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晶莹美刊】鞋 || 贾振国(2019第三期纸刊选稿)
作者简介
贾振国: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人。现任教于土右旗萨拉齐二中。包头市首批高中美术卓越教师,包头市教坛新秀,土右旗中学美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现为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包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土右旗美术家协会主席,土右旗文联常务副主席。
*欢迎聆听*
总编 | 晶莹 | 编辑 | 碧云


作者:贾振国

初冬时节,上小学的儿子要参加“旗长杯”足球赛,需要一双足球鞋。我和妻子下班后去了商场。正值中午,商场里人迹寥寥、客源稀少,摊主们也在三三两两的说笑,或低头刷着手机吃着午饭。我跟在妻子后面,信步逛着,不时驻足打量各摊位上种类繁多的鞋子,思绪却早已飘回那个百味杂陈的少年时代……


“钉鞋喽”,钉鞋匠悠长的吆喝声从村口传来,奶奶从小院中颤悠悠的跑出去。小院后面,是村里那两株百年树龄的大柳树,枝干粗壮,三个大人才能合抱,浓密的树荫下是我们童年玩耍的乐园。很快地,钉鞋匠放下肩头的木质工具箱,支好了手摇钉鞋机,接过奶奶递过去的旧鞋,端详片刻就开始动手修补了。我蹲在旁边,新奇地盯着钉鞋匠的手,听着“嗒嗒嗒”的机器声,仿佛在听一曲美妙的旋律——一个阳光淡淡的、暖暖的午后。老树旁边的女人们渐渐围拢了过来,手上三双两双提着的,多是男人们下地劳作时损伤的鞋,或脱胶,或开线,秋收后难得几天的农闲时光,正是女人们修修补补、收拾家里家外的一个好时间。


递过去的两双鞋修好了,奶奶很满意。我低头看看脚上这双灰白色的旧帆布鞋,鞋带没了就用渔网绳代替着。“我的鞋也钉一下吧”——我边脱边说,钉鞋匠接过了鞋,人群中发出了一阵大笑,我定睛一看,赫然发现鞋底脚掌的位置早已磨穿了一个大洞!“不能穿了”,钉鞋匠说。“一直没留意么”,我嘟囔着,红着脸拿回了鞋。


转眼间我上小学了,那是一九八七年的九月,我已经七岁了。背着妈妈缝制的书包,包里是语文、算术等很少的几本书,还有一个灌满温开水的玻璃输液瓶,脚上穿着的是妈妈做的家做布鞋。蹦蹦跳跳地从村西头出发,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去村东头的学校。清晰记得飞奔中书包前后晃荡,磕在小巷内高墙根基的石头上,输液瓶粉碎,书本一片狼藉,只得返回家去让妈妈处理。那时候上学作业很少,我们课后满村疯跑,爬墙上树,尽兴玩耍至天黑回家。晚上往往一觉醒来,还记得妈妈、奶奶在昏黄的灯光下做鞋的场景。


家里擀面用的大案板平放着,妈妈拼凑着一块块的各色碎布,细心地用糨糊一层层粘起来,粘平一层再粘一层,棉毛旧布、穿不成的旧衣服统统剪开铺平,一块块严丝合缝地粘成和案板大小一致的布片,少则三层,多则五层,粘好了就让它自然晾干。晾干后从案板上就揭下来厚厚的一层布片,这是制作家做布鞋的主要原料之一。制作布片的过程家乡人叫“打衬子”。再用不同尺码的“鞋样子”在这块“衬子”上描好线条,沿着线条细心地一块块剪下来,正面粘上仿毛黑布,就是鞋面了。对应的里子上粘好白布,让人觉得干净舒服。此时妈妈还会细心地在鞋底鞋帮交接处用白布做一个细细的边,看起来又精神又美观。每次洗完鞋后趁湿再拿一块“粉子白”,精心地把这个白边描一下,鞋子干后白边颜色白的发亮。“家做鞋”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专业程度比较高的“上鞋底”。鞋底多是黑色胶底,笨重但耐用。选择适当大小的鞋底,与做好的鞋帮简单固定,用大锥子引线连接鞋帮鞋底,手上要很有力还得灵巧、细心,这也是最考验做鞋人手艺的环节。


妈妈做的这种家做布鞋我整整穿了五年,无论冬夏寒暑。穿着“家做鞋”上山下河,上树摘果下地割麦,“妈妈的家做鞋”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小伙伴们的标配,伴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至少在清代道光年间就形成了现在的村庄规模。走西口的穷苦人在这里扎根,种植果树、蔬菜为生。此地最不缺的就是漫山遍野的石头。放学后如果独行,我会把一个小石子从学校一路踢回到家门口,也曾把家门口的石子一路踢去学校,当然被妈妈看见的往往是一通骂。可以想见我的“家做鞋”往往是脚趾头上越来越薄,直到最后脚趾“脱颖而出”,一双鞋也就基本报废了。


黑胶底白边边的“家做鞋”穿了五年多,印象也止于此,而换了一次鞋给我带来的伤痛却至今心有余悸。


这次惨痛的经历发生在我就读的小学校园。在村庄东头马路北侧,方方正正的校园坐北朝南,三排砖瓦、土木结构的房屋整整齐齐,布局合理规范。从校门口进去就是一条直贯南北的青砖路,青砖坏掉的地方铺着平整的石板,每天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多年下来,路面也被师生们踏的结实、铮亮。一进校门左手墙边立着一个门型铁架,上面吊着半截铁轨。上课下课敲击的铃声清脆悦耳,全村都听得见。铁铃的正对面是一个大礼堂,顶高至少六七米,从东到西没有一根柱子,足可容纳全校师生开个联欢晚会。可惜门窗不知何时早已被人卸走,礼堂就做了没门窗的仓库,西墙边堆满了学生们捡来的柴禾。校门右侧第一间是传达室,打铃的老头在这住着。第二间是全校老师的办公室,前后有窗户,宽敞明亮。再往东侧紧挨着的就是王校长的一间办公室。记忆中,王校长看了我交上去的美术作业本,叫人把我叫到这间屋子,亲切地谈了半天,谈话的内容因为时间久远都忘却了。三排大瓦房中间的和最北边的是教学区,中间的这排是三、四、五年级教室,这排教室东侧就是我们的操场。后排是幼儿班和一二年级教室。写到此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校园,耳边书声朗朗,空气中弥漫着杏花的味道……


那是一个冬日的早晨,我执意脱了“黑胶底”,硬要换上一双不知哪里来的一双白色塑料底“家做鞋”,一溜烟的去了学校。隐隐地觉得还是这个白色的好看。记忆中的冬天都特别冷,塑料底被冻得硬梆梆的,走在路上“咯咯”作响,像木屐一样。快下课了,我从四年级的教室中提前飞奔而出,去学校第一排的办公室取作业本。上了那条直贯南北的青砖路,没跑两步,感觉像上了冰面,“吧唧”一声,我仰面重重摔倒在路上,鼻腔里一股咸咸的味道,后脑和右肘痛彻心扉。“欲哭无声”——怕人听见了笑话、“生泪满面”,勉强挣扎着爬了起来,整整一上午再没敢走出教室一步。中午回家也不敢说,默默地又换上了我的“黑胶底”。


寒假中也穿过大棉鞋,或做或买,记得鞋面都是黑色的条绒,比较厚也耐寒,只是外形想想实在是不敢恭维。村子西头是大河槽,水库里的水流下来,绵延几里都是厚厚的冰层,偶尔也有上游溢出冰面的薄薄的一层水。过年之前,满村的小孩都在这里玩儿,穿着大黑棉鞋,滑着自制的冰车,湿了鞋子自然是常事。回家之前,肯定有人会拾来柴火,生起火,小伙伴们围着一圈,把鞋子轮流在火上烤。一个冬天下来,鞋子表面的条绒全都被火烤平、烤没了。


后来的中学生涯里,运动鞋一度占据了最常穿的鞋子地位。往往是每年秋季开学和过年时,妈妈会为我们各买一双双星或飞跃运动鞋,物美价廉,结实实用。每天骑车三里地去上学,一路上打打闹闹,风驰电掣,中学时代就在这一年两双运动鞋和滚动的自行车轮上消逝了。难以忘记的是平时顾不上洗衣服、洗鞋子,晚上洗了也干不了,第二天穿什么?只有等到每周六日才能清洗衣物。运动鞋肯定要刷的干干净净,趁湿在鞋的表面用半截粉笔均匀涂一遍,鞋干后更白更亮。其实晾干后白色的粉末一蹭两裤腿,跺跺脚更是粉末乱飞。哦,我那难忘的中学时代呀!


有位哲人说过,回忆能让人远离平淡,能让人从世俗中获得短暂的解脱,带来对生活的全新领悟。远去的少年时期,温馨也罢,心酸也罢,宛如一首忧郁的钢琴曲,又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每一个淡然、宁静的时光中闪现,让我惆怅不已。看着商场琳琅满目漂亮的鞋子,不由得想起儿时穿过的家做鞋,还有那便宜而普通的运动鞋,恍惚中竟如梦境一般,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有多少稍纵即逝的事,值得我们回味与叹息啊。
总编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富玉:竹杖芒鞋轻胜马
刘艳红 || 生活、鞋子与脚
【百科】教你如何清洗网面鞋~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鞋匠
皮匠
老鞋店、老鞋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