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者美刊】进城的路 || 朱文选(2019第三期纸刊选稿)
作者简介
朱文选:网名江南浪子,江西鄱阳人。自小喜爱诗词,并有零星创作。现从事个体经营。人生格言:宁可终生无酒,不可一日无诗!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瑾瑶
进城的路


作者:朱文选
  
我的老家朱家村位于鄱阳湖东岸,是个历史悠久的鱼村,人丁兴旺,傍水而居。览彭蠡烟波之浩渺;眺五老峰峦之巍峨。芦稠鸟聚,水美鱼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然而在解放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闭塞,物流极其不便,守着金湖银湖的朱家人民却极端贫穷,当年有一首地方风情叹尽了朱家人民的辛酸:
鱼满舱
虾满舱
上年总为粮发慌
上街难
看病难
搬东运西靠舢板
痨病崽
大肚郎
拖到快死上板床
摇橹烦
拉纤烦
一去饶州七日还


鄱阳县城,过去的百姓称为饶州府,那里商行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余干,万年,乐平等附近几个县的商品集散中心。更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老百姓把自家生产的东西拿去县城卖了,然后购买些自己所需的物品回家度日。朱家出产干鱼等水产,还有猪仔什么的,也需要弄去县城卖了换些油盐酱醋布料等生活用品,然而,朱家至县城的直线距离不过三十公里,却隔河隔港,进城十分不便。运输相当困难。那时,我们的先辈们多想有一条去县城畅通无阻的公路啊!


我生于七十年代,对于朱家的交通落后有过切身感受,一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一九七七年冬天,城里的姑妈家粮食紧张,爷爷东挪西借凑到了八十斤大米,准备给姑妈送去,考虑到坐南昌班要花一块多钱,爷爷选择了挑米步行上街(朱家人称进城为上街)。要知道,那时的一块钱相当于大人们劳动十天的工资。爷爷说,解放前他经常步行上街。那时我才七岁,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爷爷奶奶平素最疼我了,也就允许了,于是,我有幸跟着爷爷踏上了上街之路。因为终于可以见到表姐她们,又可以和表弟毛毛在一起玩了,心里比过年还高兴!


跟在爷爷后面,顺着坑坑洼洼的满是尘土的马路,走呀走,走呀走,走过了杨家田,走过了慕礼,两腿开始发酸了,总算挨过了戴家,穿着解放牌胶鞋的小脚起水泡了,真的受不了了。起初的高兴劲荡然无存了,于是我哭丧着脸喊爷爷歇歇,爷爷把米担子放下,擦了擦汗,喘着粗气对我说:”叫你别跟来,你偏不听,现在怎么办呢?走到半路了不可能返回去吧?”我拉着爷爷的手,看了看爷爷被汗水浸透了的棉布褂子,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爷爷,歇会儿再走吧,都是鞋子太紧了,把鞋子脱了光着脚走应该不会痛了“。爷爷见我如此,还算坚强,笑了笑,说:“对,男子汉,别怕苦,咬咬牙坚持住!”爷爷指了指县城的方向说:”你看到那个冒烟的烟囱吗?那就是街上!”我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看到了冒着白烟的高烟囱,我知道,那肯定是县城。于是,我的高兴劲又回来了,用手掬着喝了几口港里的水,歇了十几分钟,然后把鞋子脱了,拍了拍灰尘,放在箩筐里又跟着爷爷上路了。


我们走过莲东坪,过了竹溪渡,沿着草坪上的羊肠小道一直逶迤前行,走走歇歇,到下午五点多才熬到了余蔡,渡过了饶河,在管驿前上岸,顺着沿河路向东走了没多远就到了姑妈家。那天晚上我躺在姑妈家的床上哼哼了半夜,脚上的水泡破了后火辣火辣的,全身没一处不痛!那一天我多么幻想能坐上客车顺着一条宽阔的公路直通姑妈家啊!


后来,三样家驾起了航船,就是那种人货混装的机帆船,朱家从此有了直通县城的专线班船了,朝发夕返,每日一班。大家上街购物就方便多了。虽然每天只有一班,但比起南昌班来即方便又经济。丰水期可以在村前村后停靠,但冬干枯水期班船只能停靠在离村七八里之遥的小鸣嘴了,如果采购了些几较重的东西只能雇大板车运回家了,因为是湖滩上的泥巴路,遇上下雨了就麻烦了,总能看到大板车夫因车轮陷在泥泞中而望路兴叹,我想,那时候他们多盼望家乡的交通能像城里一样方便,乘着公交去上街呀!


1989年下半年,我在鄱二中读书,那天上完下午第四节课就放寒假了,快到六点了,我邀上同村的校友训华骑着自行车踏上了回家之路,骑过双港,骑到四面湖渡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轮渡黑灯瞎火地泊在对岸,想必是下班了,我们喊了很久也没人回答。天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无可奈何地站在雨里望河兴叹,奔流的饶河啊,你是让人绝望的天堑!在雨中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来了一艘小渔船把我们渡过了河,上岸后,我们对那位好心的渔民伯伯千恩万谢!


下过雨的泥巴路粘粘的,骑车是不可能了,推着车走吧!推了没多远,轮胎上都是泥巴了,推也推不动了,于是,我们清理了泥巴再推,后来烦了,干脆把自行车扛在肩上走,走一程歇一程,直到快天亮时才到家,两个人的骨头都快散架了!那时我们多么盼望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县城啊!


2007年,莲湖大桥终于在一河两岸人民的期盼和掌声中建成了,从朱家至县城有水泥路直达了,有了公交车和的士了,比起三样家的班船又方便了不少。


2016年,高等级的鄱莲公路修通了,如今,驾着的小轿车或骑着摩托车,奔驰于平坦又宽阔的柏油路上,不到一小时就能到达县城,对于朱家人来说,上街就如上菜园子了,感觉真好!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没有现成的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从荒芜和荆棘中踏出来的。朱家人民进城的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这是沐浴了祖国发展的荣光!在荣光中,我们走在祖国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与祖国同行,与奋斗者同行,与梦想同行,因为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


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新时代!


读者美刊是大家喜欢的美文刊物,这里有美文美诵,有经典诗词,散文,小说,作品评析等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有专业的编辑团队,有专业的诵读老师,只要您的作品够优秀就有机会上咱们东方文学纸刊。从编排到印刷,从设计到装帧都是精美的,收到书刊的都满意。第一期的作者们又投了第二期,这是对东方文学的支持,咱们东方文学会继续努力做好每一篇,做到篇篇都美,人人喜欢,我永远和朋友们手牵手,肩并肩,一起看旭日东升,咱们东方文学就如那旭日东升永放光芒……美刊期待您的到来。

温馨提示:总编微信JY1341918373888
诗文配图图片来自总编。


晶莹美刊旗下平 -


【晶莹美刊】【读者美刊】
【读者名刊】【名人诵诗刊】
【华都美刊之声】【东方文学】


(苹果手机,安卓手机赞赏请留言作者姓名及赞赏者姓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戴小美:风雨上学路
长乐路幸福公寓(作者:高茹鸣)
说说我的爷爷
古蔺镇杨柳坝的公路史
今日游记
诗雄大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