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精选6篇)
userphoto

2024.02.16 广西

关注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1

  xx学校坚持“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育人理念,紧紧围绕“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总体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推进融合育人,着力打造更具活力的xx校园;以开放多元的课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现代脑、担当行为的新一代。

  一、德育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

  办学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坚持“激励学生努力向上,立志成才,创造幸福人生”的德育核心价值主张,强化探索、研究与实践“励志德育”这一特色德育工作,尤其是积极推进思政教育,如开展学生励志演讲会、远足坚毅品格系列活动、十八岁成人礼感恩活动、青少年国防教育等大型德育活动。

  办学过程中,学校构建注重学生励志与养成的校本德育体系,让德育贴合学生的切实需求,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德育实践中集聚忠诚担当的正能量,树立远大理想,创造美好未来。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全力推行全程德育、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景德育的“大德育观”,帮助学生培根铸魂、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二、智育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以校本选修为载体,不断完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辅导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队伍的优势,为学生特长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还开设青少年科技课程,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阵地和机会,让孩子们在科技活动中真正领略到创新和实践的快乐,在玩乐中激发创新欲。

  学校作为集团化办学示范校,在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智育水平方面成效初显。建立智慧学习空间,探究课外在线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宽学习空间;重视科创教育,以国家级省级比赛活动为切入点和提升点,不少师生收获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相关活动的奖项。

  三、体育强健学生坚毅体格

  学校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最佳场所,每个学生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锻造优良品格。为更好地落实新时代体育精神,强健学生体魄,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多系一条安全带。阳光大课间、会操比赛、自由搏击、健美操等体育特色校本课程,与其它丰富的多元课程同步,进一步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康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美育提升学生审美素质

  人的成长向来强调身心发展的一致性。以美塑心,也是修身养性的内在需求。xx学校坚持“以美育人”,推动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引导学生塑造精神美、行为美、语言美与体态美,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目前,学校开发了趣味速写、国画、素描、油画、织里刺绣、脸谱制作、木雕、皮具制作等艺术特色校本课程,我校艺术类特色课程已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每年的艺术节、书画展等都要进行展出。

  五、劳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审美价值、正向能量和综合性育人功能。教育应渗透到各个方面,对学生起辅德、益智、促体的作用。学校开展植树节、劳育研学等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养成劳动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实践的开展,把课堂延伸到田园,让学生亲自参与耕种,感受劳动的艰辛,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绿植,更是一颗颗责任心。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2

  近年来,xx市xx学校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双减”工作,有效落实“五项管理”,坚持“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兴有优教”品牌建设。

  “全力打造朴实情怀,终身难忘的幸福校园。”这是xx教育人喊出的响亮口号。坚持“五育”并举,立足学校特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起航,成为xx教育最闪亮的“代言人”。

  一、以德铸魂

  学校德育工作秉承坚持“生本教育”的活动育人宗旨,从多个维度分解和设计基于习惯养成的德育常规活动。健全“德育目标系列化、德育途径课程化、德育方法科学化、德育网络全员化”的工作机制,围绕“身心阳光、刻苦自主、惜时坚韧”的德育目标,形成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框架。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精彩纷呈。聚焦红色印记、时代精神、名人先贤、科普创新等,开展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不断做优“志愿服务”工作,强化实践育人,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思政教育计划,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成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

  全面实施未成年人心理护航行动,与市检察院共建的“小翁姐姐之家”、学校的“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工作室,面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也成了学校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以智启慧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心任务,学校倡导的“三为课堂”理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在提高学生能力,赋予学生能量的课堂氛围下,完成学习目标。整体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九大工程”,各学段人才培养质量和学业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

  教师 导师制全员育人,真正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特色化教学模式,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助力每一位学生更好的成人、成才!

  学生各类各级竞赛全面开花:我校xxx同学勇夺2021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一等奖,xxx以出色的表现获得x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xxx、xx在2022年xx省初三学生“金钥匙”科技(化学)竞赛中获特等奖,xx、xx在“xx杯”xx省第二十一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决赛中获一等奖!

  为了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和个性化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精心打造了涵盖综合艺术、学习研究以及实践探究类别的各类社团60余个,且全部纳入课后服务。开设包含文艺类、体育类、益智类、劳动类、语言类、文史类等社团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第二课堂,为学生的人格养成、学业发展、个性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助力。

  三、 以体强魄

  深化教体融合,完善体育中考备考方案,建立体艺综合素养评价机制。在全校推进体育和艺术教育“2 1”项目,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已经形成。

  倡导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阳光跑操”品牌进一步擦亮,阳光大课间活动持续丰富。每年的体育周、“体育嘉年华”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绽放气质,弘扬互助团结、共享成功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还推动了学校德育、体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校篮球队在“2022年xx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女子篮球队荣获xx市第一名,男子篮球队荣获xx市第三名!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身体素质抽测排名连续多年居全市前列。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3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成立了五育并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德育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把五育并举工作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校还成立了五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负责五育科研工作,教学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美术教师等人员组成的五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学校都成立了德育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了主管领导全盘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的格局。

  我校五育教师,都是五育教师的助手,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当辅助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各项工作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计划,重要的抓好五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具体做法是:

  一、抓师德教育和学习,提供、业务上的保证

  首先,抓师德教育。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进行师德教育学习,并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树形象”为主题的教师师德演讲赛等。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通过学习,使教师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自觉遵纪守法,依法执教,文明施教,为人师表;有的提高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到严以律己、以教育人、以德立教、为人师表,起到了良好的模范作用和示范表率作用。其次,抓师德教育。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法》,教师们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道德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提高了教师的师德标准。

  二、抓德育工作,促教育队伍建设的实效性

  为了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书育人观,我们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

  1.抓师德教育。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重视抓好德育工作来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检查。每月,我们都要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研讨各班德育工作落实情况,布置下月工作重点和整体工作安排等,增强了各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从而起到了较好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同时还注意发挥德育骨干作用,协助校长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并协助校长做好德育工作总结;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到了每月组织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

  2.抓家校联系。我们充分发挥了家校联系作用,主动与学校、家庭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加强了家校联系,增进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情感交流,也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还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抓德育研讨。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目标,不仅要求教师熟知教材,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而且还要求教师有选择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我们还邀请了市儿童心理学专家王国东同志来校讲座,他们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直接而显著的区别,引导广大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4

  五育并举是指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育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教育中,五育并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五育并举工作,下面是我的工作总结。

  首先,在智育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我还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如科学实验、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德育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我通过讲故事、开展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让他们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在体育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我组织了一些体育课和运动会,让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高体质。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的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第四,在美育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我组织了一些美术课和音乐课,让学生学习绘画和音乐,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我还组织了一些文艺活动,如朗诵比赛、舞蹈表演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最后,在劳动育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意识。我组织了一些手工制作和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我还组织了一些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清洁卫生等,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一年的五育并举工作,我发现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道德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需要更好地调整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其次,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最后,学生的艺术修养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多的艺术教育和活动来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将继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还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总之,五育并举工作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通过一年的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5

  中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要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学积极推行“五育并举”工作,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我们学校认真落实五育并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在德育方面,学校注重教育学生的品德修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开展爱心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好人”,并激发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通过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等。

  其次,在智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学校重视知识的渗透和实践的运用,通过选修课程、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科素质。

  第三,在体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运动技能。学校每周组织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还积极参加校际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比赛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在美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学校组织各类美育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让学生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学校积极推行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和体验艺术。

  最后,在劳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开设了农村实践活动、实验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通过学习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在落实五育并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缺乏相关师资力量,学校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学校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同时,家庭和社会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中学落实五育并举工作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学校五育并举工作总结6

  一堤都江堰,开启成都平原文明起点;一条江安河,润泽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就坐落在智慧武侯江安河畔。

  川大附中新城分校2018年建校,是一所实施两自一包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8.7亩,建筑面积50000m2。现有教师132名,初中学段三个年级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4人,今年9月刚开办的高中学段6个教学班,261名学生。

  建校四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赓续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精神血脉,传承川大附中“人文滋养,百年树人”教育情怀,确立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办学理念,本着“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愿景,构建和实践“全人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建设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着力培养“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长于研究的人”。

  “全人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德育主题课程、艺术修养课程、健康生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六大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课标的出台,课程理念的演化推进,学校全人课程项目推陈出新,总体架构持续升级完善。经过二次升级,全人课程体系从1.0版本“全人课程”上升到目前的2.0“1 N全人课程”体系。

  一、课程理念和目标

  学校以“毓德立品 格物致知”为校训,以“既对学生现在成长负责,又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为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发挥每一个学生最佳的主体状态,突出课程育人。利用社会、家庭、学校资源,构建“1 N全人课程”校本体系,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掘学生个性特长,为每一位学生未来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培养“四会一长”时代新人。

  二、课程体系

  “五育融合”理念和学校培养“四会一长”学生的育人目标方向相同,愿景一致,所以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并不打算完全抛弃“文化基础课程、德育主题课程、艺术修养课程、健康生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六大领域的1.0课程体系版本,只是进一步强化和强调“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五育融合,把它单独作为“1课程”,即升级为“1 N全人课程”体系。整合并落实基础性学科,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科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整合,坚持“有融则融”“有需则融”“主动包融”的原则,实现“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课程实施

  (一)融合课程的“三个类别”

  1.学科内融合,主要指知识与知识的融合,分为课时内融合、单元内融合、跨单元融合。对国家基础性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以纵向或横向的逻辑呈现,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理解更深刻,掌握更扎实。如语文、音乐学科以大单元的方式组织学习,从目标、内容、策略和评价等四方面进行整合重组,进行学科内融合,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在具体章节的具体课时根据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比如七年级下册音乐课《沂蒙山小调》,就可以融合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知识和人文地理,还可以在音乐试听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听觉画出音乐意境,从而融入美育的元素,在讲解歌词时可以借助语文“顶真”修辞手法来讲解咏叹的歌词特色等;七年级上册语文课《蝉》可以融入地理、生物、历史等知识。通过学科内和学科间融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2.活动融合,主要指主题式活动课程中的跨学科融合。在主题式活动课程中,把一个主题活动置于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在多主体的协作中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比如“球类活动月课程”,单单一场排球比赛,就需要体育老师、班主任、保健老师、学科老师等共同参与,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体育专业的知识、有德育礼仪的知识,有计分、积分的数学知识、有新闻宣传口号的语文知识、有海报宣传服饰的美术知识,还有场地布置、场地清洁劳动知识等,需要活动与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新城农场”课程的实施是德智体美劳融合式教育的学校现场。

  3.文化融合,主要指学校文化与学科融合、文化与领域的超学科融合。分为物质文化的融合、制度文化的融合和精神文化的融合。班级的文化墙,有“班名”“班徽”“班花”“班旗”“班歌”的解读,融合了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入学科知识、班级特色、班级公约,融入了对美的理解和呈现,融入班级精神的元素等,还有黑板报、年级文化、“敬善和真”廊道等,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会“说话”;校园每一种教育教学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生命成长具有综合影响,产生综合效应。各育的成长效应往往是相互贯穿、相互融通和相互滋养的,校园“处处皆教育”。

  学校自开办以来,着力把“三风一训融入学校文化营建”,通过“三堂四节”活动习养德行,通过“十心三廊”环境润养德性。为了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学校将升旗仪式课程化,在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都有一环节《经典传诵》,按学期和板块划分,学生人手一册,学生每天入校即读、入室即学;每到星期一升旗仪式,由推介人面对全校师生解读诗词,由传诵人朗诵或咏唱,再由全校师生一起诵读,从而传承文化、领悟精神。

  在升旗仪式上,值周总结固定有五个环节。一是上一周的德育、教学总结,二是“历史上的今天”,三是“国际风云”,四是“国内时事”,五是“新城快报”。学校致力于通过单课与群课的结合,文科与理科的融合,学校与社会的融合,让学生既有埋头读书的能力,也有抬头看路意识,还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感与胸怀。

  (二)融合课堂的四种形态

  1.创生式,主要应用于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分享-创生”课堂范式是指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分享学习单”为载体,以“对话”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生动力。以学生参与多种视域融合的“对话性讲解”代替教师独霸话语权的单向度“独白式讲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主题式,主要应用于德育课程、国际理解和健康生涯课程等活动课程中。把主题课程置于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隐含在主题背后的知识和能力,达成学习目标。例如礼仪仪式课程、缤纷新城艺术课程、活力新城体育课程、《以茶知礼,以劳育人》研学课程多安排为主题式的学习活动,围绕一个德育主题,带着任务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跨领域融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式,主要应用于“1 N全人课程”中的“N课程”。因为我校88.2%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其家长75%以上文化程度都在高中及其以下,所以希望学生在校外、在家庭进行五育融合教育的补充比较困难。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每周三下午安排一节90分钟长课,让全校学生进行“全面、全领域、全人”的混龄、自主、分层走班式拓展性学习,现目前学校开出的课程有40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跨学科融合,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如“青少年体育英语”“舌尖上的四川”“巧手等你来”等。

  4.项目式,主要应用于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自主评价自己在学习活动的成果。它可以很好地弥补教学中的短板,满足学优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例如创客课程,在STEAM课程,融合科学、数学、技术、工程、艺术等学科,教师通过展示真实情景,学生发现真实问题,学生探讨解释,推动学生实践与探究、合作与分享,利用程序和模拟场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融合式课程实施的五个步骤

  1.文化基础“1课程”的五个步骤。一是班科老师个备,二是备课组集备,三是先行课多学科组听课、议课,四是学科内、跨学科融合优化,五是分科分班行课。通过“六课(新进教师入格课、全员教师达标课、创新教师先行课、师徒结对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能课、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教学研讨提升教师课程融合水平。

  2.全人“N课程”的五个步骤。一是教师项目申报;二是课程管理中心审核调整;三是学生根据兴趣网上自主选课;四是班主任和学科老师根据学期教学重点工作,统筹协调;五是选课走班实施全人课程。经过这五个步骤,完成分类分班,分班名单由年级组统筹教室和教师,定时定点定内容行课,学生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开设平行班。行课期间,课程中心要对学生表现、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督导考核、展示和经验总结。

  四、课程评价

  (一)文化基础“1课程”评价

  评价导向教学。对“1课程”的评价,除了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学校为此制定了《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教学评价表(试行)》,努力在评价过程中做到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方式多样性。做到既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关注情感发展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全人“N课程”评价

  在“N全人课程”评价中,主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评价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自评

  为充分体现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鼓励学生把外在的评价转化为自我内在的一种反思、觉醒和改进。如在入学教育课程中,学生通过汇报交流或填写自评表格等,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以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小组互评

  小组同学的互评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分享—创生”课堂,采用课堂讨论交流、小组成员互相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同伴监督、评价、引领等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3.家长评价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评价能让评价内容更加丰富,让评价维度更加全面。通过家校记录本、家校交流、映月讲堂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到融合课程的评价中,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4.学校评价

  学校通过“作业展示”“小报评奖”“星级学生评选”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评价,让学习真实发生。通过“光荣榜”“文化墙”等墙面文化,通过《为了生命的成长》《青藤浅语》《三情十心》读本等校刊铭记学生成长足迹,定格学生奋斗荣誉。

  五、课程实施成效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五育融合课程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个体方面,2018级谢昊业被评为2021年度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2019级徐李洋被推荐为2022年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2019级7班五名学生获得成都市第二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特等奖。2021年度获得区级及以上科技类比赛累计58人次、艺体类获奖728人次。团队方面,2021年学校足球代表队共计获得市级一等奖3次,区级一等奖4次,向成都市初中女子最佳阵容输送2名优秀运动员。排球队在2021年获得四川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女子(丙组)冠军。今年暑假组队代表成都市参加2022年省运会女子乙组、丙组比赛,分别均获得全省“亚军”。下半年还将组队代表四川省参加“体总杯”全国城市排球联赛。学业方面,2021年在武侯区教育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中,我校七年级、八年级位居全区第二名和第一名,首届中考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近50%,录取率超过65%。2022年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59%,在2021—2022学年度全区初中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增值性评价中均获全区第一名。高中学段首次招生,录取分数线超出成都市重点线近40分,在成都市63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里面排名29名。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秉持“全员全程的校本教研”文化,围绕“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近一年来,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提升了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科研方面:目前1项省级课题结题;2项成都市专项课题获成都市二等奖,如今还有18项课题在研中。赛课情况:2021年,15人次参加区级及以上课堂大赛,获得15个一等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名,市级一等奖2名。

  (三)促进学校品牌发展

  学校在五育融合课程建设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2021年承办区级及以上研讨活动、国培项目6次,学校教师在区级及以上主题发言及公开课20人次。

  截止目前,学校先后成为全国“十三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武侯区数字校园示范学校;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全国排球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校园特色学校”,“四川省青少年女子排球共建单位”“四川省青少年女子足球共建单位”“成都市“学校高水平运动项目预备队”重点建设单位”等。

  六、反思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组对于五育融合课程建设还存在概念理解的不足和内涵认识的不够,所以顶层设计还需要得到专家指导和榜样引领。

  2.学校文化与制度没有形成上下一体、内外协同的五育融合价值系统。所以学校五育融合课程校本化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

  3.教师习惯于传统课程执行的“舒适圈”,对传统分科课程存在“习惯”和“惰性”,对五育融合课程开发与实践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4.五育融合课程建设评价量规还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随着顶层设计的完善而完善。

  (二)下一步打算

  1.完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进一步思考五育融合课程校本化理念,以项目的形式,研究五育融合课程的开发流程、基本要素、具体方法及管理机制,形成由上到下的统一的课程建设方案。

  2.优化五育融合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路径

  在总结提炼既有经验的基础上,侧重探索五育融合课程的实施路径:着力学校整体布局,从学校文化制度融合、课程教学融合、劳动与实践活动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1 N全人课程”建设,探索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实施的保障机制。如师资培养、组织建构、资源整合、制度建构等。

  3.开发五育融合导向下的融合评价量规

  研究五育融合导向下的融合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构建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评价量表,落实多元评价,实现评价的目标性、表现性和真实性。通过评价将原有传统分科课程导向为聚焦核心素养的五育融合课程。

  4.构建五育融合课程的资源库

  在课程推进中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利用好学校已搭建的校内外平台,组织教师进行五育融合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由课程管理中心组织整理和收集各级各类资源,形成课程资源库。

  五育融合课程,将德智体美劳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深度融合,使得知识应用更具灵活性、迁移性,课程内容更具开放性、系统性,问题解决能力更具综合性、完整性,人才培养更具复合性、创新性。五育融合课程是一个新事物,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路径,深化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XX学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德育教育课题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XX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社会实践入考评倒逼学校德育创新
学校新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