻烦的制造者。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异见者呢?异见者的好处与其说是来自他们提出的建议或想法,不如说是他们改变了其他人的思维方式,给他人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当人们习惯性地顺从群体的观点时,思维就会变得懒惰和狭隘。但是,当人们听到不同的声音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这个说法的对不对,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或者不足的点,在思考的过程中思维就会得到拓展。

比如,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进行过一个实验,他们在28个学习小组中安插了异见者,学期结束后,对这学期他们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打分,结果发现,有异见者加入的小组比没有异见者加入的小组表现得更好,外部专家对他们作品的评价是“更具创造性”,小组内的学生们也表示,他们的思维比之前更加发散了。再比如,在经典电影《十二怒汉》中,陪审团需要决定一名被指控谋杀父亲的18岁男孩是否有罪。在首轮不记名投票中,12名陪审员中有11名投了男孩罪名成立,只有一名陪审员认为被告可能是无罪的。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顺着这名陪审员的观察和提出的质疑,其他陪审员慢慢改变了想法,最后陪审员一致同意宣布这名男孩无罪。

这是异见者在群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过有时候表达异见也不一定会产生积极效果,有研究也发现,表达异见有时候会恶化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什么情况下提出异见才是有效的呢?作者认为,在有明确共同身份的背景下,异见是有效的。就像在公交车上的一群人,他们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如果有人说了什么其他人大概率是不会在意的,但如果公交车中途出现了故障,这时候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经历了同样的突发事件,这让他们有了共同的身份,当有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时,就会有人愿意听,问题解决的速度也会加快。这个和咱们上面说的扩大道德圈、拓展身份边界是一个意思。

知道了什么时候提出异见有效,还有个问题就是什么情况下人们才愿意提出异见呢?首先,肯定是对群体中某种表现已经有了不同看法的时候。其次,就是要对这个群体有较强的认同感,只有当一个人非常关心一个群体,希望它被人看到,获得成功,那么人们才会主动挑战自己所属的群体,试图让它变得更好。最后就是,异见的潜在益处是否超过了潜在成本?说白了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相当大的机会改变你所在的群体,就算遭受攻击,你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时候表达异见就是相对值得的。

如何让一个群体变得有凝聚力,为群体中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地表达,不必担心后果,这和领导者如何带领团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最后咱们再简单谈谈如何提升领导力。

咱们前面说共享身份多么重要,可以鼓励人们彼此信任,加强凝聚力,但是比起拥有共同身份的人彼此间的信任,对领导者的信任有时候更加重要。有研究者追踪了30支球队的表现,发现那些在赛场上表现更好的球队,往往都是球队的成员对教练信任且尊重的,而且赛季初球队对教练的信任甚至就已经预示出球队会在未来的赛季中赢得更多的比赛。而且,一个好的领导者可以促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为被信任而带来了成功,取得成功后人们又会更加信任领导者,而这种信任又有利于未来创造更多的成就。

对领导者的信任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如果人们认同一个群体,他们会认为这个群体的关键特征能够定义他们自己,而一个群体的关键特征往往在领导者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如果领导者是一个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那么人们也倾向于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同时也会努力调节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加符合群体的要求。也就是说,领导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渴望成为谁”。

那领导者如何提升领导力呢?咱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发力,做个体型领导与团体型领导于一身的领导。个体型领导更关注员工个人,注重员工发展自身技能,对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等表示关切,在个体型领导的带领下,员工们感受到一种与领导的个人化关系,一种被领导关怀的感觉,他们会在工作中有更好的个人表现,并更加认同自己的领导。而团队型领导则更关注怎么样去构建团队的友谊,会更多地分享团队的愿景,并围绕共同目标构建团结性。在团队型领导的带领下,员工们更认同他们的团队,而不仅仅是他们的领导者,这类团队的往往表现更好、效率也更高。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做的是同时兼顾个人和团队这两个方面,就像前面咱们说的,得让员工既觉得有归属感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

结语

好,这本《身份认同》的精华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咱们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部分,咱们主要说了社会身份对人们的影响。

身份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当我们使用某个身份的时候,就像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镜,它不仅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对待他人,更影响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从听觉、视觉、嗅觉到味觉无一不受身份的影响。

第二部分,咱们讨论了为什么人们会格外重视和认同某些社会身份,这些身份给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会发现,当社会身份挠到“需求”之痒的时候,人们就会格外重视这些群体,重视自己的这个身份,这些需求包括归属感、独特性和地位。

第三部分,咱们介绍了三种方法去破除身份的限制,让个人或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一个是扩大道德圈,也就是扩大我们的身份边界,从而让彼此的联结更加紧密、更加团结。

二是表达异见,要敢于表达不同的想法。因为异见可以让群体内成员的思维得到拓展,启发成员重新思考,从而让整个群体变得更好。

三是提升领导力,领导者的行为有时候决定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如何提升领导力?就是既不要忘记团队的价值,也不能忽视个人的独特性。

社会身份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个工具过于死板,成为一种枷锁,而是要多去拓展更多可能的身份,与更多人产生联结。当然,我们也不能肆意使用这个工具,因为这个工具可能行善也可能行恶,我们需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身份所带来的影响,做身份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人喜欢装逼?
学习成功之人生角色,怎么改变职场生涯
万明钢:实现国家认同,先从民族认同开始
人生崛起的8条人性法则:成功的关键在于看透人性的弱点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为什么好多90后年轻人都存不下钱?他们正被资本鄙视链牵着鼻子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